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正文

第一个10万辆轿车下线 |《人心所向》连载⑳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4-14 10:06:12
  有了合法身份的吉利,从2002年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或许是前路过于曲折,在李书福进入汽车业后,人们给予了他更多的鲜花和掌声,很长一段时间,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几乎被推崇为自主品牌的代表。

第一个10万辆轿车下线 |《人心所向》连载⑳    

  作者李钢:1951年12月30日生于山东济南。中共党员。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新闻专业高级职称。

  在工业企业起步,从工人、技术员到企业管理,有些基础功底;在中央国家机关做过政策研究,有点战略高度;长达24年在中央媒体主持科技结合经济报道,从主力记者到担任主编、夜班总编辑,涉猎广泛,人脉颇丰,知识面较宽。2012年初在《科技日报》社长助理岗位上退休。

  从业态到具体业务,比较熟悉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新媒体、家电电子、汽车、铁路、金融等行业和领域。退休后继续在不同领域发挥余热。目前担任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副主席等社会职务。专注于企业融媒体运作和经济自媒体写作。

  微信公众号:七星斋主,已经入驻今日头条、趣头条、凤凰网、搜狐网、汽车头条、百度、知乎等知名网络平台。

  《人心所向》连载序言

  经年记者生涯,自然免不了跟企业打交道,免不了跟企业家接触甚至交朋友。企业的事,企业家的事,除了完成工作任务,一些有价值的事,有心而闻,有感而发,也会信手拈来写成文字。

  结识李书福,是2001年春节大年初一。20年前,他的知名度不如我(笑),自然现在不同了,他已如日中天。

  跟他接触由少到多,交流也由浅到深,他不吸烟,对酒也没有瘾,没有不良嗜好。作为男人,基本没有毛病。

  自然,跟他交流的话题,主要是他钟爱的汽车事业,他创业中的坎坷曲折,他的理想抱负,他的困惑纠结和感悟,始终伴随着他情绪起伏的喜怒哀乐。

  似水流年,他的努力,比更多人播种后的收获,来得快来得多,肯定他比别人看得远付出得也更多。10年前,世界瞩目的吉利并购沃尔沃,算得上是世界汽车行业的大事件。

  从那时起,我欣然动笔,以所见所闻所思,开始记录吉利创业发展历程,记录吉利与世界同行的足迹。我决定写成一本书。

  这些记录,首先源自自己新闻作品的积累,这些正式发表的作品,加上更多的素材,将成就撰写中的这本书。然而,断断续续写了十年,或许是杂事缠身,一直没有想好何时杀青,书名几易其稿,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名讳。

  因为事件一直在发展,似乎没有结束的征兆;世界在不断变化,似乎也没有停止的意思;新闻层出不穷,似乎更是没完没了。

  2010年3月28日,是吉利并购沃尔沃正式签约的大日子,3月30日,李书福率领他的团队从瑞典凯旋,在北京与媒体朋友见面。

  光阴如同白驹过隙,十年一瞬间。十年后,在这继往开来的时节,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展望,谨将书稿中有关章节节选出来连载,以飨读者。

  说句狗尾续貂的话,我没有学过文学,做新闻工作也是半路出家,应该是自学成才(笑)。诸君接下来看到的文字,文采上可能会感到有一些乏味,但绝对真实,没有杜撰,没有虚构,当然一定会有大家闻所未闻的故事。

  因为公开连载,本书暂名《人心所向》。

  七星斋主 李钢  2020年3月30日

第一个10万辆轿车下线 |《人心所向》连载⑳      《人心所向》连载⑳

  第一个10万辆轿车下线

  有了合法身份的吉利,从2002年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或许是前路过于曲折,在李书福进入汽车业后,人们给予了他更多的鲜花和掌声,很长一段时间,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几乎被推崇为自主品牌的代表。

  有资料显示,当年吉利实现销量21,000辆(2001年为8,000辆),之后的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吉利的销量分别达到了47,800辆、7,6274辆、96,693辆和133,041辆,几乎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增长。

  2003年,吉利轿车顺利通过“3C”认证,并在宁波基地迎接来了吉利第一个10万辆轿车下线。

  这一年的李书福风光无限,成为自主品牌的生力军,各种奖项纷至沓来。

  吉利先后被评为“中国汽车质量放心用户满意十佳诚信企业”、“浙江省首届市民最喜爱的轿车”、“浙江省百强企业(第28位)”、“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

  可是,人们并不知道,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李书福此前堆积着多少发展中的纠结与磨难。

