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登上“代表通道”。他说:“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树干之所以又粗又壮,是因为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作为一名中国文化的研究者,杨朝明说他感到由衷地自豪。作为一名文化战线的人大代表,杨朝明表示他将更好地履职尽责,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明互鉴,用研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光和热。
与孔子结下不解之缘
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1962年,杨朝明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茶庄村。那时,小山村交通闭塞,生活穷苦,但父母勤劳节俭,正直和善,尤其是质朴好学的父亲,让杨朝明在不曾明白“儒学”的幼时,就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了“儒风”。
杨朝明的父亲虽文化程度不高,但读书很多。小时候,杨朝明曾见父亲在本子上写“君子务本”“礼之用,和为贵”这样的句子。在村子里,杨父也颇有威望,村里开会讨论问题,常有人提议他先谈谈;别人家里有了争执,经常被请去“主持公道”。耳濡目染下,1981年,从未离开过县城的杨朝明考上了孔子故里的高校——曲阜师范大学。
大学期间,杨朝明遇到过众多博学的老师。对他来说,眼前的老师就是偶像。他曾在采访中说:“让我记忆最深、永远铭记的是郭克煜先生。他是我的本科老师,也是后来我的硕士生导师。郭克煜老师国学根底很深,在学界同行中颇受称道,正是郭老师带我走进了孔子的世界。”
杨朝明说,刚入学没多久,郭老师就利用周末,带全班同学到孔府孔庙参观,并现场讲解其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意义。郭老师生动透彻的讲解,让他听得入了迷。后来,周末一有时间,杨朝明就和同学、朋友一起,到孔府、孔庙、孔林、周公庙、少昊陵、孔子出生地尼山等古迹去走走,翻看相关的图书。后来,学校有客人参观孔庙,常让他去当导游。
杨朝明1982年5月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留影。
“老师的这些影响,与我从父辈们那里得到的熏育交织在一起,真正启航了我的学术追求,铺染了我的文化生命底色。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认同,开始觉得中国文化真的博大精深。”杨朝明曾在采访中说。
在孔子故里曲阜,杨朝明确定了一生的研究方向——孔子、儒学与传统文化。“我想去了解真正的儒家文化有什么,真正的儒家文化是什么。我也是从那时开始认真地学习,开始思考古代历史文化典籍中的价值体系与价值观,等等。”
做研究对当时的杨朝明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补齐底子薄、知识面窄的短板,杨朝明加倍努力。这段时间的学习,他始终乐在其中,并用《学记》中的“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来形容。
四十多年如一日,身处“圣城”做学问
要让孔子照亮人心,让儒学温暖世界
从大学入学到现在的四十多年间,杨朝明从学生到教师,后来又担任过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院长、孔子研究院院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等职务,虽然职位不同,但他一直没离开孔子故里曲阜,一直从事孔子、儒学的研究工作。
经过四十多年的深耕,杨朝明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在诸多报道中,都这样介绍杨朝明:主攻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周公事迹、鲁国历史文化、儒学文献等领域多有创获。他特别关注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文明渊源”“文化母体”“文献载体”,倡导“把握孔子儒学的真精神”。在研究方法与风格上,特别注重以文献为基础,强调实证,无徵不信,追求“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
如果从学术成果来看,杨朝明的努力钻研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出版有《九家旧晋书辑本》《周公事迹研究》《鲁文化史》《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等学术专著、丛书30余部。先后于《历史研究》《文史》《中国哲学史》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
杨朝明
对杨朝明来说,这四十多年的研究其实只为了一件事:让孔子照亮人心,让儒学温暖世界。
“孔子思想属于他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孔子思索的是人性和人的价值,它属于过去并映照着今天和未来。”在杨朝明看来,儒学铺染了中国人的生命底色,包含了我们的价值信念与民族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对于如何做好孔子思想、儒家学说等传统文化的弘扬,杨朝明认为要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个是登峰,一个是落地。
所谓“登峰”,即必须认识到儒学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形成过程。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对儒家经典抱有温情和敬意,真正把握其精神,找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和谐、和睦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登峰之后,还要“落地”。所谓落地,就是接地气。杨朝明认为,研究者如果在象牙塔里,其研究就不能真正走到大众心中。孔子讲“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真正的“有道”之人,会明白道离每个人都很近。
多年来,杨朝明致力于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工作,先后为社会各界讲授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上千场。在历次的学术讲演、讲座与报告中,他总会谈到中华文化经典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价值,强调经典研读、诵读的意义和必要性。
把儒家思想写成畅销书
寄语年轻人在“信息爆炸”时代要这样读书
从事儒学研究工作四十多年,杨朝明主编出版过几十部学术著作,其中有两本书十分特别。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孔子故里曲阜视察,先后参观了孔府和孔子研究院,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指着《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我激动地回答:‘太荣幸了!’总书记问我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曲阜师范大学。”杨朝明曾在采访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由此开始,《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一夜畅销,并且成为书市上的长销书。“围绕这两本书,发生了很多故事。有好多外地的人,到曲阜来,买了这两本书,让我签名,有老人,也有年轻人,还有的家长带着孩子来。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原来乏人问津的《孔子家语》,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知,许多年轻人也自发组织起来读儒学经典,有人还把《孔子家语》的故事一段一段发到群里分享。”杨朝明说。
与书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杨朝明对于书有着自己的见解。在现在这个多元与多样的、知识爆炸的时代,“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成了重要的问题,也成了年轻人的一大困惑。杨朝明认为,就读书而言,读什么书比读书本身更重要。
“记得金克木先生在《书读完了》这本书里谈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去看望另一位前辈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时,夏曾佑先生就和陈寅恪先生说,在中国,要读书就那十几本。这十几本书就是传统的四书五经,再加上《荀子》《老子》和《庄子》。读了这十几本书,就是把中国的书都读完了。因为,我国最核心的书就这些。这些书的成书,是此前我国数千年文化的沉淀,而这些书又影响了我国此后的数千年。”杨朝明说。
杨朝明曾在采访中寄语年轻人:一定要读最该读的书,一定要先读必须读的书。他说,王蒙先生在谈读书时提到,希望人们能够有一些有深度的、认真的阅读,最好读那些条理性、理想性、概括性强的书,甚至读一点费劲的书,读一点还不太习惯的书,而中国经典就值得一生品读。人一生读书有限,先读哪些书,必读什么书,必须弄明白。他认为,领会中华经典里的言论,能指示健康的人生路,年轻人应该学会“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梁雯 综合自人民政协报、半月谈·文化大观、联合日报、中国新闻网、山东社会科学报道、大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