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世集团透露有可能继续裁员。“当然,我们必须对行业需求下降作出反应。”博世集团首席执行官Volkmar Denner向媒体记者表示,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对柴油车的需求下降,将导致就业人数大幅减少。
不仅博世,舍弗勒、巴斯夫、奥托立夫……越来越多的跨国零部件巨头动辄裁员数百、数千人。跨国零部件巨头怎么了,难道是“寒流”席卷全球?
■博世或继续裁员
在过去一年中,博世集团通过不延长定期合同、让部分员工提前退休、减少临时工等方式,裁减了600人。Volkmar Denner说,下一步进展取决于市场的表现。
根据博世集团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博世集团在全球41万个工作岗位中约有5万个是与柴油系统业务有关,仅在德国就超过1.5万人。
博世集团方面强调,如若裁员将与柴油发动机的市场需求减少直接相关,这的确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是受到2015年以来爆出的“排放门”事件的影响。
前不久,德国斯图加特检方表示,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因监管不力,间接造成汽车制造商在排放测试中作假。其中,斯图加特检方以“监管违规”为由对博世处以2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79.2万元)罚款,并对“经济利益”为由处以88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95亿元)罚款。为此,博世集团已同意支付共计9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巨额罚款。
博世集团官方声明称,接受德国斯图加特检方的罚款,不会就此提出上诉。随着罚款通知的发布,意味着斯图加特的检察官对博世集团涉案柴油发动机控制零部件的调查已经结束。
自2015年9月“排放门”事件在美国被曝光以来,涉案的德国大众集团已经缴纳了超过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12亿元)的罚款,波及到的车辆超过一千万辆。此前有消息说,大众将在未来四年裁员5000人到7000人,其解释是“让员工提前退休”。
■跨国零部件巨头们也在裁员
今年3月,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舍弗勒宣布裁员900人,理由是利润下滑。
6月,巴斯夫宣布,未来三年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6000人,约占巴斯夫全球12余万名员工的5%。其中德国本土将裁员3000人,集团总部路德维希港是裁员的重头区域。巴斯夫表示,这是为了削减成本,因为从汽车到电子产品等行业的化学品需求放缓。
奥托立夫近日也宣布,计划裁员5%。原因是第二季度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这是受全球车市疲软且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因此,奥托立夫希望通过裁员等措施,严控成本,并将今年的营收增幅目标从5%下调到了1%至3%。
■“寒流”或已席卷全球?
跨国零部件巨头的裁员瘦身计划,几乎无不是由于汽车市场“寒流”席卷全球、市场需求下降而做出的安排。而纵观欧洲、美国、中国这三大汽车市场,去年以来汽车销量几乎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1-6月,欧洲的新车注册量下降3.1%至820万辆。据《美国汽车新闻》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美国轻型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中国汽车销量为1232.3万辆,同比下降12.4%。据悉,印度今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持续走跌,其累计销量同比跌幅扩大至10.2%。
持续走低的汽车市场,给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持续影响。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显示,一些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的裁员可能还没有结束。其举例说,福特如果不削减其他成本,营收下降5%将导致其再削减2.3万个工作岗位。
“全球汽车行业都在考虑,行业产销下行的可能性要大于上行。”正如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所表示的,只有正视严峻现实,集中发力突围,或许才有可能变“危”为“机”,求得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