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钢:1951年12月30日生于山东济南。中共党员。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新闻专业高级职称。
在工业企业起步,从工人、技术员到企业管理,有些基础功底;在中央国家机关做过政策研究,有点战略高度;长达24年在中央媒体主持科技结合经济报道,从主力记者到担任主编、夜班总编辑,涉猎广泛,人脉颇丰,知识面较宽。2012年初在《科技日报》社长助理岗位上退休。
从业态到具体业务,比较熟悉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新媒体、家电电子、汽车、铁路、金融等行业和领域。退休后继续在不同领域发挥余热。目前担任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副主席等社会职务。专注于企业融媒体运作和经济自媒体写作。
微信公众号:七星斋主,已经入驻今日头条、趣头条、凤凰网、搜狐网、汽车头条、百度、知乎等知名网络平台。
《人心所向》连载序言
经年记者生涯,自然免不了跟企业打交道,免不了跟企业家接触甚至交朋友。企业的事,企业家的事,除了完成工作任务,一些有价值的事,有心而闻,有感而发,也会信手拈来写成文字。
结识李书福,是2001年春节大年初一。20年前,他的知名度不如我(笑),自然现在不同了,他已如日中天。
跟他接触由少到多,交流也由浅到深,他不吸烟,对酒也没有瘾,没有不良嗜好。作为男人,基本没有毛病。
自然,跟他交流的话题,主要是他钟爱的汽车事业,他创业中的坎坷曲折,他的理想抱负,他的困惑纠结和感悟,始终伴随着他情绪起伏的喜怒哀乐。
似水流年,他的努力,比更多人播种后的收获,来得快来得多,肯定他比别人看得远付出得也更多。10年前,世界瞩目的吉利并购沃尔沃,算得上是世界汽车行业的大事件。
从那时起,我欣然动笔,以所见所闻所思,开始记录吉利创业发展历程,记录吉利与世界同行的足迹。我决定写成一本书。
这些记录,首先源自自己新闻作品的积累,这些正式发表的作品,加上更多的素材,将成就撰写中的这本书。然而,断断续续写了十年,或许是杂事缠身,一直没有想好何时杀青,书名几易其稿,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名讳。
因为事件一直在发展,似乎没有结束的征兆;世界在不断变化,似乎也没有停止的意思;新闻层出不穷,似乎更是没完没了。
2010年3月28日,是吉利并购沃尔沃正式签约的大日子,3月30日,李书福率领他的团队从瑞典凯旋,在北京与媒体朋友见面。
光阴如同白驹过隙,十年一瞬间。十年后,在这继往开来的时节,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展望,谨将书稿中有关章节节选出来连载,以飨读者。
说句狗尾续貂的话,我没有学过文学,做新闻工作也是半路出家,应该是自学成才(笑)。诸君接下来看到的文字,文采上可能会感到有一些乏味,但绝对真实,没有杜撰,没有虚构,当然一定会有大家闻所未闻的故事。
因为公开连载,本书暂名《人心所向》。
七星斋主 李钢 2020年3月30日
《人心所向》连载七
戴维的战略设计中心
那么,你这个中心的主要职能什么呢?我把话题引入采访提纲。
戴维回答,这里是战略设计中心。
他进一步解释说,设计中心分两类,一为专注眼前的产品及未来两三年的产品;战略设计中心主要负责未来的下下代的设计。我现在主要关注2017、2018年的产品项目,也就是七八年后的产品设计趋势。
设计要有战略储备
战略设计的产品,可能市场一时接受不了,但这些设计将引导市场向这个思路走,这是未来汽车设计的方向。这里建立之初,主要任务是战略设计,但后来发现我们的设计能力很强,所以也兼而设计一些近两三年的产品。
战略设计中心,对豪华品牌来讲非常重要,它将从过去历史沿革看未来。而快速消费产品或说大众产品,总是不停创新,推出新款产品。但豪华产品不一样,它呈现的产品永远是经过深思熟虑,将引领未来潮流的产品。
我从采访中了解到,沃尔沃全球设计中心分部可分几种,其中哥德堡的设计中心,包括设计和研发。加利福尼亚的设计中心,主要做概念车,是概念设计中心,同时兼研究当地市场、趋势、未来方向,对此做一些调研、观察。西班牙战略设计中心是规模最小的一个设计中心,吉利并购后的上海研发中心也有设计功能。
具备全球豪华品牌视野很重要。全球都有设计者,去观察市场,并把信息带回总部,总结一些共性的东西,再生产产品,会更符合当地市场需要。所以在全球设立设计中心是非常重要的。
戴维认为,未来中国制造商也很可能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研究欧洲消费者的喜好,为欧洲市场服务。如韩国汽车,刚刚进入欧洲市场时,被欧洲市场认为很怪,很难受到消费者喜爱。不过现在他们的车型很好了,受到当地市场欢迎。
值得借鉴的运作机制
作为中国《科技日报》的记者,十分关心国外研发机构的运作机制,我不客气的讨教,戴维慷慨地和盘托出。
他说,沃尔沃很久以前就采用数字设计工具,用电脑摸拟汽车的设计,通过电脑网络把全球的设计中心联系起来,成本很低。这儿设计好,做出车型来,通过电脑,可以在另一城市设计生产。
