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钢:1951年12月30日生于山东济南。中共党员。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新闻专业高级职称。
在工业企业起步,从工人、技术员到企业管理,有些基础功底;在中央国家机关做过政策研究,有点战略高度;长达24年在中央媒体主持科技结合经济报道,从主力记者到担任主编、夜班总编辑,涉猎广泛,人脉颇丰,知识面较宽。2012年初在《科技日报》社长助理岗位上退休。
从业态到具体业务,比较熟悉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新媒体、家电电子、汽车、铁路、金融等行业和领域。退休后继续在不同领域发挥余热。目前担任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副主席等社会职务。专注于企业融媒体运作和经济自媒体写作。
微信公众号:七星斋主,已经入驻今日头条、趣头条、凤凰网、搜狐网、汽车头条、百度、知乎等知名网络平台。
《人心所向》连载序言
经年记者生涯,自然免不了跟企业打交道,免不了跟企业家接触甚至交朋友。企业的事,企业家的事,除了完成工作任务,一些有价值的事,有心而闻,有感而发,也会信手拈来写成文字。
结识李书福,是2001年春节大年初一。20年前,他的知名度不如我(笑),自然现在不同了,他已如日中天。
跟他接触由少到多,交流也由浅到深,他不吸烟,对酒也没有瘾,没有不良嗜好。作为男人,基本没有毛病。
自然,跟他交流的话题,主要是他钟爱的汽车事业,他创业中的坎坷曲折,他的理想抱负,他的困惑纠结和感悟,始终伴随着他情绪起伏的喜怒哀乐。
似水流年,他的努力,比更多人播种后的收获,来得快来得多,肯定他比别人看得远付出得也更多。10年前,世界瞩目的吉利并购沃尔沃,算得上是世界汽车行业的大事件。
从那时起,我欣然动笔,以所见所闻所思,开始记录吉利创业发展历程,记录吉利与世界同行的足迹。我决定写成一本书。
这些记录,首先源自自己新闻作品的积累,这些正式发表的作品,加上更多的素材,将成就撰写中的这本书。然而,断断续续写了十年,或许是杂事缠身,一直没有想好何时杀青,书名几易其稿,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名讳。
因为事件一直在发展,似乎没有结束的征兆;世界在不断变化,似乎也没有停止的意思;新闻层出不穷,似乎更是没完没了。
2010年3月28日,是吉利并购沃尔沃正式签约的大日子,3月30日,李书福率领他的团队从瑞典凯旋,在北京与媒体朋友见面。
光阴如同白驹过隙,十年一瞬间。十年后,在这继往开来的时节,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展望,谨将书稿中有关章节节选出来连载,以飨读者。
说句狗尾续貂的话,我没有学过文学,做新闻工作也是半路出家,应该是自学成才(笑)。诸君接下来看到的文字,文采上可能会感到有一些乏味,但绝对真实,没有杜撰,没有虚构,当然一定会有大家闻所未闻的故事。
因为公开连载,本书暂名《人心所向》。
七星斋主 李钢 2020年3月30日
《人心所向》连载⑲
艰难的起飞
“蛇吞象”的奇迹,如同梦幻令人难以想象;国际并购之曲折,更像是一段历史传奇。时光倒流,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让历史复盘历史。你会看到,吉利的创业以至崛起史,现在看,是一个长长的励志故事,在当时,那千难万苦的拼搏历程,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坚持到今天的。
“吉利一号”夭折了
李书福在造汽车以前,分别经历了电冰箱、装饰材料和摩托车几个发展阶段,从企业体制而言,也实现了从家族企业到现代股份制企业的蜕变。此前的历程,也许可以称为吉利汽车的“史前期”。
李书福早就想搞汽车,当时他去找黄岩市经委主任,直白地说“我们要搞汽车”,希望他能够帮自己到省里或北京去批。人家回答“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后来李书福又去找省机械厅,厅里也说不可能,去北京根本也“没门”。
但李书福并不泄气,后来发现可以先造摩托车,就走上了“曲线救国”道路。
20世纪80年代末,吉利俗称“四大金刚”之一的顾伟明,经常跟着李书福出差。“街上每开过一辆汽车,书福总要品头论足一番,这辆车怎么样,那辆车怎么样。”顾伟明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那个时候国内的轿车还很少,一般饭店、酒店里才有,至少李书福的家乡浙江台州几乎看不到一辆轿车。“以后有机会我们就造汽车。”李书福十分凝重地对顾伟明说。
