首页 > 教育 > 正文

董占军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承担高校非遗工作三重角色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8-14 08:26:36
听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更大的力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重视中华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题思想高度一致、血脉相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生生不息的生动见证。2011年6月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面有效实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4年5月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文化方面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推进文化法治建设意义重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强调和提升“公众参与性”,将普通民众和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文化教育工作者统一纳入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3]。其中,高等艺术院校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近年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工艺美术与设计艺术院校的典型代表之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研创作、传承传播为抓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持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大力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担负新时代高等艺术院校的文化传承使命。笔者认为,高等艺术院校在非遗工作中需承担三重角色:学科专业建设的引领者、专门人才培养的践行者、传承传播与发展应用的开拓者。

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建设“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的学科、专业和课程系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简称“非遗学”)是新时代诞生的一个独立的新兴学科。较早倡导“非遗学”的文化学者冯骥才指出,“本世纪以来,非遗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社会上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在学术上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它需要我们认识的高度与自觉,需要学术的创新。”“目前非遗学虽属初创阶段,向前展望,它一定是一个前途无量、具有宏大和深远发展空间的学科,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由于它凭借于我国的非遗,必定还是一个具有中国和东方特色的学科。任何一门学术的最高目标,一是构建成它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二是实实在在服务于相关的社会事业。面对着中华大地上数十万项彼此千差万别的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学任重道远。”[4][5]

非遗学是一个与民俗学、民艺学、艺术学、民族学、博物馆学、口述史学等多学科重叠或关联,并交叉、融合、合作的多元交叉学科。它的诞生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也与数十年来的民间文化、民间美术的研究进程相辅相成,诸多高等艺术院校参与了这一过程。比如,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创办民间美术系,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学科建设和非遗研究与保护方面做出了诸多实绩。

学术研究机构的设立和诸多保护与研究的实践行动,为非遗学的学科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便开始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收集保护和田野调查。1987年,学校成立民间美术研究组和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组,有针对性地制定民艺教学计划。1989年,学校成立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附设民艺展览馆,陈列展出16个门类的民间工艺品。1996年,学校成立中国民艺研究所,首次提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命题,制定并实施“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计划”。1998年,学校设立中国民艺博物馆,形成中国民艺生活档案的体系化展示。2004年8月,在我国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首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之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即于2003年在中国民艺研究所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2006年起,学校连续获批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8年,学校的中国民艺研究所获批首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6]。

2011年,我国首部系统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保存工作的专门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我国非遗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学校也因此获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手工艺研究基地”。2012年,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用及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被评为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指明目标方向。2021年8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获批建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艺研究院,进一步致力探索民艺保护、创作、研究、教学、传承推广的中国民艺传承发展创新体系。

高等艺术院校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主体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是指负有保护责任、从事保护工作的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相关组织、团体和社会有关部门及个人。高等艺术院校在非遗资料的发掘、收集和整理、研究,特别是非遗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2007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始全面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包括民艺学在内进一步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民间手工文化产业研究、艺术人类学等方向。

202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推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具备条件的高教科研机构聚焦非遗人才需求,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在相关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下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这为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

2020年以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论证研究,参与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专家论证会、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硕士人才培养论证、建设工作。论文《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与人才培养定位》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应在遗产学研究的主体结构上面向多学科交叉属性与发展优势,明确学理基础、学科范畴、学术方向;厘清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目标,总结学科建设内涵,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人才培养要面向当前社会需求,以产出为导向,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高度、实践成效、国际传播和社会服务能力[7]。

201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历史学类”下增设文化遗产专业;2020年,在“艺术学理论类”下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结合学校非遗教学开展情况,2022年,学校向教育部申请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2023年,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批,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2024年,学校开展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学生培养。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中国民艺学、中国手艺学研究,推进传统非遗的设计转化与发展

科学合理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的设置与践行,是培养非遗学专业人才的基本保障。十多年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非遗研学三个层次的教育教学体系。本科教学方面,在“以设计学为主导、美术学为基础、艺术学理论及相关学科为支撑、工艺美术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中,打造“中华传统造物造型艺术”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与中华传统造物造型艺术体系,搭建“工艺美术+”课程框架,设立“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将传统手艺和造物智慧融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以传统工艺美术和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禀赋为依托,在语言、题材、元素、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设计。

研究生培养方面,2007年自主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始招收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方向研究生,目前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中国传统造物艺术”“民艺学”“民间手工文化产业”等7个相关研究方向、“民间手工文化产业研究”“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民间造物艺术专题研究”“民艺学”“中国古代生活方式与设计研究”“传统髹饰工艺与当代应用研究”等10多个相关课程。其中,“民间传统造物艺术”课程为山东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方向在校生80余人,约占研究生总数的15%,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中华传统造型体系和中华传统造物体系”(两造)为主线,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体系,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

