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吉利汽车(00175.HK)公布了2022年12月及全年销售数据,12月企业销售14.6万辆,2022年累计销量达到143.3万辆,同比增长约8%,连续6年产销突破百万辆。
同时,吉利宣布,2023年全年销量目标为16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目标将在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的基础上增加100%以上。
面对2022年疫情反复、缺芯少电、原材料涨价等一系列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吉利依然能够保持正增长,其发展韧性可见一斑。而比绝对销量规模增长更重要的,是数字之下的智能电动化转型成效,这才是当前整个汽车行业的核心命题。
在这个命题下,吉利的2022年答卷可以打多少分呢?在记者看来,最少是可以给个优秀分的,因为吉利在2022年不仅实现了新能源车销量和渗透率的双重提升,更打造了一个均衡、健康、全面的向上产品架构,还升级了企业的盈利模式。
因此从电动化、智能化、盈利模式三个维度去衡量,吉利转型的含金量极高,更重要的是“后劲十足”。
电动化:产品阵容全面,增长势头强劲
2022年,是吉利电动化转型的全面发力年,实现了新能源车销量和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成为中国品牌转型的一匹黑马,而且与其他中国品牌相比,吉利电动化转型呈现出三大特征,而这三大特征也是记者判断其转型后劲更足的重要依据。
第一,销量快速拉升,渗透率随之走高。回顾吉利2022全年新能源车销量不难发现,其新能源车销量经历了一个快速拉升的过程。上半年前四个月,吉利新能源车销量还在1.4万辆左右的低位波动,而众所周知那段时间正是长春、上海两大汽车产业中心城市疫情爆发的阶段,所以这样的销量水平显然是受限于疫情。
5月,初步摆脱疫情影响后,吉利新能源车销量迅速拉升至1.96万辆;6月,再度跳跃式提升至2.97万辆;进入下半年,吉利新能源车销量顺利稳定在了3万+水平,更在12月突破4万辆,达到44550辆,环比增长29%。最终,吉利全年新能源车销量定格在32.87万辆,跻身国内新能源车企头部阵营。
销量快速拉升的同时,吉利新能源车渗透率也随之走高。从1月最低的12.19%,到8月突破30.58%,吉利新能源车渗透率的跨越式突破仅用了7个月,9月、12月吉利新能源车渗透率均突破了30%,全年渗透率约23%,相比2021年实现翻三番,远超行业平均增幅。
同时,吉利也是主流自主品牌中,除了上汽通用五菱外,唯一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20%的品牌。
第二,产品布局全面,纯电混动齐发力。纵观整个汽车行业,吉利可以说是新能源车技术路线布局最多元且落地最快的企业之一,与大部分新能源车企更多依赖单一技术路线相比,吉利2022年实现了纯电动车和混动车的双线发力。
纯电动车方面,几何、极氪、睿蓝三大品牌都有出色表现。其中,几何去年12月销售18728辆,同比增长超35%,全年累计销量接近15万辆,同比大增170%,成为拉动吉利新能源车增长的主力;极氪则在去年四季度顺利实现连续三个月月交付量过万,并以71941辆的全年成绩,超额完成年度7万辆的交付目标;主打换电的睿蓝,也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为吉利开辟了增长点。
插混方面,2022年是吉利汽车的雷神元年,近十款新车在吉利品牌和领克品牌落地,迅速打开了市场,已经在多个细分市场初步站稳脚跟。
第三,销售结构更高端,后劲更足。在当前的新能源车市场中,入门级微型电动车是个不可忽视的细分市场,因为排名靠前的很多中国品牌其实都是依靠这类车型,比如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它们的主销车型产品售价普遍不超过10万元;另外两家排名靠前的新能源车企——广汽埃安和长城欧拉,主销车型价位分别在14万-20万元和12万-16万元。
反观吉利,几何品牌主销车型价位区间在13万-19万元之间,极氪起售价更直逼30万元,平均大定订单金额超过了33.6万元,而且全年销量占吉利整体新能源车比重超过22%;插混车型方面,2022年也都优先在吉利品牌高端系列中国星和领克品牌上布局,整体都更高端。
在微型电动车市场见顶、新能源车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均衡且偏上的销售结构,对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发展潜力都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总的来看,吉利的新能源车突破含金量更高,可持续性更强,所以吉利才敢于定下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翻倍的小目标。
智能化:从芯片到卫星,打造独有智能生态
在智能化方面,相比其他车企,吉利更全面,目标是打造独有的专属“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低轨卫星、车载芯片等领域均有布局,且在2022年实现基本落地。
智能架构及座舱方面,2022年,吉利博越L等多款车型都升级到了功能域集中的电子架构GEEA2.0,同时匹配最新的高通8155车机芯片,实现了智能座舱的OTA升级;吉利还加强了与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几何G6/M6与华为合作,基于HarmonyOS开发打造超电智能座舱,给消费者更多元化的选择。
