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开始,济南就是一个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的地方。数千年来,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济南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
自电影《少年的你》成为“爆款”并引发“电影原著小说涉嫌抄袭”等话题后,有关影片中的校园生活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古代济南人的“校园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按照学者的研究,夏、商、西周都是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只有贵族才能受到教育,到了春秋时期,因为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私学”才在民间出现。与济南关系密切的闵子骞就是孔子的弟子之一,闵子骞出身寒微却成为孔子高徒,以德行与颜回并称,成为孔子的七十二贤人之一。闵子骞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发生在这个“流动的学校”中的故事,很多人早已耳熟能详,孤独、寂寞,却汲汲于心中之道,历尽千辛万苦而一往无前,孔子这所“流动学校”的“校园文化”,恐怕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巅峰之一。
孔子
秦汉时期,官学再度兴起,汉代太学的学生为博士弟子,也称“太学生”。据《济南通史》,老家仲宫的终军,自幼聪敏博学,被称为“神童”,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此外,济南还有一位叫王咸的博士弟子,以仗义执言闻名。据《汉书》记载,汉哀帝时,有个叫鲍宣的司隶校尉,有一次在陵园内碰到丞相孔光的下属没有按规定道路行驶,当场把车马没收了,结果惹怒了孔光,以“大不敬”被下狱。王咸听说此事后,“举幡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上遂抵宣罪减死一等,髡钳”。
汉代太学
汉代虽然盛行官学,但民间私学也获得了发展。汉初济南人伏生传授《尚书》的故事流传千古,其实伏生不仅“壁藏”《尚书》且传授给了朝廷派来的晁错,还将《尚书》传给了济南张生及千乘(今属山东高青)欧阳生。正是由于伏生的传授,济南地区的学者“颇能言《尚书》”,很多老师也开始教《尚书》。可以想象,那时候在济南,能跟着伏生学习,就占据了“学术界”的“高地”,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明·杜堇《伏生授经图》
宋代济南的学风很盛,民间的讲学风气也蔚为大观。当时的历城人田诰开宋代讲学风气之先,据说他在明水(今章丘)讲学时,听讲者常有数百人之多,而且培养了许多人才。
宋代官方的儒学教育发展也很快,济南著名的府学文庙,就是在宋熙宁年间建立的。那么当时学子们在府学里是如何学习的呢?我们从建筑的名称就可以看得出来。尊经阁顾名思义,是储存经典之处,而明伦堂的作用,是古代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礼拜孔子后,就读于府学的学子们聚集起来,聆听训导师宣讲圣教和上谕的地方。学子们自修读书的地方,则是在斋室。济南府学文庙有4座斋室,分列明伦堂东西两侧,依次名为“志道”“据德”“依仁”和“游艺”。这4个斋室的名字,都来自于《论语·述而》,概括了对学子们从品德到学习内容的要求。
府学文庙
明清时期,朝廷对地方官学非常重视,对学子们学习的内容也都有明确要求,比如明代学子们学的是礼、射、书、数等科目,到了清代,教学内容更侧重于为科举考试作准备,主要学的是儒家经典和宋儒学说,比如《四子书》《五经》《性理大全》《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折》《文章正宗》等,同时,读、写八股文也成为必修课。
因为重视学校教育,所以明清时期官方也给了“学生们”很多优厚待遇。明代凡入府学、州学、县学的民间子弟,都拥有很多特权,其中对廪膳生最为照顾。凡廪膳生都享有地方政府拨发的食粮和其他生活用品,除本身享有免役权外,他们的家属也有二人能免役,而且还有权雇佣奴仆。清代顺治九年颁布的《卧碑文》中也重申了官学生一旦获取生员资格,便可食廪,免丁役,并获得地方官的礼遇。另外,清政府还规定,生员犯罪,地方官要先报学政责惩,不得视同一般平民治罪。
当然,皇帝对官学生的训饬也是相当严厉的。现存于济南府学文庙的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雍正敕立“训饬士子”碑,“上谕”就十分严厉,其中写到,“朕观今日之士,虽不乏闭户勤修读书立品之辈,而荡检踰闲,不顾名节者,亦复不少。或出入官署包揽词讼,或武断乡曲欺压平民,或违抗钱粮藐视国法,或代民纳课私润身家,种种卑污下贱之事,难以悉数。”皇帝于是提出严厉警告,训饬士子好好学习。官学的教官们也要在每月的正月初一和十五,集中生员进行宣读讲解,责令生员遵守不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