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22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所发布的一流专业排名榜单显示,北京语言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大学跻身中国大学汉语言专业(研究型)前三强。对于鲁东大学来讲,似乎有些夸张,也抑或偶然,但并非不经之谈,至少这所大学才俊迭出的作家群确是独树一帜的现实存在。
鲁东大学的DNA
鲁东大学拥有根深蒂固的红色基因,而其名不虚传的作家群也特别亮眼。回首鲁大时空的熠熠星光,一种莫名的憧憬游弋在脑海,冲浪在心潮。
鲁东大学的汉语言专业,起始于其前身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从1930年开设的国文课程,到现在拥有1700多本科和研究生规模的文学院,不同的历史节点都闪现着这个令人叹服的专业亮点及其传承。
上个世纪30年代的省立二乡师,不管是国文的讲学还是授课,曾经闪现过老舍、臧克家、何其芳、王冶秋、吴伯箫等享誉文坛的大师劳作身影。也就是说,90多年前,该校就名师荟萃,为这所学校孕育出汉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良好基因。
与这种基因相呼应的,是中国共产党撒播下的红色火种。1927年5月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省立二乡师教务主任王衷一,在众多学生的回忆录中,都称其为“共产主义老师”。他留过苏,公开讲授苏联版的政治经济学,宣传苏俄革命,教学生大唱《国际歌》,暗中支持20多位地下党员的革命活动。1935年,虽然因为“赤化”,许多进步师生遭到反动军警逮捕或通缉,但地下党的火种从未湮灭。1936年,学校在胶东最先成立“抗日救国会”,向胶东各地散发由红色诗人何其芳老师起草的“告胶东同胞书”。
从省立二乡师地下党的秘密聚会,到师生抗日救亡的奔走呼号,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无不闪烁着共赴国难的热血情怀,无不辉映着献身家国的铁血壮举。
当日寇进犯胶东,学校难以为继,老校长吴伯箫带领学生转移。这位被称为“散文界北极星”的著名作家这样记述道:“我们,四百人,为了救亡,将我们底学校,那和平日子弦歌的乐土,忍着痛白白地抛弃了。......一声集合的号音,将我们赶到广阔的操场去,记得微茫的星光下,黑黝黝整齐的队伍里发出了多少悲壮的嘘唏。......记得静默后大家不约而同地呼'中华民族万岁!'”
壮士断腕,匹夫报国。吴伯箫带领部分师生撤离。他南下西行,几经碾转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任职。而没有来得及届时出发的五级学生姜林东(将军)、高锐(将军)等五位同学,借来自行车,一路风餐露宿,30多天后终于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转学到陕北公学。
在省立二乡师这个人才济济的学校里,且不说来校首次讲学就有半月之余的文坛泰斗老舍先生。他的挚友及同事,中国当代大诗人臧克家先生,也可谓鹤立鸡群。臧克家被誉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新史诗”和“世纪诗翁”,并非过分褒奖。他一生驰骋诗坛,诗作上万首,他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对标鲁迅风骨,叩问人生真谛。“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种荡涤心灵的诗语,一直叠印在读者心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省立二乡师办学七年,在这所红色学校历程中,据不完全统计,走出了十多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部长。
省立二乡师因日寇入侵,于1937年10月停办。翌年,在如火如荼的抗日烽火中,胶东公学依照陕北公学的办学模式应运而生。在这所由中共胶东特委主办的抗战学校里,汇集了很多红色教员,如省立二乡师的后期教务主任姜守迁(继任胶东公学校长)和以罗竹风为主要代表的语言学家及作家马少波、修猛千、苏茹、路曼、丁宁等人。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胶东师范更名为莱阳师范并升格为高等学校之前,已经展现出其卓尔不群的教师作家阵容。
文革后期,著名作家萧平教授被封杀的《三月雪》最先得以解冻,并被改编为广播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热播。以萧平为主要代表的教师团队如山曼、徜徉、王金铃、刘传夫、李慧志等作家群、迎来了文学创作新时期。以语言学专家张志毅教授为引领的汉语言研究,在全国也颇具影响。
萧平的代表作,还有《海滨的孩子》《墓场与鲜花》《养鸡场长》《玉姑山下的故事》等。他还结集出版了《萧平小说集》和《萧平作品精选》,其中《墓场与鲜花》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是“文革”结束后第一期获奖作品;《海滨的孩子》1980年获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文艺创作一等奖,是我国当代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的《亚洲当代儿童小说选》的作品。
曾经担任过文化部部长的人民艺术家王蒙,亲临在鲁东大学召开的纪念萧平文学创作50周年研讨会上,欣然为学校题词“人杰校灵”。
