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当第一辆吉利帝豪缓慢从生产线上驶下的时候,谁都没想到,它能够在短短11年时间便突破300万销量,而同样是突破300万辆,日产轩逸用了13年。可以说,吉利帝豪的出现,成功打破合资品牌在家用轿车市场的垄断,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国民车”。
从2009年-2021年的12年间,吉利帝豪历经了3次换代升级,而帝豪每次换代都会不断给人带来惊喜,即将上市的第4代帝豪也不外如此。
第4代帝豪不但基于BMA基础模块化架构打造,同时其出生地也变成了位于浙江湖州的长兴工厂。那么,从外到内焕然一新,甚至就连“基因”也改变的第4代帝豪,是否依然能够延续其“国民家轿”的传奇?
长兴工厂:第4代帝豪的诞生地
与前面3代产品不同,第4代帝豪是在吉利最新打造,也是科技含量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吉利长兴工厂生产的。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长兴生产基地,是工信部首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也是浙江省“未来工厂”的试点项目。整个长兴生产基地总用地面积1470亩,集合了研发、生产、物流、销售全价值链统一的智能数据平台。
长兴工厂不但是吉利进入科技4.0时代重点打造的5G科技智能工厂,工厂依托5G+工业互联网技术,可实现设备智能化、工艺自动化、过程精益化和生产柔性化;同时,也是绿色环保工厂的典范,依靠工厂顶棚布置的光伏发电板,年总发电量达2000万度,相当于4000个普通家庭全年用电总量,节约6243吨煤炭,同时也减少了1623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与传统汽车工厂相同,吉利长兴工厂也有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车间,而不同的是,长兴工厂的制造精度、自动化率和智能化程度,已远超传统汽车工厂。
以冲压车间为例,长兴工厂的冲压车间拥有2条全封闭自动化五序6500吨冲压生产线,采用豪华品牌保时捷同款的设备模具,冲压曲面精度达0.5mm,第4代帝豪同级最小的3mm R角半径锐棱腰线就出自这里。
令人惊讶的是,在保持如此高精度生产工艺的同时,冲压车间的生产效率却并没有降低,反而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冲床能够实现一分钟多达15次的合模,4秒即可生产一个零件。
而长兴工厂的焊装车间,拥有259台KUKA机器人,整个车间实现了100%焊接自动化的无人生产。与此同时,焊装车间还采用了激光熔焊、博世在线监测等领先工艺,由此也造就了第4代帝豪同级最小的3.5mm车身间隙。
涂装车间采用德国杜尔第三代最新喷涂控制系统,45台机器人实现车身全自动化喷涂。更重要的是,为了确保“绿色环保”,涂装车间运用了绿色先进的薄膜前处理工艺,无磷、镍、铬、锰等重金属产生,实现重金属0排放。
总装车间采用了235把进口伺服拧紧枪,并在5G网络的实时监控下,保证拧紧质量,且每个拧紧点过程数据及结果上传系统,可进行全流程追溯,出现任何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进行排查,确保每一台从生产线上驶下的第4代帝豪都处于最完美的状态。
设计:细节展现品质
除了参观工厂外,《新车新技术》还抢先试驾了吉利第4代帝豪。由于新车还未正式上市,因此第4代帝豪的详细参数配置还未公布,但从体验来看,第4代帝豪有几个方面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先来说说外观。新车造型整体风格延续了星瑞设计理念,黑色钢琴烤漆的直瀑式进气格栅,颇有几分“高端车”的感觉。两侧大灯组虽然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分体式设计,又或是狭长的运动式设计,但对包括三段式LED日间行车灯在内的灯腔内部构造却极为用心,与中网搭配非常和谐。
从侧面看,新车一臂贯穿首尾的锐利腰线极为引人瞩目,这条腰线就是前面提到的由6500吨冲压机和高精度模具通力协作下的产物。别小看这条腰线,它对风阻系数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据悉,新车的风阻系数达到了0.27,加上由于BMA架构的加持,新车重心降低70mm,使得第4代帝豪的操控、油耗和风噪都得到了全面优化。
