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对话陈黎青:艺术源于真实,漫画也是如此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6-27 09:00:30
  艺术都是相通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我经常被邀请担任漫画赛事的评委,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其实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对话陈黎青:艺术源于真实,漫画也是如此

  漫画,基于生活的真实,才有艺术的真实

对话陈黎青:艺术源于真实,漫画也是如此

黎青漫画

  窦洪涛:您认为在工厂十年最大的受益是什么?

  陈黎青:首先是性格的改变。小的时候性格很内向,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一句话也不说,宁愿在教室外面站着也不回答任何问题。那时特别不喜欢在人多的地方讲话,总觉得自己没那个能力。

  即使是这样,我依然很受小伙伴的欢迎,因为我小时候特别仗义,爱打抱不平。我本身不是一个爱打架的人,不会主动掀起战争,但是我的“小兄弟”受欺负,我坚决不同意,一定得为他出这口气。记得上中学那会,血气方刚,也没有什么法律意识,因为打抱不平把一个孩子打得两个星期都没有上学。

  然而毕了业进了工厂,作为一名宣传干事,我必须学会与人打交道。起初是工作所迫,但慢慢发现其实人与人交流不需要那么多障碍,只要你真心为别人好,别人也会以诚相待,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起初领导安排我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水浒》,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可既然干了宣传干事的工作,我就得认真去做,而且还必须出色地完成任务。宣传队带队演出,八大样板戏来回客串,不管郭建光还是刁德一,都是从不了解到信手拈来。从这个折子戏到另外一个折子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是我每天的工作,累却也快乐着。

  我的漫画基础打得牢固,完全得意于当年宣传科订的各种画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只要有人物题材的作品,我都会临摹一遍。各大报纸的优秀图片,名家连环画,都是我模仿的对象。人只有对自己所爱的艺术孜孜以求,才会终有一日由量变到质变,这不仅仅是经验之谈,更是一番肺腑之言。

  在工厂工作也教会了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何拿捏分寸。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交往方式,但原则就是“一视同仁”。一开始因为我的不苟言笑,很多同事都以为我是一个高傲的人,但是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他们才知道我这个人性格就是这样。不过前几天老同事在一起聚会,他们还说我变了,变得幽默而且话多了,呵呵。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性格也改变了很多,所以交往的朋友有各年龄层次的、各个文化层次的都有。别人觉得你可交,才愿意长久地与你交往,如果交朋友目的性非常强,就很难换来长久的友谊。所以说中国人交朋友都是“走心”的,越好的朋友越不能麻烦,真正的朋友会主动、热情地帮助你,而不是在你的要求下才来帮你。“锦上添花”未必是真正的好朋友,而“雪中送炭”则一定是。

  人这一生中,别人欠你一些总比你欠别人好。人与人之间相处,彼此付出是应当的,但是我认为即使别人不为我付出,我也应当为他付出,这是我的做人原则。坚守这样的做人原则,你就会换来更多的朋友,否则你将孤家寡人。在山东省漫画家协会我就倡导这样的理念:“如果你不愿付出,就不要进我们的协会。”

  做人做事要有人情味,我们的会员都非常自觉,搞活动争着抢着出车、出力,但作为协会来说一定要有所感恩和回馈,发点补贴,哪怕不及他的付出,起码能让别人感受到一份温暖,让他们觉得跟着我这个老大哥值了。

  在工厂的日子是我人生一段丰富的经历,人们朴实而且勤劳,几乎看不到偷奸耍滑的人。现在,人动不动就要金钱奖励,而在那时代“名誉”奖励会更加让人振奋,一朵大红花,一张奖状、一个笔记本,就是“荣誉”,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

  这十年工厂生活是我人生阅历的一个重要法宝,它让我深入地了解社会,同时也融入了社会。有人说艺术家要体验生活,而我这十年不是在体验,而是真正去经历。那时候我根本想不到今天会成为一名漫画家,现在的人们总说“梦想”,而那时我真的是根本想也不敢想。

对话陈黎青:艺术源于真实,漫画也是如此

黎青漫画

  窦洪涛:您认为工人阶层的特点是什么?给了您什么样的启发?

  陈黎青:当年济南发动机厂的大部分员工都是“上山下乡”回来的学生,年轻人比较多,老工人很少。整个厂里只有两个“八级工”师傅,本来许诺分配给我一个,结果只分配一个“三级工”师傅,这让我当时非常沮丧。那时我也没想过以后能当宣传干事,所以一心想学一门技术,好技术自然要有好老师教,这就是我简单而且纯粹的想法。

  老师叫王明祥,是一位转业军人,他身上始终带有军人的作风和气质,无私奉献、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王师傅话不多,虽然是“三级工”但技术丝毫不逊色于他人,他很认真地教我,让我既敬佩又感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我发现师傅比任何一个“八级工”都要优秀。他不仅教我如何成为一个好工人,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这一点对于一个新员工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我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但很可惜没有实现,家里除了我和大姐以外,哥哥、姐姐、弟弟都当过兵。我始终认为部队就是一个大熔炉,可以磨炼人的精神,锻炼人的意志,然而事与愿违,这也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

  如果真去了部队,我可能就不是现在的陈黎青了。从小我就对军事感兴趣,包括到现在依然在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而且我自信我所掌握的军事知识比一般爱好者要多。漫画家是“杂家”,要求方方面面都要有所了解,有的甚至还要深入研究。我不仅喜欢军事,还很喜欢体育,漫画家就是要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丰富的创作。

  漫画家不懂导弹不丢人,但是漫画家要画导弹,画错了那就是丢人了。有一年我参加了一个体育类漫画比赛,我想了一个题材叫“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击剑运动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个题材,剑身倒过来像一个“高脚杯”,两名运动员手持着一碰可寓为干杯庆祝。但是选哪种剑更合适呢?佩剑、花剑和重剑哪一个护手盘的造型更像高脚杯呢?确实让我犯了难。我查遍了山东省图书馆所有的资料也没查出来,网络也不发达,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我找到了答案。

  漫画,基于生活的真实,才有艺术的真实。平时我们多积累一些知识,创作做的时候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漫画具有导向性,一定要真实,自己错了事小,误导别人事大。

对话陈黎青:艺术源于真实,漫画也是如此

黎青漫画

  大哥陈全胜

  窦洪涛:你们一家几乎在同时出了两位绘画大家,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和陈全胜先生的故事?

