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成效很大。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中学阶段的学习习惯也非常重要,关系到孩子能否上一个好高中、好大学。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份学生1-9年级各阶段好习惯养成指南,推荐老师们和家长们看看。
初一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以下五个环节:听讲、笔记、作业、改错、总结。
听讲听什么:老师对一个题目的思路突破分析,一个题目或者一类题目的总结,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笔记记什么:
(1)基础的定义、定理、性质(一定要理解记忆)
(2)自己课上的灵感
(3)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4)老师的归纳与总结
作业:认真完成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落实,很重要。
改错:对自己没掌握的知识及时弥补与修正。
总结:总结不需要太长时间,但是对能力提升很重要。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归纳总结,编织成网。
初二培养思维能力
做好四会:会听、会做、会讲、会变。
会听:会听老师讲课的关键点,听讲效率高。
会做:把会的做成对的,准确、规范地进行书写,表达自己的思路。
会讲:把自己会的东西讲解出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会变:题目的形式发生变化,能发现本质,准确解答。
改进学习的思路,做好三多: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打开思路,找到巧法。
多题一解,归纳总结,找到通法。
一题多变,形式多变,找到模型。
初三培养自学能力
初三在延续思维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学习惯,自己学会整理和查找资料。比如:
老师经常会要求整理作家的生平事迹,开始可以上网帮助学生查资料,后来就让他自己查,自己整理。
初一初二可能每晚督促孩子写作业、阅读、写读书笔记,到了初三,必须让孩子自觉有意识地做这些事。
周末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漏补缺,家长只要做好最后的审查工作就好。
孩子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很多,上面的习惯都是很基本、很重要的习惯,在孩子12岁以前养成,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除了要有以上良好的习惯外,更要有以下这些技能,你家孩子都有吗?
1.积极的生活态度
对生活有着积极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有时候,事情可能会变得很糟,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应该停止抱怨,寻求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要坚信自我,摆脱负面思维。
2.独立的自理能力
不要只是让孩子做这做那,而要他们真的学会这些事情。让孩子学会如何摆放文件,如何让事物各就各位,如何建立待办事宜和流程,以及如何集中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怎么才能生活得舒适有条理,是父母给孩子很宝贵的财富。
3.做事有条理不拖拉
我同意在某些时候,人们应当悠游度日,享受慵懒的时光。但是,当我们必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怎么保证我们能够按时完成呢?教导孩子要吸取拖拉的教训,找出他们拖拉的习惯,并且研究如何克服它。
4.懂得团队合作
我们生活在社会里,就永远离不开社交,孩子也是如此。请教导你的孩子,人们是可以达到共赢的,帮助他人成功,将使你自己更加成功。告诉孩子结交朋友胜于制造敌人,在竞争之前先学会团队合作。
5.富有同情心、爱心
同情心和爱心往往是被学校教育忽略的主题,家长应该教导孩子设身处地地了解别人,并去帮助别人摆脱痛楚。同情着重于减轻别人的痛楚,而爱心则是希望他人幸福。这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6.学会倾听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到如何倾听了么?或者如何与人交谈么?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成年人都不具备倾听这个重要能力的原因。要孩子学会如何真正地倾听他人,从而能够理解和感觉他人。
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就像一张白纸,我们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吸收。与其盯着孩子的成绩,在成绩上找不足施以弥补,不如督促孩子先养成这些习惯。记住,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良好的习惯以及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