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宁波一份《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引发关注。其中提到,对未能聘任上岗、考核不合格、违反师德或因其他原因等不能胜任(坚持)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予以退出。很多人认为,教师退出机制,意味着教师职位的“铁饭碗”被打破。而教师退出机制的全面实施,仍需解决一些“难题”。
宁波教师退出渠道:待岗、转岗、离岗退养、解聘
教师退出机制具体如何实施?宁波的这份征求意见稿中给出了4个渠道,即待岗、转岗、离岗退养、解聘。其中,待岗是指暂停教学工作,由学校安排进修培训、跟岗学习。待岗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期间只发放基本工资、不超过50%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聘期满后,未能继续聘任上岗的;经考核认定不适合教学工作的;新教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学年度考核不合格的;违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给予开除以外处分的教师,可予以待岗。
转岗是指从教学岗位转至非教学工作岗位,包括教师本人申请转岗和学校安排转岗。离岗退养是指退出工作岗位但仍与学校保留人事聘用关系。解聘是指解除聘用合同,不再保留人事聘用关系。征求意见稿中给出了7种可解聘、3种应解聘的情形,包括连续两个学年度考核不合格、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违反工作规定或者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等。
宁夏在教师退出方面的尝试
记者注意到,在教师退出机制方面,宁波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2011年,宁夏就已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根据相关办法,对年龄偏大、长期有病且不适应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由相关部门做好分流工作;对3年内工作年限满30年,或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可申请提前退休。
据媒体2019年报道,宁夏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以来,符合条件、自愿申请的6155名教师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腾出的编制全部用于补充年轻教师。近10年,宁夏累计补充教师2.5万余名,占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37%,教师队伍平均年龄比10年前降低了4岁多。
山东平阴试行“老”教师柔性退出制度
教师退出机制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试行。今年11月,山东平阴县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其中提出,建立“老”教师柔性退出制度,男教师年满55周岁、女教师年满53周岁,经本人申请和相关部门审核,保留现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在教育系统或全县范围内安排适宜的辅助性岗位。对符合条件不申请退出的,按照标准课时安排教学,平等参与岗位竞聘。
实施方案中还提出建立不合格教师刚性退出制度。对于在聘任、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教师资格注册、年度考核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教师,由主管部门集中组织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后仍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予以转岗,存在违反政策法规要求的予以解聘辞聘。
打破教师“铁饭碗”,可行吗?
近年来,教师这份“铁饭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今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达到1144.2万,是2012年的66倍。教师资格考试人数增加的同时,求职者的学历也出现了提高的趋势。今年11月,温州中学公布的11名新招聘教师中,有7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其中还有发表过SCI的硕士、博士。
“教资热”等现象让教师职位出现“供不应求”,一定程度为教师退出机制出台提供了客观条件。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对于宁波此次拟出台教师退出机制,一方面有人认为,这对过去相对模糊的教师退出标准进行了细化,可以减少很多纠纷和争议。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教师退出机制的真正实施还需解决一些“难题”。比如,教师退出的“标准”如何确定、谁来决定教师退出等。有教师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教师退出的决定权在学校,那老师是把精力放在教学上还是搞人际关系方面?
“终身教职”或导致没有职业理想、不够合格的教师混迹其中,“新鲜血液”难以被补充;打破教师“铁饭碗”,完全实施合同聘用,各类考核又可能占用老师太多精力,使其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教师退出机制如何细化,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老师、学校、社会等各方需求,仍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