这毋宁说,鲁东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不仅DNA雄起,更昭示着其作家群一路长虹,非同凡响。
学子中的作家阵容
古往今来,无论是学说,还是发明创造,无不飘逸着导师的芳香。古今中外,无论是学者,还是将军文豪,无不寄托着母校的热望。
一个学校的无形资产,由一个个追求卓越的师生业迹所架构。鲁东大学的校友中,有躬身杏坛的师者,有潜心学术的专家,有献身家国的将军,更有闻名遐迩的作家群体。
从省立二乡师到胶东公学,从胶东师范到莱阳师专,从烟台师院到鲁东大学,校史中的张张日历,填写着莘莘学子有志于社会,投身文学创作的美好诗篇。
从省立二乡师走出来的学子——将军作家慕湘,被誉为“一代儒将满身书香”。他的学弟高锐将军,也是一位有数部军史题材的作家与诗人。诸如其他学兄弟谭旌樵将军、傅建吾将军等,也先后多有作品问世。他们生于忧患,长在战火,用自己切身经受,演绎着追寻真理的生命之光。
从胶东公学和胶东师范走出来的学子中,著有《林海雪原》《乔隆飚》等小说的著名作家曲波,以他为代表的文学黑马异军突起。这一时期的校友作家还包括黎明、张弓弩、张彦平、宋协周、江波、孙波、牟崇光、于良志、曲一凡、孔林等十多人,形成了那个时期可圈可点的学子作家阵容。
历史挺进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从萧平教授担任中文系主任乃至履职烟台师范学院院长,在他倡导及教授们的引领下,学生们成立的《贝壳》《春之声》《五色石》等校园文学刊物争奇斗艳,镌刻着他们的青春图板。张炜、矫健等学生作家未及毕业就脱颖而出,他们满怀豪情地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文学大潮,既有深刻的文化反省,又有赤诚的良知召唤,诗意灵动,品格厚重,洋洋洒洒书写着崭新的青春之歌。
短短数年间,继萧平教授获奖之后,张炜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长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全国好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杰出作家奖等十几个重大奖项。矫健从1984年开始,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解放军文艺奖、天马优秀影视文学奖等三十多个奖项。他们的连连获奖及其奖项之多,书写了中国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硕果累累的一段传奇,开创出鲁东大学作家群最为璀璨的历史时期。在这个繁花似锦的桃李园,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享誉文坛的文学娇子,而中文系78级学子尤为令人啧啧称奇。
在这个班级里,涌现出以张炜为领军人物的文学创作新团队,包括矫健、滕锦平、马海春、李尚通、冷丽华、黄志毅等优秀作家。光明日报曾经将他们誉为鲁东大学“作家群”。
与这些作家同班级的柳新华教授,不仅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首倡者、研究者和推进者,还是全国首开公文写作研究生教育的硕士生导师。他在退休卸任鲁东大学副校长后,越发凸显出他文学创作的青春活力,其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频频见诸于报章杂志,并且有《燕台随笔》《燕台散记》《柳升传》数部散文、传记等文集出版,不仅被文友们推选为烟台散文学会会长,还被称之为“大器晚成的作家”。
鲁东大学作家群芳谱中,学子阵容日益壮大。有中国当代徐霞客之誉的六三级校友李存修,尽管他年逾古稀,但至今仍笔耕不辍。他游历过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75岁时曾经立下生死状,随中国科考船着陆南极考察。他的第四十部散文集《行走南半球》刚于今年初问世。李存修有五篇散文选入了大中学课本,其中一篇还被国外大学列为汉语言文学欣赏教材。
在鲁东大学文学馆里,陈列着其他在前文中还没有提及的校友作家简介及其作品,他们是:戴恩嵩、綦国瑞、李曙光、王传明、孙为刚、曲波(词作家)、飞天、宋别离、武善岭等。
钟情主旋律的一级词作家曲波教授,始终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创作歌词千余首,大型交响或情景组合16部。《中国娃》《中华全家福》《和谐中国》《领航中国》《中国兵》等极具家国情怀的红歌久唱不衰,六次入选央视春晚,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原创歌曲大奖”暨单项奖“最佳作词奖”、中国广播文艺“十大金曲奖”、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等政府奖40余项。其中《中国娃》被京、沪、湘等地入选多种版本的语文和音乐教材。由曲波作词并担任艺术总监,带领鲁东大学艺术学院300多名师生,共同创排的大型组歌《红色胶东》,成为胶东文化艺术精品和烟台的城市文化名片。他应邀担纲上百台文艺活动的总策划、总撰稿或总导演,越发彰显出其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品位。
进入新时代,鲁东大学文学脉搏绵延相续,文学创作势头已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瓦当、周燊、戚成、戴日强、白云等一大批文学新锐,正扛起作家群的猎猎旌旗。另有一部分鲁大文学新人如张秀珩、李芳苓、张承光、肖冰、赵建新、胡非子、张云霄、许建中、尹黎云、阿一、刘忠波等人的文学佳作,行将越来越多地展现在鲁大文学馆。还有鲁大兼职教授陈占敏、张期鹏、张洪浩、王秀梅等部分驻校作家,近些年也不约而同地加盟鲁大作家群。
