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正文

吉利“蛇吞象”的底气在哪里?|《人心所向》连载㉑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4-15 12:22:34
  十年磨一剑。吉利迈着人才战略、自主创新和科学管理的坚实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企业战略转型的丰硕成果。中央领导表扬说,吉利的发展模式和方向,符合党中央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和大力构建和谐企业精神,是一条成功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吉利“蛇吞象”的底气在哪里?|《人心所向》连载㉑    

  作者李钢:1951年12月30日生于山东济南。中共党员。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新闻专业高级职称。

  在工业企业起步,从工人、技术员到企业管理,有些基础功底;在中央国家机关做过政策研究,有点战略高度;长达24年在中央媒体主持科技结合经济报道,从主力记者到担任主编、夜班总编辑,涉猎广泛,人脉颇丰,知识面较宽。2012年初在《科技日报》社长助理岗位上退休。

  从业态到具体业务,比较熟悉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新媒体、家电电子、汽车、铁路、金融等行业和领域。退休后继续在不同领域发挥余热。目前担任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副主席等社会职务。专注于企业融媒体运作和经济自媒体写作。

  微信公众号:七星斋主,已经入驻今日头条、趣头条、凤凰网、搜狐网、汽车头条、百度、知乎等知名网络平台。

  《人心所向》连载序言

  经年记者生涯,自然免不了跟企业打交道,免不了跟企业家接触甚至交朋友。企业的事,企业家的事,除了完成工作任务,一些有价值的事,有心而闻,有感而发,也会信手拈来写成文字。

  结识李书福,是2001年春节大年初一。20年前,他的知名度不如我(笑),自然现在不同了,他已如日中天。

  跟他接触由少到多,交流也由浅到深,他不吸烟,对酒也没有瘾,没有不良嗜好。作为男人,基本没有毛病。

  自然,跟他交流的话题,主要是他钟爱的汽车事业,他创业中的坎坷曲折,他的理想抱负,他的困惑纠结和感悟,始终伴随着他情绪起伏的喜怒哀乐。

  似水流年,他的努力,比更多人播种后的收获,来得快来得多,肯定他比别人看得远付出得也更多。10年前,世界瞩目的吉利并购沃尔沃,算得上是世界汽车行业的大事件。

  从那时起,我欣然动笔,以所见所闻所思,开始记录吉利创业发展历程,记录吉利与世界同行的足迹。我决定写成一本书。

  这些记录,首先源自自己新闻作品的积累,这些正式发表的作品,加上更多的素材,将成就撰写中的这本书。然而,断断续续写了十年,或许是杂事缠身,一直没有想好何时杀青,书名几易其稿,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名讳。

  因为事件一直在发展,似乎没有结束的征兆;世界在不断变化,似乎也没有停止的意思;新闻层出不穷,似乎更是没完没了。

  2010年3月28日,是吉利并购沃尔沃正式签约的大日子,3月30日,李书福率领他的团队从瑞典凯旋,在北京与媒体朋友见面。

  光阴如同白驹过隙,十年一瞬间。十年后,在这继往开来的时节,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展望,谨将书稿中有关章节节选出来连载,以飨读者。

  说句狗尾续貂的话,我没有学过文学,做新闻工作也是半路出家,应该是自学成才(笑)。诸君接下来看到的文字,文采上可能会感到有一些乏味,但绝对真实,没有杜撰,没有虚构,当然一定会有大家闻所未闻的故事。

  因为公开连载,本书暂名《人心所向》。

  七星斋主 李钢  2020年3月30日

吉利“蛇吞象”的底气在哪里?|《人心所向》连载㉑      《人心所向》连载㉑

  吉利“蛇吞象”的底气在哪里?

