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教育局公布了青岛市中小学校内减负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山东师范大学瑞华实验小学入选青岛市中小学校内减负优秀案例。
山东师范大学瑞华实验小学积极探索突破“校内校外”和“线上线下”两个堡垒,推进延时服务全面转型为延时教育,开启课程化延伸教育体系建设,运用网络平台助推学校发展。
一、以“1234”实施策略为抓手,提高育人质量
01、明确一个中心
课后延时服务本着“切实解决家长需求,提高育人质量”这“一个中心”,在破解“三点半现象”的情况下,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同样的时间,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02、抓住两个关键
一是充分发挥家委会的重要作用。学校及家委会根据近几年课后延时服务经验,广泛征集社会资源,确定课后延时服务课程意向,进行课程推介。家委会根据公益性第三方机构资质、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现场打分,把好机构关、课程建设关;建立巡查小组,对社团课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把好课堂质量关。
二是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学校挖掘一批优秀学生家长,组成家庭教育辅导志愿者队伍,走进课堂,开拓孩子知识面。他们采用现身说法、专业讲座等形式,拓宽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学校教育资源。
03、利用三个结合
一是将学校和优质公益性第三方教育机构相结合。公益性第三方机构的引入,为学校社团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二是将校内校外资源相结合。学校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各班级成立雏鹰小队,在班主任、家委会的组织下,利用延时服务时间深入社区、博物馆、图书馆、敬老院等,奉献爱心、感受美好,将校内作业辅导、社团课程和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将家长意愿和学校实际相结合。家长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参加哪些内容、参加哪些社团项目、是否适当延长看护时间。
04、实现四个到位
1.理解到位:学校认真研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青岛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通知要求,立足实际,努力做到理解到位。
2.宣传到位:每学期工作部署前夕,学校都会召开全体家长会就课后延时相关工作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读,并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解答。
3.沟通到位:因为有了良好的宣传,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也水到渠成,即使如此,学校依旧采用电话、微信、学校邮箱、网络评教平台等多种形式,力争实现家长与学校零距离、无障碍沟通。
4.管理到位:学校制定《课后延时服务方案》,印制《致家长一封信》,告知家长课后延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发放了《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申请表》,有课后延时服务需求的,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家长签订《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家长承诺书》,学生签订《课后延时服务学生承诺书》,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能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确保学生安全。学校统计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数进行统一安排,制定《延时服务教师安排情况一览表》、《课后延时服务带班教师工作规范》、《课后延时服务带班领导工作规范》、《课后延时服务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明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保障课后服务学生安全,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措施。
二、探索创新模式,网络平台助推
01、大数据实现网络平台选课
学校推行“走班选课”制,以网络平台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家长展示各课程内容,选课情况以班级、课程、学生姓名为序列出表格,学生、家长一目了然,有助于根据实际情况客观地进行选课,提高了选课效率,规范了管理。
02、多种形式促互动,多元评价保满意
学校要求所有课程教师都需要运用网络平台及微信群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家长也可以通过平台与课程教师进行沟通、评价,学校第一时间就能掌握家长满意度,有针对地评价、监管所有课程。
三、加强监督管理,家长评价促提升
为了保证延时课程的质量与水平,学校成立延时服务课程质量评估小组,定期对延时服务课程进行评价督导,督导内容主要分为课堂实效、备课教案检查、家长满意度等内容。根据评估小组的督导结果,建立了延时服务绩效考查制度,促使各学科课程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