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极寒之地,有一群勇敢的探索者,他们不畏严寒,不惧挑战,为了科学的真理和人类的未来,不断向未知进军。
在辞旧迎新、万物迎春之际,来自海尔学校2023级数学与科学团队的孙于泽、陈俐羽、戴煜涵、欧语桐有幸邀请到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徐韧老师,与海尔学子展开一场关于极地探索的“智慧约会”。“智慧约会”活动是海尔学校寒假特色创新活动,活动中海尔学子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寻访并联系国内外学者专家和领军人物,通过实地参观、人物访谈、职业体验等方式,真切感受这些专家学者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感受到来自身边导师的智慧引领。
徐韧老师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主任,曾作为南北极科考负责人领导过多次南北极科考。与大家平时认知中在极地研究某一项目的科学家不甚相同,徐老师负责的是项目的组织,是更为宏观层面上的引领。因此,在这次访谈中,也更能感受到徐老师知识广博的一面,可谓是一位通才。接下来,一起跟随徐老师的脚步,走进那片纯净而神秘的冰雪世界吧。
极地科研: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于像徐老师这样的科研工作者而言,探索可能是为了寻求新的发现以此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如果把这场访谈喻为一次“探索”,那这次“探索”的旅程对于我们而言不在于发现“新大陆”,而在于培养“新视角”。这场知识的盛宴,既提供了一次通过语言跨越空间,触及万里之外极寒之地的机会,也让大家见到一位和蔼可亲、博学广才的科研专家;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看到了徐老师身上心系自然与人民的大情怀,得到了精神上的引领。
徐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极地科研的重要性。极地是地球上最后的净土,也是全球变化最敏感的区域。通过研究极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气候、生态和地质等方面,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徐老师也坦言,极地科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极端环境、物资保障、人员安全等。
深度对话:揭开极地科研的神秘面纱
海尔学子: 船队捕捞活动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尤其是年幼的座头鲸被拖网渔船捕获。渔业公司表示已改进设备以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对此,您有何看法?
徐韧老师: 此事涉及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南极资源虽丰富,但我们在利用时必须确保生态平衡。座头鲸作为顶级生物资源,对其保护至关重要。捕捞活动若不加约束,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国际组织虽有规定避免捕捞中伤害鲸鱼,但执行力度有待加强。渔业公司改进设备是积极举措,但需确保实际效果。总的来说,我们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护顶级海洋生物不受破坏。
海尔学子: 在我国南极考察中,面临的最大矛盾是什么?
徐韧老师: 在我国南极考察中,面临的最大矛盾是能力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随着对南极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需求日益增长,包括空间物理观测、卫星碎片监测、气候变化评估、冰川考察、海洋生态系统调查等。然而,目前我国南极考察的能力有限,如科研站数量、船只数量、人员规模以及科技水平等,都制约了考察的深度和广度。这导致许多科考项目无法充分进行,或只能进行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因此,如何提升我国南极考察的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海尔学子:如何将南极科考成果应用于生态保护?
徐韧老师:为合理利用南极资源并保护生态,需先通过科考了解资源量,如犬牙鱼等。据此向国际组织提议适当的捕捞量,确保捕捞不损害生态系统。同时,评估生态系统脆弱性和气候变化对冰盖的影响,为国家提供碳排放控制建议。各国需协商分配各海域的捕捞量,共同保护南极生态。
海尔学子:在极地考察中,除了严寒环境外,还有哪些挑战需要克服?
徐韧老师:除了严寒,还需要解决技术和材料问题。例如,破冰船需要使用能承受极端温度的特殊钢材。此外,在南极冰盖上建立机场也极具挑战,因为冰盖存在裂缝和不稳定区域。因此,寻找适合飞机起降的坚硬平台是一项艰巨任务。这些技术和材料难题也是极地考察中的重要挑战。
海尔学子:目前我国南北极观测体系的建设进展如何?
徐韧老师:我国已初步建成南北极的立体观测网。船上和飞机都配备了多种观测仪器,进行大面积观测。在南极,由于冬季冰层厚重,我们在海面下放置了潜标观测数据,待第二年回收。考察站周围也布放了许多观测仪器设备,数据可传输至上海的极地研究中心,实现长期连续观测。这一体系降低了科研人员的工作量,但生物样本的采集仍需亲自完成。每次科考的具体安排根据需求而定。
通过此次对话大家了解到,徐韧老师自2017年起投身于极地考察,至今已有六年。在对话中徐韧老师提到“我加入极地考察的初衷是为了建立一个长期的观测体系。过去,我们的极地考察主要依赖科学家的个人兴趣和项目,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极地环境,我们需要一套综合的、立体的观测系统,覆盖天空、陆地和海洋,并能够实时传输数据,这就是我走向极地考察道路的原因和动力。”本次对话让大家对南北极科考研究者的勇敢和执着感到敬佩,希望未来也能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访谈感悟:深刻体会极地科研 陈俐羽:这一次的访谈,我重新认识了南极,一片凛冽的净土。冰川的倚靠在蔚蓝的天空,白雪覆盖下的冰川,迎接着冰风和海浪的轻抚,五星红旗插在南极雪地,南极之巅的考察站和永不泯灭的南极精神。尽管在这片冰封大陆上仍有众多未解之谜,皑皑冰雪下,埋藏着地球数百万年的秘密蕴藏着数不尽的生态系统宝藏,我国科学家们仍然以最初的憧憬和好奇为起点,凭借无尽的勇气和创造力,在一代代科考队员们远赴险地的奋战中,让我国不断提高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能力,让人类真正实现从“认识南极”到“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跨越。 欧语桐:通过此次“智慧约会”活动,我有幸能够与徐韧先生进行了一次线上会谈。会谈中,科考队员工作的部分内容,南极考察所发生的故事,考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情节,便向画卷般向我们展开。通过聆听,我感受到了他对于这份事业的热爱,对困难勇于面对,并永不退缩的精神,领略了与艰辛之中所出现的,属于南极的独特景致,窥探到关于南极的,那些以前没有了解过的小知识。徐韧先生是耐心的,风趣幽默的,但只言片语中,我还是探查到了南极科考的不易,如今我们对南极这样丰富的了解,是由一批又一批南极考察队员不懈奋斗,大公无私,舍小家,顾大家,与冰天雪地中奋战,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才有了如今“爱国、求实、创业、拼搏“的极为宝贵的南极精神。通过此次访谈,我会更加坚定心中的梦想,学习南极精神,争取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作出自己的贡献。 戴煜涵:这次采访令我感受颇丰。原本以为会是十分严肃的访谈,却进行得分外轻松。徐老师平易近人,与我们交谈的时候,将专业的知识诠释的生动形象,便于我们理解。真正与专业的科考者进行访谈之后,我才发现南极远比我想象的要有趣。无论是冰层之下的微生物,大棚内的南极育种,还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及能源,无不吸引着全体人类为之着迷。南极虽然是令人着迷科的,但科考之旅艰辛,其中的种种困难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而徐老师在谈到这些时,并没有强调自身经历的苦难,而是以乐观的精神,讲故事似的表达着自己对于中国如何进行技术攻坚的自豪。这正是科考人员难得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文/海尔学校2023级数科团队 孙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