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母亲——新中国文艺的摇篮,我们又回来了!
5.23音乐节“致敬延安”音乐会的昂扬激情仍在,10月16日,于红梅副院长领衔中央音乐学院民乐金奖得主、进击打击乐团、圣风室内乐团及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再回延安,成功举办“梦回延安”专场音乐会。
于红梅副院长导聆
音乐会由于红梅副院长亲自策划、选定曲目并担任导聆,她在音乐会开始时提到,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新时代鲁艺精神,发展新时期延安文化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以音乐精品奉献祖国和人民,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正是我们这场音乐会的初衷和主旨。
心回延安——守初心,展风采
用民族室内乐团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传统文化中的精神风貌,是此次音乐会延续的使命。首先,圣风室内乐团首先为观众带来了经典曲目《圣风》与《小河淌水》。这两首作品皆结合了圣风组合的编制特点,《小河淌水》充分拓展了原曲优美的民歌旋律,扎根生活,厚植为民情怀;《圣风》则运用较为直观的音乐语言来体现乐队高超的音乐、技术控制能力,展现了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的极高水平。
《圣风》《小河淌水》 圣风室内乐团
进击打击乐团为观众带来完美融合中国传统民族打击乐与现代作曲技法的作品《横刀立马》。进击打击乐团是由民乐系打击乐教研室教师、学生自发组成的打击乐室内乐组合,他们以独奏与五位伴奏的形式在曲中默契合作,展现了沙场上战士们横戈跃马、纵横驰骋的勇猛姿态。
《横刀立马》 进击打击乐团
两支乐团完美的演绎获得现场热烈的掌声,随后,“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中荣获金奖的学生为老区人民带来一场动人入心的民族音乐盛宴。在本次比赛的十个组别中,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和附中师生共斩获18个奖项,10个金奖项目中荣膺7项。这些获奖选手心怀老区,不忘初心,为延安观众带来了《龙船》《楚汉决战》《繁花》《山歌》《百鸟朝凤》等曲目,他们用音乐铭记革命历史,用琴声展现民乐风采,用最高水准的技艺与素养,传承延安精神、鲁艺精神。
《龙船》王紫溪 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少年弹拨乐组冠军
《楚汉决战》尹飞 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成年打击乐组冠军
《繁花》陈依妙 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少年拉弦乐组冠军
《山歌》薛淼 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成年弹拨乐组冠军
《百鸟朝凤》刘瀚公 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少年吹管乐组冠军
情回延安——应民声、谱新曲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在“5.23”音乐节“致敬延安”专场音乐会演出时,许多延安观众表达了对民族室内乐团的喜爱之情,甚至还有热情的观众一路跟随乐团,观看乐团在延安的巡回音乐会。在与观众的沟通交流中,他们向乐团成员表现出了强烈期望,希望可以听到民族室内乐演绎具有延安风情与特色的作品,为此,本次音乐会特别委约学院作曲系杨勇教授创作极具当地风土人情的《山曲》、青年教师田田创作《延安随想》两部作品,一展延安风采。
《山曲》 民族室内乐团
豪放粗犷的歌声从北方山林走来,随着西北的风呼啸在沟壑雄奇的黄土高原之上,窑洞里的人们呐喊着发出对自然最高的敬畏,迎着烈日,用每一滴汗水种出奋斗的种子。此次音乐会首演的作品《山曲》,运用民族室内乐的形式将人们心中崇高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充分展现,交织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红色热土滋养的顽强精神,将指引着每一个奋斗者砥砺前行。
《延安随想》 民族室内乐团
历经风雨,重获新生,永恒的信念屹立在这片圣土。《延安随想》为我们用声音展现了黄帝陵充满仪式感的礼献;为我们带来了气势恢宏的雅乐;让我们用《唤妹子》、《西风赞》、《背宫令》接触到延安人民婚庆时的喜与乐;又用《柳摇金》、《西风紧》、《哭长城》、《四合四》这些曲牌让我们了解了延安群众丧仪音乐的哀与愁。人间的悲欢化作音符,为我们展现延安人民质朴的情感和风貌。一喜一忧,一欢一愁,最纯粹的情感呼应着观众最纯朴的心声。从饱满的情感到革命的热情,《东方红》在低声部通过固定不变的形式,对位五首延安地区的歌曲。《延水谣》、《刘志丹》、《组织起来》、《开荒》、《回延安》按照时间顺序铺陈开来,音乐上的升华,表达了对永恒信念的最高赞颂。从传统到现代,跨越古今的旋律在这片浸润着历史与文化的土地上大放异彩。
身回延安——“吼”秦腔,引共鸣
于红梅副院长与民族室内乐团一同为观众带来的《秦腔主题随想曲》与《九儿》(电视剧《红高粱》片尾曲),将整场音乐会的气氛推向高潮。精心策划的两首作品巧妙融合延安传统民歌、戏剧与现代影视音乐,为革命老区带来中国民族音乐的精品力作,共鸣延安人民内心的旋律与愿景。
八百里秦川大地上,雄壮的秦腔传唱着生命的热情。这首“秦派音乐”的代表作品,用压揉、扣揉、滑揉等揉弦手法结合滑音模拟秦腔的唱腔,运用戏曲板腔体的结构特点和循环体曲式生动地表现了西北人民质朴豪爽的性格。犁沟里、土炕上,劳作的农民伴着长河落日,抖擞精神,远远吼出一身的疲与乏。“听了秦腔,肉酒不香”,而今这唱腔中的苦与乐融入本就与秦腔相伴的二胡之中,铿锵有力的琴声在三秦锁钥、五路襟喉的延安吼出了苍凉豪迈的气魄。一曲完毕,掌声雷鸣,这就是属于陕北人的音与腔!
琴弦上,弓弦中,充满了九儿的爱恨情仇与起伏跌宕的一生随着乐曲慢慢展开。二胡的细腻柔情将观众从广袤无际的秦川,瞬间带入了高密的一片红高粱中。耳熟能详的旋律引得现场观众随着音乐开始哼唱,情景与音乐交融,演奏家将自己对“九儿”的理解与诠释注入曲中,让九儿的纯真与浪漫、忧伤与悲凄、不舍与执着、勇敢与慷慨,都随着“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的旋律跃然指尖,浮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