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正文

吉利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一审胜诉,判赔700万元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12-28 09:45:02
听新闻

威马或将面临700万元赔偿,并被要求停止使用5个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图纸。

  2018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控股”)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将威马汽车告上法庭,要求威马赔偿21亿元并承担相关诉讼费用。该案在几年中多次审理,近日迎来一审判决。

吉利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一审胜诉,判赔700万元

  记者独家获悉,一审判决书已于9月下发。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下称“上海高院”)判决结果,威马需赔偿吉利700万元,其中包括经济损失500万元,和为制止侵权的各项花费200万元。此外,威马要停止使用用于EX5车型上的5个汽车零部件图纸。法院审理后认定,这5个图纸相关信息均属于吉利。

  一审诉案,影响如何?

  此类案件判决的关键不在于案值高低,由于涉诉时间久,智能电动车更新频率快,对于被诉企业来说,事后追责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一位业内一级市场投资人对记者表示,但是,在业内大家会对类似情况的企业,心里画一个问号,担心其存在过于“激进”或存在更多不为人知的“道德风险”。

  此外,如今加上国内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从严,智能电动车竞争越发激烈,从被动和主动的角度来说,市场更关注一家新造车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及其带来的成长可持续性。

  记者获悉,这5个零部件图纸分别是前稳定杆总成、后桥总成安装支架、前悬左下摆臂、前稳定杆左趁套、后桥总成,均为汽车底盘零部件。威马汽车是否打算赔偿?5个零件图纸停止使用是否意味着威马EX5停产?

  威马汽车方面告诉记者,该案件判决尚未生效,威马方已经上诉;停用图纸对公司没有实质性影响或影响不大。

  这一案件颇费资源。据了解,该案件受理费达1000余万元,其中吉利承担四成,“再加上律师费、保全费用、取证费用等,该案的诉讼成本达到2000万也不是没可能。”知识产权律师、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长久向记者表示。

  另一头,作为案件被告的威马汽车,目前的资金状况并不乐观。

  11月21日,有媒体报道称,威马汽车董事长、CEO沈晖向全体员工发送内部信,要求通过降薪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其中高层员工(M4及以上)降薪50%,其他员工发放70%基本工资,此外还推迟了每月发薪日,并取消了年终奖。

  还未盈利的威马,亏损也在进一步扩大。威马汽车在今年6月提交的港股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2021年总收益63.64亿元,同比增长77.5%。但净亏损进一步扩大,从2019年的41.45亿元,扩大到2021年的82.06亿元。

  由于知识产权诉讼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诉讼时长往往旷日持久,影响也往往十分深远。据记者获悉,由于侵害商业秘密诉讼案件迟迟无结论,且涉案金额大、诉讼结果不明,导致有些金融机构暂停了对威马汽车的相关合作。

  “要证明侵害商业秘密成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刘长久向记者表示,一要证明对方的信息和自己的商业秘密一致或非常接近,二要证明对方有条件接触到自己的商业秘密。

  在刘长久看来,举证难点主要是证明对方有接触自己商业秘密的条件。具体到该案件中,即要证明威马录用的员工有获取或接触吉利商业秘密的条件,并证明威马在明知或应知的前提下,仍然使用了该商业秘密。

  争议焦点。秘密图纸何来?

  在一审判决中,上海高院审理查明了上述几点证明条件的相关事实。

  在该案中,“吉利控股”要保护的商业秘密主要是两类,一类是12个汽车底盘零部件的生产图纸和数模,一类是通过测试得来的有关汽车底盘搭载电池的相关技术信息。

  经过比对双方图纸中的零部件尺寸、标注位置等信息,有5个被判定为实质性相似。威马并没有说清楚这5个图纸的来源。而为威马制造汽车零件的相关供应商的证据则表明生产图纸由威马方面提供。

吉利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一审胜诉,判赔700万元图源:网络

  另一个事实是,自2016年以来,吉利旗下的成都高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下称“高原汽车”)有多位离职员工进入威马系工作,有些还担任了威马汽车的高管。在高原汽车的内部邮件系统中,部分离职员工的邮件里出现了上述部分图纸信息,这意味着威马有接触吉利商业秘密的条件。

  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彼时,就有后续加盟威马的高管,有意识地将相关人员成建制地转移进入其他公司工作,“同一时间拿吉利的钱,打威马的工。”

  “当时有几十号人,从高原汽车的技术、生产岗位,前往威马成都公司公司,他们均前有保密合同,”上述知情人补充称,离职履新没多久,就在威马成都公司申请了大量与电动车技术相关的专利。而在高原汽车看来,这些技术信息正是这些员工在高原汽车工作室掌握的核心未披露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创始团队和核心成员不少来自吉利系。除沈晖本人曾担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兼副总裁,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杜立刚、陆斌、侯海靖等此前均和吉利系有关。杜立刚曾是吉利收购沃尔沃谈判团成员,陆斌曾任吉利销售副总经理,侯海靖曾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或许不是问题。虽然威马汽车未予置评,但记者发现,威马汽车在招股书中称,根据法律顾问的意见及吉利集团此前的索赔金额,威马已经在2021年底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中预留了6120万元的预算,用来应对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纠纷。

  相比金钱赔偿,外界更为关注的是停止使用5个汽车零部件生产图纸会带来什么后果。威马曾在招股书中称,针对涉及纠纷的技术方案或者专利,已经制定了更换或淘汰计划,预计在2022年底至2023年中期期间完成。

  双方诉讼不止一起

  实际上,吉利起诉威马的案件不止这一起,围绕商业秘密和专利所有权等知识产权纠纷,吉利系先后在成都、杭州、上海等地起诉威马系相关公司。案件进展各不相同。

  比如同样始于2018年,同样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高原汽车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方为威马系相关公司和高原汽车的几名离职员工。但121案最终以撤诉结束。

  据记者获悉,虽然两起案件都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起诉威马,但原被告的具体主体、上诉法院和提交证据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比如121号案原告是吉利系的高原汽车,被告是高原汽车的几名前员工和威马系的几家公司,而9月一审判决的案件中,原告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被告是威马系的几家公司,不包括此前的离职员工,判决结果中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只有从事生产制造的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

  另外两起等待判决的案件是关于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权属的。

  2019年5月,高原汽车及相关公司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威马系相关公司和几名前员工此前申请的42件专利应为吉利系所有。后因管辖权问题,这一系列案件移交给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受理。据了解,42项专利中大部分为此前撤诉的121案中吉利系提交的那些专利证据。

  目前,42件专利案件中有29件正在审理,13件被高原汽车撤诉。后来,被撤诉专利中的12件又被高原汽车提起诉讼,只不过上诉法院变成了上海高院。目前案件仍未判决。

  威马曾以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侵害责任纠纷起诉成都高原汽车,要求承担成都高原汽车损害赔偿责任。在四川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主张未予支持;此后,威马不服判决,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被驳回并维持原判。

  威马方面还曾就确认不侵害知识产权纠纷一案,不服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向最高法提起上诉,最终被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眼下的威马汽车面临的问题不止和吉利的诉讼这一桩。

  近日,威马汽车位于上海的门店正在关停。记者查阅威马汽车官网发现,威马目前在上海有17家门店,有的门店虽然在官网有所显示,但线下实体店已经停业。

  (来源:《财经》郭宇 李皙寅 李金津)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