  替“佛”做主

  2001年的一个星期天,正在吉利宁波工厂车间里忙碌的杨健突然接到了李书福的通知。

  “穿正装,去天童寺?”李书福的要求让杨健纳闷不已,“当时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每天穿着普通的工作服在工厂里穿梭,正装还真没准备过。”

  接到通知的还有俗称吉利“四大金刚”的安聪慧、刘金良(另两位是杨健、顾伟明——作者注),就在几人匆匆忙忙地找来西装打好领带时,李书福已经在自己的加长“林肯”中等待了许久。

  “司机还专门带上了白手套。”杨健对这一细节记忆犹新。

  当时的吉利正处于发展最低迷的阶段,汽车生产目录、也就是“准生证”的问题没有解决。名不正言不顺,“豪情”、“美日”时刻面临被扼杀的危险。

  追逐“汽车梦”的重重困难,也让李书福家族内部产生了意见分歧。

  吉利到底该何去何从?

  做下去,临海、宁波两个工厂每月只有五六百辆的产量,持续不断的亏损让李书福不堪重负!

  不做,巨额的投资岂不是打了水漂!

  怎么办?

  正是在这种“四面楚歌”的重压下,李书福打算前往天童寺求签拜佛,让神灵来决定吉利的命运。

  怀着复杂万分的心情,李书福一行赶到了天童寺的山脚下。接下来的道路是近两公里的石阶,汽车无法上去,只能靠脚力攀登。

  “天空飘着细雨,没有人打伞,心情沉重的董事长一言不发,我们一行人就这样沉默着向上、向前。”杨健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悲凉的场景。

  来到天童寺门口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五点了。遗憾的是,李书福没能见到自己的“佛”,迎接他们的是寺庙紧闭的大门,时间已晚,寺院已经关门了。

  无奈之余,求神无门的李书福,只好替“佛”做主。他们在周边的小店铺“请”了些香火,就在寺门口的石阶上对着天童寺立誓:一定要把汽车干起来!

  此刻他在心里默默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到2008年12月13日那一天,如果吉利有成,我们再回到这里还愿!”

  7年后。2008年12月13日。吉利副总裁以上十多名高管再次来到了天童寺。

  当天的天气很好,似乎神灵都出现了。天童寺的方丈亲自在贵宾室接待他们一行。李书福和方丈交谈良久。后来大家站在当年拜佛的石阶上,回想这一路的艰辛、困顿和突围后的喜悦,一切历历在目。说到动情处,李书福和好几位眼睛都湿润了。

  就在大家在台阶上站好,准备拍照合影按下快门时,刘金良突然失声痛哭。李书福赶紧握住他的手,几乎是与他相拥而泣……

  时过境迁,此时的吉利已经连续4年进入“中国汽车企业十强”,被称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之一。

  “生死存亡的选择”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时光倒流,惊世骇俗的沃尔沃并购案,曾在10年前让李书福深感不安。他将收购亏损15亿美元沃尔沃的决策,视作“生死存亡的选择”。

  李书福固然拥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是商业奇才,但他有人性的优点,也有人性的弱点。他知道自己在做人生中重大决定的时候,心头还是会掠过些许不安的,他需要团队的意见,更需要坚定自己的决断。

  在自己人身边,李书福毫不掩饰自己的思虑和犹豫。

  这样的历史节点,有媒体朋友比喻的好,在民航飞机临近机场的时候,有个概念叫“决断高度”。在这个高度上,飞行员必须看到跑道的参照物,否则必须复飞。

  是着陆还是复飞?选择“着陆”,签字画押,再无退路;选择“复飞”,退出收购,将前功尽弃。

  2010年3月25日,杭州,吉利总部大厦顶层董事会专属会议室里,李书福坐在长桌的端头,他必须在“决断高度”做出“决断”。

  此时正是吉利并购沃尔沃签约前三天,李书福出发瑞典前召开的董事会。

  秘书给李书福沏上了他最喜欢的天台山云雾茶,李书福恍然未觉。这和他平时的作风太不一样了。

  与会的董事会成员们,也没人说话,直到董秘请示老板,说可以开始了。这次会议,就是要对是否收购沃尔沃,进行最后的决策。像大战前等着指挥员下决心一样,气氛显得有点压抑。

  李书福开口了,他的讲话不长。这段讲话,据说10年来从未为外界所知晓,但我早有耳闻:

  “迈出收购沃尔沃这步,我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我们可能是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当前的情况,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如果退出收购,社会一定认为我们是炒作、噱头,将对吉利品牌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果选择收购,我李书福也许就会倾家荡产,我的身家性命都放进去了。

  你们都是职业经理,如果吉利收购沃尔沃经营失败了,你们还可以去别的企业高就,而我,就真的没有机会了,我只能回家种地了!所以,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我希望你们能帮助我一起做这个决定,但是,风险由我一个人承担!”