非遗研学方面,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规划》指出:“推动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8]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民艺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教育教学资源,与省内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国内大中小学加强沟通交流,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共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文化推广与教育活动,形成特色教育品牌。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文化成果丰硕,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教师实践教育基地、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海外华裔青少年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等称号。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知识架构及其与艺术、设计的内在联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专业与通识课程体系。在艺术学、美术学、艺术史论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开设“非遗文创周边设计”“非遗文化调研和设计”等专业课程,在工艺美术、公共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专业开设传统图案、传统装饰、传统造型、传统色彩、传统材料以及染织、金工、雕刻、髹饰等具体门类的传统工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组织教学。学校全面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通识课程,如“非遗影像”“剪纸艺术”“传统扎染”“珐琅工艺”等,从传统造型艺术到数字新媒体设计,各专业普遍开设“非遗学”课程,使融汇于传统衣饰器用、环境装点、节令风物、人生礼仪、游娱玩具、生产工具的民间艺术语言、智慧、精神成为今天艺术与设计人才的文化滋养,使民艺不仅是“源”也是“流”,不断发展。

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划分为理论课、实践课、理论课(含实践)和“实践课(含理论)几种各有侧重的类型,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体系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并关注传统民艺资源在艺术与设计中的应用性、创新性实践。在理论课程中,形成“中华传统造物艺术思想”“民艺学概论”“中华传统造型艺术体系”等传统的系统架构类的课程,并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课程,系统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相关的范畴、构架、联系等。

在教学方法中突出实践教学,主要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和应用领域,发掘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构想到制作、从内容到形式、从材料到形态、从应用到审美等规律机制、语言风格、经验模式、内涵意义等开展教学,如绘画专业的“民间壁画临摹”、家具专业的“传统家具测绘”、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民俗调研”、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造型应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传统服饰工艺应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传统印制工艺应用”等,突出实践操作和应用转化的实践性。特别是现代手工艺术学院的相关课程,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设计发展,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此外,学校还有相当比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理论学习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方法,需要在调查体验中学习如何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记录、材料整理,如何开展综合研究、分类研究、比较研究、专题研究等;实践类课程中也涉及对一般造型规律、造物原理、审美心理等深层次的分析与把握,从而使设计应用与发展有根源、能生长,而非表面的取用拼贴。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生活属性,相关课程不仅以校园内课堂教学的形式展开,而且将相当比例的课程开在企业、作坊、生产生活一线,以实习实训、调查研究、假期课堂、社会实践等形式展开。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扶贫、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也不断纳入相关课程中,并以项目实践的方式加以探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方面取得系列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珠宝首饰花丝工艺”“传统木作”等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皮雕工艺”“传统服饰专题创新设计”“传统服饰工艺”“陶瓷艺术”等获批山东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体系建设,“中国民艺”专题的博物馆建设、专题展览、培训交流、人工智能传播全面推进

近5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与设计文献研究”“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策略研究”和“设计创新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4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同时,学校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国家级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社科项目20余项,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著作30余本(套),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论文200余篇。

学校同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山东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国家文化项目,形成系列著作、论文等创新研究成果,《民艺学概论》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美在乡村》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民艺馆》丛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国家版本馆国家书房等,实现多语种版权输出,《四时工巧——乡土中国寻美》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不断推陈出新。

师生团队深入城市的产业一线,也扎根乡村田野,持续不断地观察记录、学习体验,了解产业前沿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路径,理解民间社会生产劳动、生活日用、装饰陈设、传统节日、人生礼仪、体育娱乐等构建的生活体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转化扎根在生产生活的深处,开展设计创意等志愿活动、公益服务和科研转化。

积极参与重大赛事取得重要成果。学校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金奖1项,铜奖1项,进京作品6项,入选作品49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塑造表达国家形象。在青岛上合峰会、国庆70周年招待会、北京冬奥会,以及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国家版本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国国家公园等重大活动和重要场合中,通过设计创意,以视觉语言展现文化形象,诠释发展理念,表达美学精神,取得了重要成果。设计形之于物,赋之以道,作为具体、直观、富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传播样式,往往更易超越文字语言的藩篱和文化差异,唤起认知、情感上的共鸣,在构建和传播国家形象中发挥重要作用。

