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钢:1951年12月30日生于山东济南。中共党员。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新闻专业高级职称。
在工业企业起步,从工人、技术员到企业管理,有些基础功底;在中央国家机关做过政策研究,有点战略高度;长达24年在中央媒体主持科技结合经济报道,从主力记者到担任主编、夜班总编辑,涉猎广泛,人脉颇丰,知识面较宽。2012年初在《科技日报》社长助理岗位上退休。
从业态到具体业务,比较熟悉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新媒体、家电电子、汽车、铁路、金融等行业和领域。退休后继续在不同领域发挥余热。目前担任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副主席等社会职务。专注于企业融媒体运作和经济自媒体写作。
微信公众号:七星斋主,已经入驻今日头条、趣头条、凤凰网、搜狐网、汽车头条、百度、知乎等知名网络平台。
《人心所向》连载序言
经年记者生涯,自然免不了跟企业打交道,免不了跟企业家接触甚至交朋友。企业的事,企业家的事,除了完成工作任务,一些有价值的事,有心而闻,有感而发,也会信手拈来写成文字。
结识李书福,是2001年春节大年初一。20年前,他的知名度不如我(笑),自然现在不同了,他已如日中天。
跟他接触由少到多,交流也由浅到深,他不吸烟,对酒也没有瘾,没有不良嗜好。作为男人,基本没有毛病。
自然,跟他交流的话题,主要是他钟爱的汽车事业,他创业中的坎坷曲折,他的理想抱负,他的困惑纠结和感悟,始终伴随着他情绪起伏的喜怒哀乐。
似水流年,他的努力,比更多人播种后的收获,来得快来得多,肯定他比别人看得远付出得也更多。10年前,世界瞩目的吉利并购沃尔沃,算得上是世界汽车行业的大事件。
从那时起,我欣然动笔,以所见所闻所思,开始记录吉利创业发展历程,记录吉利与世界同行的足迹。我决定写成一本书。
这些记录,首先源自自己新闻作品的积累,这些正式发表的作品,加上更多的素材,将成就撰写中的这本书。然而,断断续续写了十年,或许是杂事缠身,一直没有想好何时杀青,书名几易其稿,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名讳。
因为事件一直在发展,似乎没有结束的征兆;世界在不断变化,似乎也没有停止的意思;新闻层出不穷,似乎更是没完没了。
2010年3月28日,是吉利并购沃尔沃正式签约的大日子,3月30日,李书福率领他的团队从瑞典凯旋,在北京与媒体朋友见面。
光阴如同白驹过隙,十年一瞬间。十年后,在这继往开来的时节,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展望,谨将书稿中有关章节节选出来连载,以飨读者。
说句狗尾续貂的话,我没有学过文学,做新闻工作也是半路出家,应该是自学成才(笑)。诸君接下来看到的文字,文采上可能会感到有一些乏味,但绝对真实,没有杜撰,没有虚构,当然一定会有大家闻所未闻的故事。
因为公开连载,本书暂名《人心所向》。
七星斋主 李钢 2020年3月30日
《人心所向》连载⑫
不懈的品牌追求
坚守品牌理念
沃尔沃汽车的品质源于需求。在20世纪初的瑞典,在瑞典销售的汽车95%都是进口车。但是瑞典气候十分恶劣、当时的路面状况也十分糟糕,所以当时没有一辆汽车能完全满足瑞典恶劣环境下的品质要求。
于是,沃尔沃品牌创立之初,就确立了要像其当时的母公司产品——SKF轴承一样坚固耐用的品牌理念,并一直保持至今。
一辆1966年生产的P1800行驶了超过450万公里,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了世界上行驶里程最高的私家用车辆。根据数据统计,沃尔沃汽车的平均使用寿命高达19.8年。
2012年初春,一位朋友远赴瑞典考察了沃尔沃。让我们听听他的切身感受——
“Hampe随后带着我们走访了当地的汽车经销商,因为自打我抵达瑞典之后就有一个问题:尽管世界各大汽车品牌都已经进驻瑞典,但是为什么路面上绝大多数车都产自沃尔沃。”
“当地的汽车经销模式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往往是很多品牌的车型被摆在同一个展厅内销售。而国内则是一家经销商下的每个汽车品牌都有独立的门店。而我刚才的问题,这家经销商的老板给了我一个非常具有信服力的解答:‘沃尔沃的购买者多数是因为家里的传统;在很多瑞典家庭里,一辆沃尔沃会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很多年轻购车者从记事起认识的沃尔沃到现在依然在他们的家里工作着,所以沃尔沃就成了他们眼里高品质的代名词。’”
“真的,我回想一路带我们走来的这辆V60,我们走得最多的就是近乎没有铺装的乡间小路——泥泞、湿滑、结冰、凹凸不平……我们一直以近乎摧残的方式在驾驶着它,但是它却从来没有给我们一丁点脸色看。”
“但是Hampe告诉我,我们驾驶它的方式还是不够北欧。的确,对于习惯了在恶劣路面高速驾驶的北欧人来讲,世界上没有几辆车能被他们折磨几十年还任劳任怨。而在北欧土生土长的沃尔沃做到了,这让我想到了沃尔沃在当地的一句广告语:‘像你恨它一样驾驶它。’世界上除了沃尔沃,谁还敢在广告里这么说?”