  停顿了几秒钟,李书福又加上一句:

  “今天的选择,我觉得我的意志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心灵也面临着巨大的震撼,这完全是一个成功和失败的抉择,我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坚强。”

  看上去他下了最后的决心。

  明朝宰相张居正说的好:“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之在独”,他是老板,到头来,还得自己乾纲独断。

  押下全部身家性命的李书福豪赌成功。10年间,18亿元购入的沃尔沃估值已超过300亿美元,沃尔沃全球销量由30万辆攀升至70.5万辆,在华销量翻了五倍。

  吉利也从并购沃尔沃开始,瞄准全球化汽车帝国的目标拾级而上。

  果断改革家族制企业

  2008年,吉利已经连续4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前十,连续6年成为中国企业500强,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但是,如果没有2002年李书福的自我“革命”,就没有了后来声名鹊起的吉利。

  在浙江台州这个地方起步的企业家,很少单打独斗的,总是将血缘、地缘和交换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李书福的几个兄弟就是遵循这个规律,抱团做事,把这个李氏集团办了起来。

  李家几个兄弟,个个都是实干家。李书福在家里排行老三,他的闯劲却超过几个兄弟,性格上更不安分。

  20多年前,李书福四兄弟成立的吉利集团共同创业。以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企业规模,李家兄弟的企业发展还是很不错的。随着集团业务的发展,特别是董事长李书福铁心从事汽车制造后,家族企业开始出现了分化。

  2002年,力邀徐刚加盟,宣告了李书福的企业永远告别了家族式治理。

  徐刚进吉利,是从一个很好的位置上“下海”,从浙江省地税局的总会计师变成吉利的CEO,以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个转换的跨度还是很大的,而且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李书福邀请徐刚加盟,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借助外力,打破家族式企业的藩篱,二是徐刚不到三十岁就做了黄岩市的财税局长,应该富有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徐刚有财政和金融方面的人脉资源,也有些政府背景,可以为吉利所用。

  李书福常跟朋友说,徐刚当年到吉利很不容易,他到吉利之后带动了一批人来吉利。是啊,那个时候谁看得上吉利?连普通的大学生都看不上吉利,刘金良和安聪慧能到吉利来,已经是很不错了。当然他们现在都是吉利的高管。

  可当时没有人看好吉利和李书福,尤其是本地人更是鄙夷吉利。

  那么李书福为何要使他的家族式企业改变为现代企业?他为什么要动家族式企业的“奶酪”?他是怎么做成这件事的?

  李书福下决心把家族式企业改造成现代企业,自有他的道理。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其家族制管理的弊病一再暴露出来。即使李书福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家族式的经营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规模化汽车企业发展的需要了。

  引进职业经理人,改革家族制,是规模化汽车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那个时候的李书福,尽管有意气用事的一面,但对这个事情的思考和行动却显得很有理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诸如此类的思想显得非常“前卫”。他已经感到在汽车行业和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家族式企业是很难维持的,更不太可能基业长青。

  其实他对自己的兄弟并非没有感情,只不过他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都看得很清楚。他曾经对朋友开玩笑说,那个时候他的几个兄弟是“火箭”,他本人呢,就是精确制导和巡航的“控制器”。

  事实上,家族企业的所有权高度集中在家族手中,整体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集团。家族企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开放股权结构,为保证控股比例,它们排斥社会资本的参与。这使得企业难以建立公众的价值认同,外界也难以有效监督和约束企业的经营活动,限制了企业的融资及其资本运营。一句话,企业很难做强做大。

  一般来说,中国的家族式企业,家族成员几乎占据了所有重要的职位,加之业主对家族成员以外的员工缺乏基本信任,阻止了优秀社会人才进入企业。这样一来,家族企业的人才结构会出现严重的对外封闭,无法形成动态的人才代谢机制。

  2002年5月25日,徐刚出任集团首席执行官,标志着吉利集团开始从家族企业向现代股份制企业的转型。

  确切的说,这是吉利集团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转型。

  这一年,李书福针对吉利集团高层进行改组,调整了一直担任公司总裁的哥哥李胥兵,后来又通过资产置换方式,使弟弟李书通离开上海杰士达。

  除李书福任董事长外,吉利集团的“高管”,都是从2002年以来加盟吉利的职业经理人,来自“五湖四海”。

[ 责任编辑:刘莹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