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学渣”爸爸的学霸级发言火上了热搜。在山东某小学的一场家长会上,一位父亲在发言时表示,虽然儿子是“学渣”,但自己“依然相信他”,因为其“心理特别强大”“一天天在进步”,“我儿子是‘ 学渣 ’,但是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
这位父亲的发言引发了广泛反响,与当下“遍地鸡娃”的现状是分不开的——不少家长身处“卷孩子”的漩涡中,停不下来且苦不堪言。这位父亲从容的态度,像是传达了也可自信的“第二种答案”,给很多人从心理上解了压,减了负。
但这位父亲的心态也并不只是盲目自信,“学渣”未必不能成为有用人才。一是孩子的路还长,人是动态发展的,其未必不能获得提升和成长;其次,学习成绩不能成为一切的评判标准,有许多孩子即便成绩不优异,也可以成为很多行业的优秀人才。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但近年来,普遍“鸡娃”、“超速狂奔”的社会心理越发明显。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日益沉重,《×年级的暑假最可怕》这种“焦虑贩卖”成为有效的营销手段,《开学1个多月后小孩挤满心理科》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需知道,学生时代除了学习,也是心理成长、个性养成的重要阶段,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过度内卷和要求,可能带给孩子的伤害更远大于收获。
这位孩子是学渣,却“学霸发言”的父亲在提醒我们,面对孩子成绩这件事,整个社会的心态还可以更松弛、健康;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应该更多元。家长们或许可以多一些耐心,正如那句话说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如果在一个赛道上跑不快,换个赛道,或慢慢跑,也可以收获属于自己的风景。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评论员 孔雨童 绘画 徐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