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服务暖人心,历山教师服务忙。
“双减”怎么减?“5+2”都有什么?课后延时老师们都在忙些啥?快快跟随记者,到历山学校来看一看吧!
随着“双减””工作的落地,济南市历下区历山学校也开启了“5+2”模式,每周一到周五下午三点半后,开展不少于2小时的课后延时服务,并将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一体化设计。
基于调研情况,学校梳理并实施了分两个时段的两种类型服务,开设延时看护服务,答疑辅导、指导完成作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方面等涵盖多种内容的社团活动服务,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试行以来,孩子的作业负担轻了,也解决了不少家长接送孩子和辅导作业的后顾之忧。目前,全校60%的学生都参加了课后延时。作为“双减”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和推动者,延时来了,教师们在忙什么?
下午4:30正是延时服务时段,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张逸凝在五年级五班,给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纠错。本学期,全班45名同学全部参加了课后延时,“相对于低年级来说,高年级的学习任务要重一些,所以高年级的课后延时一般以作业辅导为主。以往批作业都是早上收齐作业,老师在办公室批改,再利用课间或者午写的时间进行改错。现在有了课后延时的时间,我就可以为学生们一对一的面批作业,这样更有针对性,能培优,能补缺,能更好的让孩子们把知识学扎实,学透彻。”张逸凝表示。
今年是田学文老师度过的第6个教师节,扎根三尺讲台,对她来说,做一个孩子王,和孩子交朋友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儿。得益于课后延时,田学文有了更多时间走进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学生也把老师的付出和辛苦看在眼里,师生间彼此换位思考,沟通更顺畅、认同感更强。田学文颇有感触的说到:“在‘双减’政策下,作为老师更要开动好脑筋,抓好课堂和作业,落实好减负、增效、提质,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发展兴趣。”
在三年级教室,音乐老师韩桐乐正在指导学生们进行陶笛练习。为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学校依托文化艺术、体育等部门支持,充分挖掘教师特长,开展各类社团。本学期延时服务中开设的陶笛课程就由学校音乐教师担任。韩老师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喜欢这门乐器,就会从内心更加喜欢音乐、热爱音乐,从而驱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小小陶笛挂在身上,坐着可以吹,走路也可以吹,音乐无时无刻不熏陶着学生。教学相长,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先有一桶水。韩老师也开始向更高阶进发,研究如何将陶笛与学校美育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按照政策要求,延时服务会给予老师“真金白银”的补助。在新教师李方舒看来,这是对老师付出的一种认可和尊重。在延时服务还没有正式实施时,学校里许多老师也是早出晚归,送走学生后,参加各类教研以提高素养和水平,帮忙照料不能及时接送的孩子更是家常便饭。
时代在变,但教师们对教育的热爱、执着和坚守却未从改变。
历山学校小学部校长李楠表示,为更好落实“双减”政策,学校方面在课后服务上筹备了很久,多次探讨研究,我们也向家长们进行问卷调研,了解需求后,针对性制定出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接下来学校会在教体局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学习服务内容,也会邀请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使延时服务工作更加精细化,为更多的学生和家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