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经济日报》刊发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心署名文章:职教改革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7-03 13:02:39
听新闻

7月3日

《经济日报》刊发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心

署名文章

《职教改革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经济日报》刊发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心署名文章:职教改革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文如下: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职教改革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王心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要主动承担起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的任务和责任。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探索构建适应交通行业创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模式。

校企双向奔赴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支撑载体在于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与企业双向奔赴提升合作面,可以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学校牵头成立山东交通运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航空运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潍坊市现代物流产教联合体等,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校企合作新机制、校企共建科研创新平台,实现在人才培养、资源开发、课程建设、教师培训、科技创新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4个,校企联合健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新机制,形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工程师紧缺领域系统储能、赋能的人才培养培训生态。

强化策源创新 服务新质生产力提升

新质生产力源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高职院校既要做有组织的科研以实现科技创新满足新质生产力对创新的要求,更要做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加速应用推广。学校以服务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创新提出“交、通、融、道”办学理念,聚焦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广泛开展有组织科研和技术服务,政行企校协同搭建“产、学、研、训、创”五位一体的省级科研创新平台15个,并被认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近5年授权发明专利167项、专利转化47项,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赋能工匠人才培育,高位推进学校服务新质生产力提升。

培养创新人才 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

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双向互构的内在逻辑,体现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递进驱动、产业与行业的互动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培养,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有了新期待。学校主动适应数智交通产业发展新业态,以及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产业需求,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专业群,打造交通特色鲜明的“海、路、空、轨、车、物流”6大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入选“双高计划”专业群,实现了专业结构布局与现代交通产业结构的高度匹配。面向交通运输未来产业变革,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数字技术应用,优化课程体系,更新和改进教学内容,加快推进“数字化+专业”建设,促进专业提档升级,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塑强工匠精神 营造新质生产力生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打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塑强工匠精神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提升行业的形象和信誉。学校始终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深入实施“双创”工程,形成了“1346”党建工作体系,创新构建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一路有爱“531”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建强校内传统文化研习馆、交通强国体验基地等思政资源,打造立体化思政教学“云课堂”,形成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交通文化、企业文化、职教文化”高度融合的“大道文化”。入选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十佳文化品牌”,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入选省高校党建示范校培育创建单位。

(来源: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