冯骥才指出:“非遗学有三项核心工作,是重中之重:其一,立档;其二,保护;其三,传承。立档主要是对非遗的历史而言,保护是永远首要的主题,传承是为了遗产的延续与永在。在非遗学中这三项工作既是工作实际,更是核心的学术内容。”“非遗保护是非遗学核心的核心。非遗学要为非遗的保护进行探索和研究,提供科学的理念、标准与方法。”[9]其中,博物馆、专题展览、研究培训、人工智能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与传承的功能。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中国民艺博物馆自1998年设立至今,收藏涵盖生产生活用具、服装饰品、建筑装饰及构件等数10个品类共计约4万件藏品,形成中国民艺生活档案的体系化展示。“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于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手艺产业的发展实际,深入开展田野调研,通过文献及实物展示、手艺人演示、手艺创意和学术研讨会的形式,集中对山东省潍坊、临沂、菏泽3个地市的7项手艺文化产业的调研成果进行展示,涉及潍坊杨家埠年画、风筝,临沂柳编、红花乡中国结,曹县桐杨木艺等有代表性的手艺产业,包含产业发展、理论研究、设计创意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于2020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展出了1500余件山东民艺藏品,打破工艺类别,还原传统民艺使用方式与文化语境,全面系统反映山东地区传统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面貌及蕴于其中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趣。“年画重回生活”系列展览于2020年在山东博物馆举办,学校以传统年画与数字媒体技术融合为方向,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传统年画主题动画短片、年俗文创产品、年画新样设计创作,《大过年》《鹊桥会》《刘海戏金蟾》等春节文化主题数字交互体验作品的创作,实现了优秀传统年俗文化的活化与传承。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于2021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集中展示当代民艺学者潘鲁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事民艺研究与艺术创作的实践成果。其作品融合年画、剪纸、陶瓷、丝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象符号与表现手法,为优秀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创作路径。“手造集市”展示体验区于2021年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展览。师生展览作品涵盖了视觉传达设计、造型艺术、现代手工艺术、非遗传承等众多门类,展示了新时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生机无限的中国艺术、华夏意象。

“匠心独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校50周年回顾展”于202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共展出作品400余幅(件),涵盖多种艺术门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设计转化,总结回顾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发展成就。“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于2024年在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展览作品取材于田野民艺,回归于生活日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受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委托,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学校自2015年开始承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培训项目,至今已经开展了包括剪纸、木版年画、陶瓷烧制、木雕、织绣、泥面塑、内画等在内的20余期培训任务,培训非遗学员近1000人。在研培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注重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和应用,并以非遗培训为平台,积极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依托设计院校专业优势,将现代设计融入非遗课堂,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引领传承人艺术思维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构建,提高非遗学员对传统手工艺进行现代转化的能力。依托学校在传统工艺保护、民间工艺研究、非遗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优势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建设、教学科研、展示交流和传承实践等活动,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非遗实践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促进了学校非遗保护相关专业建设。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省内地域文化特点,精心组织教学,把研培办出了本校特色,得到了一致好评。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急需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而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2007年以来,广东省开展的省级古村落抢救、保护专项工作就充分发挥了数字化技术的作用[10]。伴随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到来,数字孪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交互技术、云渲染技术等数字技术与文博系统的融合发生着巨大变化,数字技术在文博系统的应用呈现高度集成、加速深化的态势。数字化呈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11]。有鉴于此,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响应国家教育现代化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民间文艺现有教学、科研资源,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民艺传承,探索“民艺+AI”实践路径:搭建天工开物大模型平台,成立人工智能设计研究中心,立项人工智能设计产业学院,将东方文化和传统符号融入人工智能设计创作,丰富中国传统图像艺术语料库,致力构建造型、图像、色彩等视觉文化系统,促使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科技成为非遗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新动能。

创新非遗参与式数字化保护传承,深入开展“AI for Design”教学改革,组织“民艺+AI”主题课程作业展览,筹建AIGC产学研共同体、出版系列教材、推广优秀教学案例等举措,实现传统民间艺术的当代转化与守正创新,精彩呈现民间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方面的创意智慧与实践成果,切实推动非遗学科的智能化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升级。创新“民艺+AI”展览展示,探索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人工智能与设计教育的有机融合。举办山东省美术馆“塗龙季”第三季“画龙点睛”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展,组织策划山东博物馆世界博物馆日“未来的传统”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展、潘鲁生民艺馆(中国民艺博物馆)“民艺AIGC”生成艺术展等各类展览,持续推动数字时代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结语

任何伟大的文化都源自民间文化,其所包含的非遗是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留下的灿烂瑰宝,是凝聚先辈智慧与卓越价值的精神财富。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在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中,非遗正在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枯萎、飘零、毁损。抢救,成为重中之重[12]。作为一所以工艺美术命名的高等艺术院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眼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立足赓续中华文脉,担当文化传承发展新使命,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创新精神,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识,大力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董占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参考文献:

董占军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承担高校非遗工作三重角色

董占军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承担高校非遗工作三重角色

(来源:艺术教育杂志)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