盘点鲁东大学作家群,在这数以百计的团队中,有如雷贯耳的文学家,有誉满文坛的小说家,也有名贯九州的散文家、词作家和诗人。尽管他们大多数人是业余创作,但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恪守本职,展现出热忱满腔的文学追求。特别是一批文学新秀值得称道,他们就像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在一阵阵点赞喝彩声中,穿过层层云烟正在向高远猛飞。
“ 要造就一大批人”
如果说,鲁东大学作家群发祥于胶东半岛,那么,近一个世纪以来,这个作家团队早已经足迹大江南北,并蜚声海外。在享受历史时空感和时代自豪感的同时,我们不能不躬身自问,去寻根溯源。
在电视连续剧《延安颂》里,我们可以看到诸多镜头,是描写1942年春天,毛主席视察走访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在省立二乡师曾经长期任教的何其芳,时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他与毛主席热烈交谈,并即行召集师生,主持聆听毛主席的亲切教诲。而后不久的5月份,延安文艺座谈会顺利召开,毛主席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讲话不啻是茫茫航海中的灯塔,给中国文艺工作者的航船指明了自身定位和前进方向。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主席的这个讲话,不仅仅是对当时参加会议的何其芳和吴伯萧等80位与会同志讲的,更是对全国所有文艺工作者讲的,也是鲁东大学作家群矢志不移的指路明灯。延安文艺座谈会闭幕后,周恩来副主席曾经邀约何其芳、刘白羽同志到国统区的重庆,代表中共中央文委,向郭沫若等一部分中国文化届精英,传达宣讲毛主席的讲话精神。足见鲁东大学校史中的先哲何其芳,在这一时空中,其格局闪显得多么厚重。而鲁东大学校史里的老校长吴伯萧,这颗中国散文界的巨星,自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经常与毛主席有来往,毛主席曾经亲自题写过一幅字“努力奋斗”送他。
1938年的胶东公学,在年前省立二乡师停办后,接过承担民众教育和抗日救亡的重任,紧紧跟随我们党在延安兴办的陕北公学,不仅把陕北公学的校训一字不落地搬进了学校,连1937年岁末毛主席为陕北公学的题词,也成为全体师生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
毛主席题道:“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地解决。”
在抗战血与火的战斗洗礼中,胶东公学培养了一大批这样的革命干部,同时也践行了文学艺术为人民的宗旨,熔炼出一批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乐见的作家作品,譬如著名作家曲波的作品中,所塑造出“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英雄杨子荣形象,犹如苏联时期的英雄“保尔·柯察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纵观鲁东大学作家群,不难发现,其沁人心扉的创作主旋律,是以工农兵为中心,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鲁东大学作家群的诞出,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带有时代特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与时俱进方为使命。将红色血脉与文学创作有机融合,扎根基层,深入生活,服务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这样一大批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文学艺术为人民,最终要看其作品。
翻开校史,鲁东大学有过文学大师,也产生过文学巨匠,几多风采,几多感慨。但是新时代,我们需要这样一大批人,去铸就文艺高峰,沿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引的方向,与人民血肉相连,为时代引吭高歌,这也是鲁东大学作家群几代人的不懈追求。
母校的荣光与展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鲁东大学作家群,业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生生不息,激发着鲁大学人砥砺前行。如果说,鲁大作家群已经汇集成一首回声激荡的交响曲,那么,其每一位作家,就是跳跃着的每一个音符。
2010年夏,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学白乐桑先生,不远万里来到鲁东大学,参加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当我陪同他参观了文学院学生文学成果展后,他不无感慨地说:“你们烟台出了个甲骨文之父王懿荣,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有想到你们鲁东大学,竟然出了那么多学生作家!我明白为什么这个国际研讨会能够在鲁东大学召开了!”