我们做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内部也设计,属于集合设计。与研发有原则的区别。但我们与研发紧密结合,设计出来后与研发立即沟通,有不妥的立即可以修改,以更符合实际。
我们成立11年来,最高峰期时有13人,后来公司不景气,砍掉了近一半,仅剩7人。但7人很能干,干了十多个人的活。现在我们发展起来了,又可以多雇佣人了。
你说这儿成本低在哪?我们目前还生存得很好的原因,一是我们面积小,摊在每人头上的杂七杂八费用少,工资总额低,我既是一把手,也兼行政,杂事都由大家均摊,没有秘书、行政人员等,全是设计师。原来我自己做过小生意,我把这设计中心经营得像公司一样,不像某些大公司,有些隐身人,做得好不好都可以藏起来,隐身。这儿只7个人,藏不起来,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工作,时时对比自己过往的成绩和别人的成绩,所以效率很高。我们7个人士气也很高涨,很融洽,有事一起帮忙,很灵活的团队,不像船大难调头。
我们办公室的办公桌,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同事之间可以面对面坐着,而不是在一个个的隔断中,我们营造了一个方便与隔壁同事交流、沟通、激发灵感的办公空间。
成本低,除削减人员数量外,我们的设计师非常专注,不需要形式主义、开大量的会。每人知道这个工作能否保住,是看大家的表现。这里工作很透明。要么干好,要么离职。
晚八点结束采访,到附近一家酒店入住,放下行李后用凉水冲冲疲惫的脸。九点半,戴维带我去了一家设计特别独特、特别有情调、特别罗曼蒂克的西餐厅。
西班牙的干红葡萄酒相当不错,口感醇厚而价钱不贵。这里的牛排虽然肉质鲜嫩堪称上品,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生片的腌制火腿,嚼来口舌生津,咽下回味无穷。
即使在美酒美味面前,我做记者的毛病又犯了——接着刨根问底,好在半天时间跟戴维已经成为朋友了。
谈话上升到哲学层面
巴塞罗那的这种科研运营方式,我很感兴趣戴维的专业经历。
戴维很爽快地告诉我们:“我是1999年加入沃尔沃的。以前,我原来拥有50个人的设计事务所,我们帮铃木做设计,做核潜艇内部零部件设计,有轨电车等等。过去的设计经历让我不至于狭隘,不仅局限于汽车设计。做过各种设计后,使我眼光开阔,也让设计视野广阔。”
他说,再早以前,我给别的设计室打工时,也做过汽车的设计,我在澳大利亚帮福特做过,也设计过马自达内饰。所以,我先做汽车设计,又做别的产品设计,现在又回到汽车设计。设计师得眼界开阔,保持好的热情。
戴维话锋一转,三句话不离本行。他自豪的说,现在V60汽车的后屁股非常漂亮。戴维掩饰不住自己的表情,这是我最喜欢的车,这是我设计的。
沃尔沃现有的车的内饰,如S60、V60,让人感觉找到了独特的形式语言来表达自己。这是很细腻的语言,不像德国一些高端品牌内饰都是黑色的感觉,人坐进车后会很压抑。
未来沃尔沃这种感觉会继续走。我们不是德国公司,就要让人感觉到这不是德国的,是另一个特点,但要给人高贵、豪华的感觉。
沃尔沃的车外观很强壮,有动感。但目前的缺点是,与德国豪华大牌还有相似的地方,个性化不足,即北欧自己的特点不足。希望未来要找到一种设计语言,让人一看,就会惊呼,这是北欧的汽车,不是德国的。
看来研发人员的视野开阔和阅历丰富十分重要,太专业了反而不行。
后来我们的对话就更有意思了。
我说,你的工作经历不局限于汽车设计,所以更能触类旁通,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
他回答,刚才也说了,北欧的设计很现代,很多设计师都在学习或者说抄袭,北欧风格已成为一种流行风潮,包括在安全、生态环保、价值观的考虑等等方面。如宝马就有很多广告大片是在北欧拍摄的。希望沃尔沃要利用好这张牌,利用好这一独特的优势,并继续发扬,而不要被别人在这方面超越,成为别人的优点。
我认为,北欧哲学风格,哲学生万物。像中国的哲学家老子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戴维回应,是啊,为画图而画图,没有源头。就像女孩子画口红一样,为画口红而画口红,没有生命力和灵魂。要找到哲学的源头。
我又说,把沃尔沃的“道”看成北欧的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变化出新的变化,然后在“术”上做文章,形成新的产品。
戴维反应很快,立即说,如果有哲学,就会赋予产品以灵魂。别人看到的将不再是一堆钢铁和传动组成的产品,而是有灵魂、有生命力的作品。
他意犹未尽,强调说:“所有的东西都有灵魂,灵魂来自于它背后的哲学思考。”
交流结束,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半了。按照采访日程,次日,啊,不,是今日中午飞斯德哥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