智能架构是吉利的强项,其中,极氪基于SEA浩瀚架构开发出了全球首个专为无人驾驶移动出行开发的纯电架构——浩瀚-M架构,能接入L4级别及以上智能驾驶系统,并兼容多种无人驾驶技术方案。采用浩瀚-M架构的ZEEKR M-Vision概念车已全球首秀,将于2024年具备量产条件。
近日,基于ZEEKR M-Vision概念车为知名无人驾驶技术公司Waymo定制开发的专属车辆也已在美国亮相。该车未来将在美国进行商业化运营,这是中国高端智能纯电技术在美国这一成熟市场、创新高地的首次落地,这个案例还意味着,极氪已经具备了根据全球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为全球用户提供智能、可持续的出行服务的能力。
智能驾驶方面,全新一代“NOA高阶智驾辅助系统”已应用于博越L上,实际体验水平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后续将在领克、吉利和几何的最新产品上应用,用户可以通过FOTA的方式升级。
除了这些常规领域,吉利在芯片和低轨卫星方面也有布局,首款国产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即将量产装车,“龍鹰一号展示车”已于武汉正式亮相;“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已成功发射,赋能智慧出行、无人系统、智慧城市领域,助力吉利智能化生态成型。
2022年,吉利智能生态的各块拼图都已经齐备,一幅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迭代升级、可面向全球市场的智能化蓝图已经初现真容,随着这其中各个版块的发展,消费者可感知的产品智能化程度会不断提升,吉利将在智能化赛道拥有自己独到的体验和优势。
盈利模式:高端化提升,技术输出成新增长点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两大领域的转型之外,吉利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也有了新的向好变化。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智能电动化转型其实伴随着盈利模式的转变,而当前新能源车赛道虽然火爆,但盈利问题却并未得到解决,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如何在大力转向电动化的同时,确保盈利的平稳过渡,是摆在传统车企面前的一个难题。
作为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更加引人关注,目前来看,吉利采取了两方面举措,一方面是产品高端化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是以技术输出作为新的增长点。
先来看产品高端化,2022年,吉利品牌累计销量(含几何)突破112万辆,其中,“中国星”高端系列累计销售25.91万辆,占吉利品牌(含几何)比重突破23%;截至目前,中国星高端系列累计销量近55万辆。这对于吉利汽车的盈利有积极作用。
虽然不属于中国星系列,但同样基于CMA架构打造的博越L,也是吉利高端化的一个重要抓手,该车于2022年10月底上市,截至12月底累计销量突破3万辆,成为带动吉利品牌向上的新有生力量。
领克对于吉利高端化的贡献不必多说,2022年全年累计销售18万辆,截至2022年,领克品牌累计销量已经达到80万辆,已在高端领域站稳脚跟,而旗舰产品领克09的优异表现,进一步提升了领克的品牌高度。
吉利汽车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吉利汽车单车平均销售收入达到10.2万元,同比增长21.1%;单车毛利达到1.6万元,同比增长9.9%。
再来看技术输出,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这是中国汽车人共同的梦想,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必然路径,而吉利率先实现了这个突破。
从入股雷诺韩国汽车,联手研发、制造和供应先进的混合动力总成和高效的燃油动力总成技术;到将纯电动SEA浩瀚架构技术授权给波兰电动汽车制造商Electro Mobility Poland(EMP),共同开发更广阔的市场;都是中国品牌梦寐以求的技术输出,而且这些都是向跨国车企巨头和成熟市场的输出,足见其难度和吉利的技术实力。
当然,盈利提升也是立竿见影的,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援服务收入18.39亿元,同比增长311.4%;知识产权许可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4.29%。这还只是个开始,伴随着未来吉利与雷诺合作的开展、浩瀚架构更多合作伙伴产品的落地,以及吉利芯片、卫星等业务的开展,未来“卖技术”将为吉利带来更多盈利。
写在最后
在传统车企的转型中,吉利或许不是最快、最激进的,但目前来看绝对称得上是最稳健、最全面、最具深度和可持续性的,此前曾被质疑的多点布局,正在渐渐形成合力,融合为一个大的生态,这是我们在2022年已经清晰看到的。
依托于这样一个生态,吉利的转型基础无疑更加稳固,而在汽车这场马拉松中,这样的企业才能跑得更远。2023年,吉利的大生态将持续铺开,更多新产品落地、更多新技术应用、更多市场被开辟,向上、向新、向外,吉利的步伐会越来越快。(来源:车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