记得2004年初冬,鲁东大学组成教授访问团,出访考察英国剑桥大学和阿伯丁大学。当我们见到鲁东大学校友、从事语言与语言学研究的剑桥大学博士生导师袁博平院士,特别了解到他的研究已经饮誉海外,我们禁不住为这位校友取得的累累硕果而倍感自豪和荣光。当年,时为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访问剑桥大学,袁博平院士作为剑桥大学校长助理,参加了会见和宴请,并与江泽民主席进行了亲切交谈。
在具有500多年历史的阿伯丁大学,我们遇到一位气质优雅的解说员,她引导我们参观了该大学图书馆。当我们问到这里有没有汉语藏书时,她略有迟疑,接着解释说:“由于我们没有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只是在介绍外国文学课中涉猎到中国文学经典,所以我们只购进了十几部中国名著。”在那方书架上,我赫然发现了校友张炜的代表作《古船》。当我告诉她,“这部名著的作者就是我校的毕业生,他是最年轻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在只有40多岁”时,那位女士先是惊奇地瞪大了眼睛,接着连连竖起了大拇指。或许,她那温文尔雅的谈吐和娓娓动听的辞令,不足以表达其对鲁东大学学子的赞慕,这种肢体语言或许是最好的诠释。
1996年夏日的一个傍晚,我国先秦史著名学者、鲁东大学历史系主任李衡眉教授,邀请我同萧平和山曼教授,去欣赏他亲自养护的昙花。面对“昙花一现”,我们各自随感而发之后,接着不约而同地谈起了学生的成就。其中谈到了烟台日报社的记者孙为刚。山曼教授问我,“你知道你的同学孙为刚的报告文学《远洋渔歌》,被选进高中语文教材了吗?”萧平教授则喜不自禁地重复“那又是我们学校的喜事一件!喜事一件,喜事一件啊!进了中学课本,尽管不能说都是经典,至少可以是经得起推敲的范文了!”先生的舐犊之情,就此可略见一斑。孙为刚的散文《烟台的海》,前几年被选进小学生语文课本,可惜两位先贤已经作古了,倘若他们在天有灵,必当再叹赞其学子一把的。
八百里山东半岛,彰显着绚丽多姿的胶东文化。应该说,胶东文化在中华文明特别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鲁东大学作家群,为胶东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人们津津乐道鲁东大学作家群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历史的过往,只能算一轮又一轮前仆后继的起跑线,其日新月异的来日辉煌,必将彪炳于胶东文学蓬勃发展的史册。
青春在鲁大燃烧,理想从母校起跑。心灵交换心灵,真诚辉映真诚,生命点燃生命。母校的希望与荣光,责无旁贷地寄托在扬帆远航的学子们身上。
这不是奢望,这只是充满热望的期待。
理想的彼岸似乎遥远,却也尽显眼前。
壮哉,鲁东大学作家群!(孙桂廷,鲁东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