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正文

资不抵债破产清算,北汽福田控股参股公司宝沃再亏21亿元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5-03 10:57:03
  4月30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福田”)发布年报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49.7亿元,同比下滑4.83%。

4月30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福田”)发布年报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49.7亿元,同比下滑4.83%。实现净亏损50.6亿元,同比下滑3372.75%。

资不抵债破产清算,北汽福田控股参股公司宝沃再亏21亿元

针对业绩由盈转亏。北汽福田表示,2021年亏损主要是由于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宝沃”)相关事项计提减值影响,影响利润总额预计-46.56亿元,另考虑公司因持有北京宝沃的股权确认投资收益等共计影响上市公司利润总额预计-52.91亿元。据财报显示,在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北京宝沃是唯一一家出现净亏损的公司,2021年度净亏损21.57亿元,净资产为-22.97亿元。

资不抵债破产清算,北汽福田控股参股公司宝沃再亏21亿元

4月8日,北汽福田发布公告称,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破产清算申请。4月22日,北汽福田再发公告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经裁定受理北京宝沃的破产清算申请。据公告显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北京宝沃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审计报告显示其资产不足以偿付全部负债,北京宝沃属于破产适格主体,已具备破产原因,故对北京宝沃的破产清算申请应予受理。也就是说,从福田汽车复活再到申请破产清算,这个自诩为“德系四强BBBA”的汽车品牌,最终还是没能在中国市场上保全自己。

当然,宝沃自诩“德系四强BBBA”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官方介绍称,宝沃汽车拥有百年历史,于1919年由德国工程师卡尔·宝沃创建,隶属于德国豪华品牌,产品线逐步覆盖了轿车、跑车、巴士、消防车、船艇、卡车,甚至还有坦克、直升机等,最初的几十年,宝沃汽车的整体发展相当不错,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期,宝沃汽车达成了属于自己的巅峰时刻,曾是德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1961年是宝沃的命运转折点,在这一年宝沃领先奔驰和宝马率先实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而就在这一年,宝沃经历了从市场巅峰跌入谷底,因资金周转问题,于1961年正式宣布破产。

资不抵债破产清算,北汽福田控股参股公司宝沃再亏21亿元

再次回归,已经是大半个世纪之后的事情了。2014年,中国商用车品牌福田汽车斥资500万欧元收购宝沃,北汽福田通过北京宝沃找到了进军乘用车市场的突破口,于2016年1月成立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国内市场上投放了第一款产品BX7,后续又带来了BX5、BX6等车型。

资料显示,北汽福田成立于1996年8月28日,1998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连续多年蝉联国内商用车第一,是实打实的商用车龙头企业。不过,虽然北汽福田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一,但在乘用车市场上并没有培养出多少品牌认知,宝沃虽然曾经领先宝马和奔驰,但这是上世纪且在国外市场的故事,对大多数国内消费者而言,自诩为“德系四强BBBA”的宝沃在乘用车市场同样没有太大的认知度。因此,在不专注产品力、品牌力的情况下,过度强调所谓的德系DNA,实际上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了后市发展。此后,由于宝沃汽车的技术和产品力长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2016年-2018年北京宝沃三年累计亏损40.14亿元,入不敷出的福田汽车终于挂牌转让67%北京宝沃股份,神州优车最终以41.09亿元收购宝沃汽车,成为神州优车旗下控股公司。

资不抵债破产清算,北汽福田控股参股公司宝沃再亏21亿元

原本以为北京宝沃进入“神州系”后可以大放光彩,但更像是跌入另一个泥潭。受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影响,加上“神州系”长期业绩不振,相关公司陷入财务危机,难以向福田汽车偿还剩余股权转让款和借款。2022年1月,福田汽车发布公告,北京宝沃因资金枯竭,无法继续维持运营,已进入停摆状态。存放于密云工厂内的资产已被法院整体查封,对外负债基本上已逾期,北京宝沃已经资不抵债。4月8日,北汽福田发布公告称,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破产清算申请。4月22日,北汽福田再发公告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经裁定受理北京宝沃的破产清算申请。

针对法院受理北京宝沃破产清算一事,北汽福田始终表示,相关事项不会影响公司现有主营业务,不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不过,从财务数据来看,作为股东之一的北汽福田始终受到北京宝沃的影响,近段时间北汽福田除了增发股份外,还陆续进行了多起资产变现。由此看来,北京宝沃破产清算,既是止损,也迫在眉睫。

宝沃汽车走到当前的地步,在国内汽车市场存量竞争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选择的结果。或许,对于这样一个品牌,即使倒下了也无可厚非,但这样的结局也给国内汽车品牌敲响警钟,所有的合作和收购都应该以产生协同效应为前提,需要寻求技术和优势资源上的互补,试图通过收购濒危品牌以实现造车捷径,最终只会留下一地鸡毛。(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