以人为尊
沃尔沃自诞生伊始,以安全为基础的“以人为尊”北欧哲学,便成为沃尔沃汽车不懈追求的品质诉求和品牌理念。
更深入的了解人们的用车习惯和需求,并依此进行产品设计及工程研发;从驾乘者的切身感受出发,将人性化科技渗透进汽车的每一个细节,这就是沃尔沃。
历史的驾乘者拥有的不仅是一辆沃尔沃汽车,更是九十多年来始终如一的信念。
以人为尊,不仅仅是主被动安全技术开发,还体现在沃尔沃造车的方方面面。以人为尊,一直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核心理念:品质与功能,美感与质感,四者的完美结合体。
1990年,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逐渐风靡全球。新材料、新技术和更具吸引力的设计,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一贯原则。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享誉全球的原因之一,在于它将现代表达形式与高品质合二为一,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理念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没有鲜明的四季变换,几乎全年沉浸在雪的白色与岩石的灰色当中——这让北欧人对光亮色彩更加渴望。
北欧严酷的自然环境与气候,使得斯堪的纳维亚人更加懂得产品品质的重要性。
就像是北欧人对于人本身的热衷,这种人文关怀很自然地体现在了他们的设计天赋上。按照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一贯思路,实用性是一个产品最首要的属性。
在印象中,美国人的设计,通常夺人眼球但是实用性往往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优越;而德国人的设计,通常过于实用而看上去也不怎么“酷”。
但是北欧人的设计,则是二者的结合体。在通常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中,你很少会看到那些夸张繁复的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艺术气息的流畅线条,而这些线条本身的灵感来源,并非设计者脑中凭空假想而出,而是来源于自然和人。
享受生活但不炫耀
北欧人对于“拥有”和“标志”的感念并不强烈,这就造就了他们务实的一面。在斯堪的纳维亚对于豪华与高端生活的理解中,并没有出现过多奢侈的成分,尽管北欧人的收入水平令人羡慕。
通常北欧人认为的高端生活,并不是拥有豪华游艇和高档汽车,而是他们能够划着小船钓上最美味的鱼,开着车享受着舒畅而又充实的旅行。
所以北欧人的设计里,从不会出现那些明目张胆的炫耀成分,而是用最简洁的方式来实现最实际的功能。
在北欧,人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仅仅是一辆可靠耐用而又安全的交通工具,并且能够让他们在使用中感到非常便捷。所以只有一个豪华品牌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那就是沃尔沃。
沃尔沃的设计理念,显而易见是典型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没有繁复的夸张装饰、每一个设计都有它独到的用意,不会为了设计而设计。
沃尔沃和所有斯堪的纳维亚式设计一样,它首先追求的是实用性,比如悬浮式中控面板的初衷,其实是增加额外的储物空间,空调面板的人形按钮很容易提高辨识度。
按照斯堪的纳维亚的一贯风格,实用,同时也要好看。比如刚才提到的悬浮式中控面板背后的储物空间,在除了沃尔沃以外的几乎所有中控储物的设计里,几乎全部都是在面板上硬生生地设计一个可以打开的盒子。
沃尔沃60车系的座椅设计上,可以看得出很受北欧所擅长的人体工程学影响。它不可调节的一体式头枕,被很多持传统观点的人认为是为了向美观性让步,但实际上它的每一个弧度和角度,都是严格按照人体工程学计算得出的。
沃尔沃用一个适合绝大多数人的曲线来代替可调节机构,所得到的结果就是,丝毫没有影响舒适感之余带来了最佳的视觉享受——这就是斯堪的纳维亚式设计的精妙之所在。
尽管在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语言里,产品本身的使用属性是第一位的,但是当它实际表现出来的时候,却会让人感觉到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地位是相当的合适。
比如60车系的门板设计,那个哑光金属装饰串联起从车门拉手、解锁按钮、车窗控制再到车门把手的一系列功能,但是整个线条的角度却严格符合人机工程——在使用车窗和门锁两块操纵区域时,手指的最自然用力方向是正好垂直于按钮的。
尽管金属装饰对于传统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语言来讲有些多余,但是它的存在,正是为了让整个门板视觉感受更加简洁和富有艺术性,而不是直白地把那些功能分开罗列。
高贵不高调,豪华不奢华,简约不简单,我想,这就是沃尔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