不过,相比于设计,第4代帝豪外观钣金的拼接却更让人感到惊喜。环顾车辆一周,无论是引擎盖、翼子板,还是车门、尾箱门,每一处的缝隙都做到了极为紧致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新车两侧对应位置的钣金拼接处,从视觉上完全无法察觉出差异。
说实话,第4代帝豪的内饰并没有采用太过复杂的设计,但“复杂”并不意味着精致,反而通过简洁的设计来展现内饰的质感,这才能展现设计师的功底。就比如说,通过大量使用的横向线条,让内饰的视觉宽度得到了拉伸,而灰色和蓝色的内饰配色,进一步提升了质感。
与此同时,新车内饰还使用了大量软性材质覆盖,比如中控台上方的塘塑、车门板带有缝线纹理的灰色麂皮、车门扶手蓝色麂皮,这些材料的运用,不但带来了柔和的触感,而且也带来了非常舒心的家用车内饰氛围。虽然第4代帝豪是一辆10万元级别的家轿,但从用料来看,完全不输15万元以上的合资B级车。
内饰另一大亮点就是设计师非常注意细节,例如中间通道两侧的挂钩(可以悬挂帽子)、中控双层储物槽(空间利用最大化)、扶手箱超大直径的可拆卸杯架(提升空间灵活性),以及车门扶手的人体工程学设计等等。这些细节虽然并不会带来太过明显的视觉提升,但却能为实际用车带来明显的便利性、实用性提升。
虽然是一款10万元级别的家轿,但第4代帝豪的科技智能化配置却并没有“缩水”。大尺寸的纯液晶仪表,带来了很强的科技感。10.25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幕也搭载了吉利的GKUI系统,整个界面非常清爽,系统流畅度、应用丰富度、触控灵敏度表现也都非常出色。
驾控:家用车定位进一步升华
由于此次试驾是在厂区内进行的,没有长途和特别复杂的道路体验,但在短短的体验过程中,却足以感受到第4代帝豪进一步强化了“舒适”这个家用车最重要的驾乘感受。
新车搭载的是代号为JLγ-4G15的1.5L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与普通JL-4G15不同的是,这款发动机运用了D-CVVT技术,在油耗方面会有更好的表现。新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相比上代分别提升了5马力和5牛·米,而官方油耗也降低了0.8L/100km,变速箱则依然采用了CVT变速箱。
作为一款家用定位的轿车,第4代帝豪的动力输出依然给人不温不火的感觉,一方面是1.5L自吸发动机本就不以性能见长,另一方面CVT变速箱也是舒适性取向的选择。不过,虽然动力输出不是特别强劲,但低扭也完全够用了。
舒适取向的调校也延续到了油门踏板,新车的油门标定没有松垮的感觉,回弹和力度反馈不轻却也不会特别重。踩下油门那一刻,车辆便会缓慢起步,丝毫没有窜动的感觉,当转速上来后,也会拥有不错的提速感。可以说,整个加速过程很稳,很轻松,充分考虑到了车内乘客的舒适感受。
CVT变速箱的平顺性相信大家都知道,新车动力输出和实际在车内的感受非常契合,不会出现双离合变速箱那种突然换挡的突兀感。而这套变速箱与发动机的匹配和调校也做得很不错,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能够很平顺地传递到驱动轴上,不会出现丝毫顿挫和迟疑。
新车驾乘感受方面最出彩的当属底盘的调校。新车虽然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组合,但为了进一步提升舒适性,新车前悬采用三通道减震器,后悬弹簧与减震器分离设计,使得底盘整体性更好,软硬适度。新车悬架另一大优点就在于,悬架行程更长,分别为165mm和200mm,使得缓冲空间更长,受到颠簸冲击更小。
此外,为了提升整车的操控,新车前后轮距分别达到了1549mm和1551mm,比现款提升了47mm和59mm,再加上更低的车身重心高度和所使用的高强度稳定杆及衬套,使得整车的车身稳定性和操控极限也更高。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优点就是新车的车内静谧性比老款做得更出色。一方面,是新车运用了大量隔音棉,另一方面就是新车采用了低滚阻静音轮胎,因此在80km/h以内时,整车内部几乎感受不到太大的噪音干扰(试驾场地原因,没有测试高速状态下车内静谧性)。
最近几年,吉利不断在向品牌高端化、产品高端化进发,推出了星越、星瑞等多款高端产品,也赢得了不错的用户口碑,但这并不意味着吉利就忽视了帝豪——这个真正代表着中国“国民车”身份的车型。从这次短短的试驾体验来看,基于BMA架构打造,且诞生于最先进造车工厂的第4代帝豪,无论是设计、细节还是配置、驾控等方面的表现,都拥有非常强劲的竞争力。
(来源:网易新闻 新车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