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以人才和创新的双供给
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新发展格局,教育要以高质量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持续增加高素质人口数量,通过加大创新的有效供给,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全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促进共同富裕。
一、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两大供给及存在的问题
(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和创新供给是教育的着力点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要从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转化两个方面支持“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人才是第一资源,高素质的人口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将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人口红利”。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创新型人才对老龄化“人口债务”的人均抵消能力越来越强。当前,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但中国是一个大国,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这个任务应当也只能依靠教育才能完成,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界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创新是第一动力,尤其是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牵引和刺激作用。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加大投入很重要,但提高创新转化的效率和质量更重要,高效率、高质量的创新转化对资本的拉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不仅需要加大科技产出,更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创新转化的效率和质量,加大对全社会创新的有效供给。
第三,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转化效率和质量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内在逻辑。数量巨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产生数量巨大的创新成果,数量巨大的创新成果实现有效转化,才能进一步激活数量巨大的市场主体,而这些创造社会财富、吸纳大量就业的市场主体,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我们的少年儿童和青年很难或极少持久保持敏锐的创新意识,也因此缺乏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失位、缺位所致。从认知和教育规律来看,先有创新意识再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智力的核心;在认知的基础上,把知识和创新物化的行为就是创造,通过实践而获取创造能力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创新者的精神支柱是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持,创新就会止于梦想。由于我们的教育在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方面都没有到位,导致“钱学森之问”至今没有破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其次是创新转化的效率、质量低下的问题。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达到1.54亿户,但现实中由于创新供给不及时、不充分和低效益,中小企业中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生产经营面临极大困难,导致全社会财富生产能力不足,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海量的“沉睡专利”有待转化利用。2022年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其中重点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4%。这说明我们对创新转化规律的认识还不深刻,方式方法还不得要领,客观上导致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差强人意。
二、建议
(一)切实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工作重点
新时代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通过与生产劳动结合,与高质量发展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指导家庭、社区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高度,来认识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并切实纳入教育体系和教育过程。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要认真落实总书记指示,“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要小心翼翼的爱护、保护他们创新意识,放开手脚鼓励、支持他们的创新探索,不得以学生个人安全和校园安全等理由挫伤青少年的创新积极性。要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解决教育过程中进不去、看不见、难理解以及实验实习投入过大和风险防控困难等问题,通过跨时空、超融合、智能化、自发性的教研与教学,改变固有的教与学的校园生活模式,为培养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现实和虚拟现实条件。
(三)设立创新转化学科,加大创新的有效供给
通过设立创新转化学科,深入研究创新转化规律,培养创新转化经纪人,全面提高创新转化的效率和质量,补全创新链、强大产业链。要广泛深入地研究国内外创新转化实践,总结、凝练创新转化规律,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指导创新转化实践;通过“创新转化经纪人”深度整合创新资源,使海量供给与海量需求精准对接,改变现行成果转化过程简单粗放,创新和转化盲目、无序、低效率的被动局面,让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活跃起来,让全社会的创富、造富能力强大起来,以及时有效的创新供给,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刘晓静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民革山东省委会副主委、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