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的提出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但无论如何变化,其核心仍然是培养人民的艺术家,以及使艺术教育服务于人民。本文认为新文科艺术教育应以“人民性”为立足点,并结合艺术创作思考与实践,以及山东艺术学院的教育理念与学科建设,提出要以“人民性”为艺术教育的根本定位、以“人民性”接受观作为艺术个性追求的最高目标、以“人民性”作为弘扬中华美育的时代使命,用新的教育成果、创作精品助力实现“中国梦”。
一、志高:以“人民性”为艺术教育的根本定位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决定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立场必须自觉站在人民一边,通过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创作活动、作品艺术价值的传播,来展现创作者的艺术精神、审美情感的人民性维度。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最根本要求,是做合格社会主义文艺家的目标。
“人民”这一概念,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流动的、内涵丰富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文献表明,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语境逻辑中,“‘人民’不是一种自然属性的集合概念,而是一个有着某种共同政治意味的类概念,其主体是无产阶级,其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由此与‘公民’、‘国民’等概念有着本质性差异”。在汉语传统中,“人”和“民”有着不同的语义内涵,“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说文解字》)何为“人民”的概念,较早的文献可见孟子提出的“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朴素民本思想,但不具有近代以来普遍使用的阶级和革命的含义。在近现代,“人民”概念的意识形态意味逐步浓厚,在20世纪前期对中国现实主义艺术观影响较大的俄罗斯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留波夫等人的批评文本中,“‘人民’,总是意味着民众,一个国家最低的、最基本的阶层”。他们的艺术批评观中,真实性和人民性不可分割,人民性表现最充分的地方,也就是生活真实性呈现的最充分的地方。在他们看来,凡是忠实于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描写,就必然是“人民”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在这个意义上表述了他那个著名的“美是生活”的唯物主义美学观。
总结笔者在参与国家大型历史画创作工程过程中脑海里萦绕最多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从自己掌握素材的基础上设计出最能体现出“人民力量”的主题内核;二是如何处理好作品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使得对历史事件的艺术表达具有当代意义。作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必须通过对这两个问题在作品中的具体艺术语言、形式手法的解决,通过主题的清晰彰显与形式的感人力度传播,才能实现作者立足人民性立场的创作定位。笔者于2009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血战台儿庄》,以发生在山东的重大抗日事件为主题,寄托了画者对普通战士视死如归保家卫国英雄气概的钦佩之情,力求以这一历史事件蕴含的民族精神在中华崛起、祖国统一中的现实意义,表现笔者对艺术时代性特点的把握。这两点,支撑着笔者反复探索这件作品的构图形式和主要人物的形象刻画。在创作过程中,老一辈艺术家提出的一系列修改意见和在反复修改过程中经历的创作困难、喜悦,使笔者深深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人民性”既是保证作品主题设计、境界表达的美学理想,更是考验创作者能否将“理想”变成具体的艺术手法运用和艺术效果呈现的具体艺术表现力实践,走出艺术的小我,凝练艺术语言,实现艺术服务人民的社会价值传播效果——志高则言洁。
二、志大:以“人民性”接受观作为艺术个性追求的最高目标
如何坚定艺术创作的人民性立场?从创作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定位后,重要的是建立对作品服务对象的审美“期待视野”的把握。即理解时代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用什么艺术语言去表达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人民的理想目标。正如接受美学家所说: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复杂的艺术现象对于观者来说是结合在一起的,观者正是在由艺术期待、回忆和预期组成的统一视野中,把印象深刻的作品作为他现在需要的作品来感受。[6]艺术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创作者对“隐含读者”的理解双方之间的碰撞,正是确立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生产的前提条件。如此,坚持人民立场的艺术创作,就必须放弃那种关闭双眼的“个人风格”主观自信,将个人艺术语言表达的追求,自觉融入对时代生活中艺术接受观者的审美预期,在他们“由艺术期待、回忆和预期组成的统一视野中”,去揣测、探索、定位、实践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赢得他们理解与接受的审美意义社会生产效应。为此,创作者就必须不断学习,向历史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艺术前辈学习⋯⋯通过艰苦的、长期的对人民的、时代的审美“期待视野”的时代宏观把握与立足个人特点的深入理解,通过顽强的、不松懈的将个人艺术特点与时代审美创作大势结合的探索过程,在艺术上真正成长起来。许多对中国现代革命、建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前辈艺术家们的艺术道路、经典作品、感人事迹,正表明了这一点——志大则辞弘。
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用个人的创作迎合身边的流行风尚并不难,但只能产生中等水平的东西,赢得一时的市场接受。而立足人民立场的创作追求与这类创作的最大不同,是“志大”。即人民性立场的定位,决定了创造者既要有脚踏实地体验生活、发现亮点的功夫,又要有立意高远、在时代潮流中再创艺术高峰的艺术境界,努力在现有审美语境下创作出代表文化前进方向的好作品。在这个意义上,“志大”在创作实践中首先意味着不落尘俗,不走捷径、不求速成、不逐虚名,不幻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而以立场鲜明、精神专注、努力创新的精神状态,以艺术创作的心血、艺术修养的实力锻炼出作品的审美感性力度,实现艺术主题的审美表现力和社会传播力的高水平追求。
创新,永远是困扰艺术有志者的实践问题。在本论题下,艺术创新与“期待视野”的关系,建构了一个远远大于形式主义美学、表现主义美学的更大的、更具有社会文化学意义的审美创造之“新”。“因此,新就不仅是一个美学范畴,它并不是仅仅专注于创新、惊人、超越、重新安排、疏异化等因素,这些因素正是形式主义理论所一再强调的”[7],而将个体的艺术追求融入具有鲜明时代精神价值大关怀的、服务时代生活最大利益共同体的审美向往的艺术创新,就必须超越单纯的、自闭的形式创新游戏,而用艺术的语言形式创新抵达代表人民利益、精神向往和生活需求的艺术价值生产高境界。