  十年磨一剑。吉利迈着人才战略、自主创新和科学管理的坚实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企业战略转型的丰硕成果。中央领导表扬说,吉利的发展模式和方向,符合党中央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和大力构建和谐企业精神,是一条成功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战略转型开始了

  200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一些品牌开始打起了“价格战”。到2017年上半年,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就像病毒泛滥,市场态势开始恶化。

  在这史无前列的严峻形势下,吉利坚决不打价格战。2007年5月18日,吉利宣布战略转型,要从“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进步为“造最环保、最节能、最安全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李书福为此亲自撰写了战略转型的《宁波宣言》,他坚决抵制“价格战”,宣布今后要打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企业道德战。

  宣布战略转型不到四个月,吉利的销售量和美誉度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吉利从此宣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

  吉利汽车从无到有,历尽艰辛,磨难坎坷,曲折起伏,不断探索与实践,顽强地成长为中国十强汽车企业之一。吉利人的拼搏成果有目共睹。

  他们建设了有全球竞争力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底盘、汽车电子等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体系。

  他们构建的“战略转型与创新工程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大奖,是建国以来企业在软科学方面获取的唯一国家级大奖。

  “海水不可斗量”。世界首创的主动安全技术——BMBS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全球首创、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节能高效发动机,自动变速箱,都在这个年轻的民企创新体系里诞生了。

  吉利汽车还拥有多项世界权威技术和专利,其中拥有专利1260余项,发明专利117项,国外申请专利28项;正在申请的专利近千项,居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前列,被国家确认为全国自主创新十强。

  截止2010年底,吉利在中国境内已经建成了八个整车制造厂、四个发动机厂、两个变速箱厂、五个零部件工厂。正在建设的吉利国际汽车零配件工业园,全面引进了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配件企业,为吉利汽车对口配套,以全球最好的资源,为吉利汽车全球化提供专业服务。

  吉利出于历史的无奈,书写了创造历史的必然。他们坚持自己的人才培养战略,十多年来,兴办了四所大学和一个汽车研究院,围绕汽车专业方向,陆续培养了大量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人才,为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底,吉利熊猫车型通过了国家五星安全评定,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唯一一款五星级安全A00级轿车;2010年1月7日,从国家轿车检测中心又传来特大喜讯,吉利帝豪EC718获国家安全评定最高分,这是所有自主品牌汽车中安全指标最好的成绩,超越了不少合资品牌的同类产品。

  人们高兴地看到,吉利旗下的品牌美誉度不断提高,吉利汽车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在中国市场上,吉利汽车连年增长。2010年产销量超过年度指标,一举突破40万辆大关。

  树起了自主品牌的标杆

  豪情、美日、优利欧,“老三样”早已自行淘汰;金刚、自由舰、远景“新三样”正在驰骋市场。

  集战略转型成果之大成的,是被称作“全球鹰”、“帝豪”和“英伦”的三大吉利子品牌,以全新产品形象、更优品质内涵,链接全国800多家4S店和服务中心,撑起了新吉利崭新形象的一片天。

  由吉利科技精英精心打造的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令自主研发的的全新车型相继下线,“熊猫”宝宝,开创了第三代微轿新时代,帝豪系列,被B级车市场誉为行业标杆,EC7方兴未艾,EC8接踵而来。

  不到三年时间,吉利通过战略转型,彻底抛弃了“低价策略”。在继续保持价格优势的前提下,坚决不打价格战,从而打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企业道德战。李书福强调:“我们坚信,谁占领了道德制高点,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

  2010年12月20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广州国际车展举办“吉利战略转型成果研讨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指出:“吉利的战略转型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来说,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正好符合了国家提出来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方向。”

  他把吉利的战略转型概括为,从过去的价格为主,转为以质量为主、以品牌为主、以技术为主,从战略布局上走出了浙江,走到了全国,走向了全球。

  脱胎换骨的变化

  李书福绝不甘心拾人牙慧。吉利通过“描红”掌握了基本规律,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点一点减少“逆向开发”,一点一点增加“正向研发”。

  终于,十年磨一剑,量变到质变。李书福不愧是把握方向、火候、技巧的高手,时机一到,他果断发起了“战略转型”。

  吉利宁波基地的建设,至今在汽车工厂的建设周期上,都是一个令人惊诧的“谜”。从当年1999年8月在北仑港打下第一根桩,到第一辆美日汽车驶下生产线,仅仅用了9个月。像这样的项目,国外至少需3年时间。