他的这一想法让顾伟明惊讶不已,“造汽车?我们还是别想了吧。”顾伟明在心里嘀咕。
显然,李书福不只是想想而已,据顾伟明回忆,在做镁铝曲板的过程中,李书福就不止一次地提起做汽车。
当时的顾伟明主要负责采购工作,经常要出差,李书福曾多次要求他出差期间多拍些汽车照片带回来。
造汽车?怎么造?一向不乏创新精神的李书福有自己的想法,就像以前造电冰箱、摩托车一样从“拆”开始。
于是,李书福1996年购买的奔驰,还有他送给顾伟明的红旗轿车,就“幸运”地成为吉利造车最早的实验品。
“拆了、拆了”。好好的车被大卸八块拆掉了。“红旗”那个时候是26万元,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老板的车都能拆,当时奔驰100多万元哪,还是新的。”回忆起当年“拆车”的壮举,顾伟明丝毫不觉得可惜。
“红旗还比较简单,拆开以后就装回去了。奔驰就比较麻烦,安全气囊拆出来以后怎么也塞不回去,最后还是找专业的修理师傅给塞了回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袁顾伟明忍俊不禁。
拆车的体验令李书福信心大增。“书福董事长做梦都想着能造奔驰那样气派的大车。”顾伟明说。
当时大家都说没技术,书福脖子一昂,说:“谁说没有技术,我们国家不是有红旗嘛,这就是技术,外形我们就仿照奔驰,底盘就参照红旗的。”
此后,李书福还买了很多汽车,跑车、轿车、客车、奔驰、宝马、丰田,各种各样的车,并对这些实物进行了大量研究。
近半年的反复拆装研究后,李书福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汽车的基本构架,决定开始造自己的“吉利牌奔驰车。”
于是,在众人一榔头一榔头的敲打下,一辆有着“红旗底盘,奔驰外壳”的吉利汽车诞生了。李书福将之命名为“吉利一号”。
提起“吉利一号”,顾伟明就兴奋不已:“大家都轮换着开过了,开着还蛮好,都很兴奋,不过因为没有牌照,当时也很小心,就在临海的街道上开。”
“吉利一号”横空出世,让所有不屑于李书福野心造车的人惊讶不已。而没几天,李书福接到通知,企业没有轿车生产权必须停止生产。
新生的“吉利一号”就这样夭折了。
“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
“吉利一号”不幸夭折,但李书福造汽车的“痴心”不改!
没有轿车生产权,李书福寻找到了一条“曲线造车”的道路。
他找到浙江临海市政府说,我们需要几百亩地,来拓展摩托车生产基地。
当时李书福的摩托车事业蒸蒸日上,这一请求受到了临海市政府的极大欢迎。没过多久,一块八百亩的荒地就批给了他。
“我们去的时候那边只建了两栋楼,楼里面长满了水草,很多水塘里鸡鸭到处乱跑,很荒凉,只是填了一些沙子和石头。”李书福这样描述临海基地当时的情景。
正是在临海基地建设中,被称为吉利“四大金刚”之一的安聪慧,绽放出了自己的光彩。临海基地从规划、项目审批到最后的建设,到处都流淌着他青春的汗水。
“我们是以生产摩托车的项目审批的,但我们最终是要造汽车的,所以整个基地在规划的时候,就是按汽车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的。这在当时却不能讲。”回忆起那时候的情景,安聪慧不禁唏嘘。
安聪慧肯定想不到,12年后“荣升”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并且亲帅吉利汽车大军。当时的安聪慧加入吉利才1年左右,短短1年间,他从审计员做到了李书福的助理,深受李书福的器重。
或许正因为如此,李书福将他派到了临海基地建设的第一线,让他为自己的“汽车梦”构筑基础。这就是现在临海的“吉利豪情汽车公司”。
财会专业出身的安聪慧,开始对工厂建设一窍不通。汽车工厂到底应该怎么建,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因为怕被当地政府知道吉利在偷偷摸摸搞汽车,所以既不能大肆宣传,也没有条件找特别好的设计公司,无奈之下,安聪慧只好到外地取经。
最终,历经万般艰难,临海基地终于建成了,基地是建成了,但为了保密,却不能马上明目张胆地生产汽车,只能一部分车间生产摩托车,另一部分车间偷偷地研发、试制汽车。
“当时生产汽车的车间窗户全部用报纸糊上,外面看不到里面。门口专门有人把守。除特殊批准,谁都不能进。”讲到这里,安聪慧一脸坏笑,是那种可爱的“坏笑”。
2009年三四月间,时任吉利集团副总裁王自亮,接待了接待央视主持人董倩,她是为《面对面》节目来浙江采访李书福,追寻吉利造车的踪迹。
王自亮回忆说,那一天我和李书福、董倩三人同坐一辆车子,提起这段历史,董倩很好奇地问李书福,“你刚才说省机械厅厅长反对你搞汽车,你当时的反应是什么?”