三、志远:以“人民性”作为弘扬中华美育的时代使命
党中央近年来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把立德树人放在新时代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首位。中国传统美育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艺术审美作为“成教化、助人伦”[8]的重要育人途径。三国时魏国儒学家王肃(195—256)辑录旧篇而成的《孔子家语》曾记载春秋时孔子观看明堂,看到四面墙上绘有尧舜桀纣的图像叹曰:“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公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于却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汉书·艺文志—孔子家语》),典型表达了传统儒家文化通过“历史画”而认知社会废兴、文明兴替的美育意识。中国美术文化的这一“千载寂寥,披图可鉴”[9]的具有鲜明社会价值关怀的艺术审美传统,是中华民族为人类贡献的重要思想资源。其美育文化精神的以德正心、由心主身,进而达到修齐治平的艺术价值理想与育人实践,对与美的形式个性相关的个体风格关怀并不持积极态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但对审美习惯与社会伦理的养成功能倍加关注——“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将通过艺术的美育,看作是人格修炼的途径;将生存的社会现实规范,与审美的理想人格养成密切关联,追求一种主客和谐的通过审美的社会伦理教化。
如果说人民性立场是每一位当代艺术创作者必须遵循的时代要求,对艺术服务对象的“期待视野”养成是每一位立志服务社会、服务工农大众的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基本功,那么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岗位上如何把这种艺术立场与艺术基本功传授给青年学生,是衡量当代合格艺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标准。笔者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2021年又回到母校担任主要领导工作。如何继承前辈的事业,建设好给我人生方向、专业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的母校,是给予我的新任务,也是对我所理解的艺术人民性立场进一步的思想水平要求与工作能力考验。每当想到这些,山东艺术学院60余年走过的建设历程和前辈、老师潜心教学、诲人不倦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创建于1958年的山东艺术学院,建校初期由原山东师范学院(现山东师范大学)艺术专修科与山东省文化干部学校合并而成,基本教职人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华东革命大学支援山东教育的部分教师,及山东大学艺术系调整并入的教师组成。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在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从事文艺工作的骨干。可以这样说,山东艺术学院在创建之初就是由“红色基因”组成。当时的校名是“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建校方案明确提出“贴近现实生活,加强艺术实践,服务人民大众”的育人目标。艺术为人民服务,完成党的文化事业任务,是学校的立身之本,并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实践始终坚持着这一初心。如果将学校的发展历史以20年为一个跨度,主要可分为3个阶段:
1958年至1978年第一个20年中,开设了音乐、美术、戏剧、艺术师资4个专修科,为配合当时社会大众生活移风易俗、建设新文化的需要和国家亟须基层艺术工作人才的要求,还开设了中专层次的舞蹈专业和电影放映训练班。
第二个20年,学校的办学层次实现了第一次跨越。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山东艺术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1981年,山东戏曲学校分出独立办学。
以贴近生活、服务国家文化建设任务来促进教学,以坚持深入生活、坚持扎实的写实基本功为特点的美术教学体系,建构了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科几代人坚持不懈的艺术教育和创作特点。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全国美展中,山东的中国画、版画力作、新作频出,王力克、岳海波、梁文波等在全国美展中的获奖作品,典型代表了山东艺术学院美术教学、美术创作的特点。
进入21世纪,山东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进入高端发展期。在这第三个20年中,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艺术院校的行政归属管理由文化部划归教育部管理。这一变化推动学校在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的紧密结合中,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走向了既有艺术院校特色、又适应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办学之路。
山东艺术学院60多年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针,秉承“闳约深美”的校训,形成了“重品德、厚基础,重实践、强学术”的办学传统。山艺60余年的办学历史使笔者深刻体会到:办好高等艺术教育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服务大局中求作为,在服务人民中谋发展;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讲团结、比贡献、树新风、争一流;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过硬的干部队伍,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在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中推进发展、增强实力。
今天,以美育的意识把握艺术教育、创作的时代使命,正是人民性立场在新文科艺术教育发展观念下的定位特点——志高;这一定位要求艺术教育者、创作者放弃“小我”,将服务社会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以新的教育成果、创作精品来践行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话语实践——志大;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崛起的伟大梦想,自当下起步以新时代、新百年、新作为的信心和担当,扎扎实实用每一天的努力走向实现“中国梦”的明天——志远。(来源:《美术》节选 徐青峰)
徐青峰简介
徐青峰,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写实画派成员。文化和旅游部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