  宁波基地成了吉利发展和转型的根据地,自由舰、远景、帝豪EC7都是以行业惊诧的速度研制成功的,特别是吉利整体实施正向研发平台化战略之后,这个基地的生产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树立起了自主品牌的标杆。

  “敲敲打打造汽车”,已经是吉利的往事了。现在,经过了战略转型的吉利,设备和质量控制全面升级,帝豪焊装、涂装、总装生产线,据称都是我国当时自主品牌中最先进的生产线。

  在帝豪的冲压车间里,带ABB机械手的全自动生产线,从上料一直到冲压件出来,整个流程实现了无人化全自动作业。

  工程人员介绍,传统的手工生产流水线,侧围一分钟只能冲4件,采用这条自动生产线后,效率可提高将近一倍,最重要的是能保障关键大件的质量。除了瑞典生产的机械手、日本富士生产的模具外,大部分大型设备均为德国制造。

  焊装主要采用瑞典生产的点焊机器人、涂胶机器人,日本大福生产的摩擦式车身储备线、螺母自动输送机等世界先进的设备。为了确保生产制造过程中整个系统数据的统一、精准,帝豪采用从意大利进口的测量机,据称这是全世界精密度最高的三座标测量仪。

  涂装工艺设备充分体现了帝豪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车身油漆采用德国水性涂装工艺———喷涂机器人和自动调漆、输漆、喷漆、换色的调输漆系统,喷涂选用的水性漆,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总装车间是最能体现帝豪EC718生产现代化水平的地方。模块化装配,再由电脑控制的全自动AGV小车将各总成装到车上,同时还有很多辅助机械手,分别装轮胎、仪表台、坐椅等,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还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制造水平的提升,直接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消费者对吉利的印象也随之改变。鲜为人知的秘密是,企业从研发、生产、营销,从人才、管理、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李书福的战略布局十分清晰,吉利脱胎换骨的战略目的,就是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在大众化汽车市场上挑战国际品牌。

  “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是李书福毕生的愿望。

  在吉利控股集团的产品战略定位中,沃尔沃代表着豪华汽车品牌,吉利旗下的帝豪、英伦、全球鹰三个子品牌属于大众化汽车品牌。

  新的布局既有时间表也有路线图。吉利计划用3年的时间,夯实吉利汽车品牌基础,为实现销量增长营造品牌氛围;用5年的时间,打造吉利汽车成为消费者广泛喜爱的汽车品牌;用10年的时间,让吉利汽车真正成为世界知名汽车品牌。

  李书福决心乘势而上,在新的一年里,全力推动吉利汽车旗下“帝豪”、“全球鹰”、“英伦”三大品牌的快速发展,全面引进全球最高水平的装备和设备,全面采用最先进生产工艺,推动吉利汽车产品更快、更全面地接轨国际先进标准,最终实现全面领先的战略目标。

  2011年,是吉利集团深化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展望未来,李书福计划用3~5年时间,让吉利完成从“国际化战略”向“全球化战略”的转型;从“技术吉利”向“品质吉利”的转型;从“快速发展”向“稳健发展”的转型;从“产品线管理”向“品牌线管理”的转型。

  吉利迅速健康成长,正是基于对市场的正确判断与战略方向的正确把握;吉利的稳健姿态,反映了李书福的头脑异常清醒,说明了管理层的执行非常到位,充分证明了吉利有一支极具竞争力的员工队伍。

  2011年对李书福来说至关重要,任务更加艰巨。但是,对于一个总能出人意外、不断华丽转身的民营企业家来说,应对挑战肯定会得心应手、稳操胜券!

  十年磨一剑。2010年的画像,成了吉利崛起的历史节点,也画上了国际并购“蛇吞象”漂亮的休止符。

[ 责任编辑:刘莹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