“我说厅长,我能不能研究汽车啊?厅长说:‘研究汽车,那没关系啊,你可以研究啊!’”李书福说。
“结果呢?”董倩问。
“我一听大喜,就马上回答,‘厅长,那我就去研究汽车了!’这等于说,给了我一线光明。我可以借着研究汽车的名义,把装配车间搞起来,可以搜集汽车零部件,也可以做样车试验,还可以畅想我的汽车未来!研究嘛,什么都可以归入其中的……”
董倩听罢,笑得几乎岔了气。
于是,李书福就偷梁换柱地开始“研究汽车了”。
令人惊奇是,早在临海基地建设时,李书福对自己的“汽车王国”勾画出了清晰的蓝图,其中人才是关键。
“汽车工业的发展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基础是办学校,尤其技工的培养,特别临海这个地方,汽车专家基本没有,汽车方面的技工也没有,我们从一开始的规划就是要打持久战。汽车工业是马拉松,要打好基础,练好内功,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点一点地成就我们的事业。”一直到现在,李书福经常在一些场合不断重复这些话。
因此,临海基地在规划之初,就按照三个功能进行布局:一个是学校,一个是汽车厂,一个是生活区。不过,这个战略规划,在当时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规划学校,临海市政府就不同意。这地给你是搞工业的,你怎么可以搞学校啊。所以就被处罚了。要建生活区,也说不行,认为你肯定要搞房地产。说服不了当地政府,没办法,就自己建了,不理他们了。”回忆起当年,李书福感慨颇多。
最终,历经万般艰难,临海基地终于建成了,基地是建成了,但为了保密,却不能马上明目张胆地生产汽车,只能一部分车间生产摩托车,另一部分车间偷偷地研发、试制汽车。
“当时生产汽车的车间窗户全部用报纸糊上,外面看不到里面。门口专门有人把守。除特殊批准外,谁都不能进。”讲到这里,安聪慧坏坏的笑了,坏得很可爱。
偷偷摸摸总不是长久之计,新生的吉利汽车迫切希望得到国家和政府的认可。
曾培炎“不反对”
或许正如李书福所言,吉利,吉人自有天相吧!1998年,李书福见到了来吉利视察的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
“我说我们要造汽车,把我们做好的汽车拿过去给他看。他说这个事情要慎重,因为汽车工业已经是世界大汽车公司的天下,作为一个民营企业造汽车的话,成功的希望不大。我说首长您能不能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他讲了一句话:我不反对你们造车。”李书福回忆道,曾培炎“不反对”的态度。让李书福的信心更加坚定。
1998年8月8日上午8时,一个大吉大利的时刻,吉利正式批量生产的第一辆汽车“豪情”终于下线。
“豪情”这个名字,抒发着李书福胸臆中怎样的悲壮与豪迈啊!
据说在下线仪式前,李书福曾向全国发出了700多张请柬。临近仪式开始,却没有一个人赶来参加,就在李书福感到绝望的时候,时任浙江省副省长叶荣宝风尘仆仆地赶来了,这给了书福极大的精神鼓励。也正是在叶荣宝的帮助下,吉利“豪情”有了一个风光的下线仪式。
“我们第一辆汽车庆典的时候,她来了,给我们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鼓舞使我们能继续支撑下去!”
对于叶荣宝,直到今天李书福还是打心底里感激。
2002年6月底,著名的日本NHK播出了吉利汽车推出新款轿车——“优利欧”上市专题报道。
有“价格杀手”之称的吉利自主开发的第一代三厢式轿车———“优利欧”在宁波基地隆重下线。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款新车型的市场售价——7.69万元,参会的众多经销代理商纷纷争抢“优利欧”的代理权。
今天看来,吉利当年造出的“豪情”、“美日”和“优利欧”并不是什么惊世之作,质量上也是稍逊一筹,但在普通版的桑塔纳卖到16-17万元,而夏利也卖到13-14万元的年代,吉利汽车的价格着实使全国人民大吃一惊。
“优利欧”卖7万元,豪情和美日的价格更低,只有三四万元。也就是说,从吉利开始,一个最普通的中国人,都可以买上轿车,实现拥有“私家车”的梦想了。
“优利欧”还没有正式上市,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媒体也不请自来,对李书福的这款新车做了大量报道。好多人都订了这辆车。觉得物有所值,皮实、廉价,发动机性能不错,这是当时人们对吉利汽车的普遍感觉。
要知道,在当时那种物质条件下,除了官方和大老板,谁能买得起十几万或几十万元的轿车啊!
吉利对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个冲击波,就是以低成本和低价格强行进入汽车行业,使中国汽车在价格上“集体跳水”。
李书福以“汽车进家庭”的观念,把中国汽车从神坛上请了下来,终于走进了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