  陈黎青:我们家的画画氛围一直很浓厚,最终算是有所成就的,就是我哥和我。我大哥陈全胜,比我大三岁,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获了很多奖。大哥比我大三岁,但是他在24岁就出版了连环画《小筏夫》、《猎户人家》,画得非常精彩,很受读者喜爱。他最终是在《山东文学》退休。

  小时候,我哥非常调皮,我们大院里有七、八十个孩子,他是“孩子王”,院里发生了什么“捣蛋事儿”,找他准没错。我记得当时院里食堂有一只“鸡王”,这只鸡体型巨大,威风凛凛,谁都不敢惹。有一次我哥去食堂买饭时,被让它啄了耳朵,他赌着一口气非要报仇不可。

  当时,鸡舍在食堂的最里面的小院角上,用栅栏围起来。天黑后,我哥就叫我跟他到鸡窝来复仇,他让我在外面“放哨”,他拿出“手电”就翻过栅栏就进去了。那手电也不是正儿八经的手电筒,而是两块电池接一起,连上一颗小灯泡的“自制手电”。他进去一会儿,我就听到了惨烈的鸡叫声。不久,我哥就出来了,得意地跟我说:“我把那鸡的脖子拧了三圈。”第二天,机关食堂中午菜谱里添了道“红烧鸡块”的菜,我猜想定是这只“鸡王”的肉身啦。

  我哥学习成绩也不好。他把书里空白的地方都画上了各种画,老师还在讲台上点名批评:“这种孩子,一点不爱护书,长大后一定没有出息。”现在,我哥的画已一画难求啦。

  我那时候经常给我哥做模特,跟着他逛济南的风景地。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千佛山大佛头和金牛公园。我哥喜欢画秃鹫,但是比较腼腆,画画怕人看,在动物园画画的时候,还要我“站岗放哨”,一有人来了,我就咳嗽几声,他就立刻收了画笔,人走了再悄悄地拿出来纸和笔接着画。其实当时他画的秃鹫就非常好了。

  我记得那时候,机关大院办公区有个存放废旧信封和其他印刷品的“信封屋”,成了我们的“宝库”。如果那时候有集邮意识,收集起这些信封上的邮票,现在肯定成了大富翁。而我们那时候的纸张相对比较缺乏,就钻到这“信封屋”里,找信封和信纸的没文字的背面画画,常常弄得灰头土脸。

  以前,我们经常谈论这些趣事儿,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小时候很淘气很爱玩的,而且能“玩出花儿”的孩子,长大后基本都比较有出息。他们聪明,思想活跃,不按常理出牌,勇于创造,更有可能成功。

  我哥,就是因为画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个煤矿工人入伍当兵了。那个时候,当兵可是非常值得夸耀的一件事儿。当时,他在汶南的红星煤矿上班,煤矿工厂大门一进去的地方有一面墙,他就在那面墙上画了一幅巨大的毛主席像。部队军宣队的队长一看,就非常喜欢,就把我哥带到了部队上去。到了部队,我哥更是如鱼得水,在行业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当时在济南军区边上的展览馆(现在已经拆掉了),我哥当兵入伍之后,和很多济南有名的画家都在这个展览馆里画画,我就可以进去里面看他们画画。在这里,我最早受到的专业性的绘画影响。

  我是个比较“粗心”的人,对收藏自己的作品不太上心,我大部分的获奖的作品,都不在我手里,不知何时都莫名其妙的遗失了。现在已很难再画出当年那么精细的作品来啦,一是精力有限,眼力退化,二是毕竟不是那时候的心境,画不出来原来的味道了。我哥不同,他是个非常细心的人,对自己的作品保存得非常完好。

  有一年评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我哥由省文化局推荐,我由市里推荐,有意思的是,经过筛选,最后就只剩下了我们两个PK。最后,文联领发话:“他们两个是亲兄弟,选谁都无所谓,哥哥先上。”我跟我哥开玩笑说:“哥,我跟着你没得到好处,沾的都是这种光。”

  早年,大哥的书法就配不上他的画,但是近十几年他就一直在苦练书法,现在已是书法高手,特别棒,我还是需要好好练练。中国的书法比绘画也许更需要悟性,绘画可能看着模型练个千遍万遍就可以画好,但是想写好书法,需要有很高的境界才行,大多数人练再多遍也没法达到玄妙的境界。

对话陈黎青:艺术源于真实,漫画也是如此

黎青漫画

  关于漫画的当代转型

  窦洪涛:漫画创作目前在国内是什么样的状态?

  陈黎青:中国漫画形成独立画种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漫画的批判特性,决定了漫画从一开始就是反帝反封建的犀利武器,批判性、讽刺性是漫画主要的功能。反右斗争和“文革”中,许多漫画家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打成“右派”、“反革命分子”。然而,他们依然无怨无悔,为自己是一个漫画斗士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是我最好的良师益友,比如刘晓刚先生、赵镇琬先生、姜振民先生,毛云芝、耿本清、刘天放、革建、王平、王喜庆、肖桐柏等老先生,他们是山东漫画界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后,漫画的功能越来越广泛。随着人们的喜爱和市场的需求,与传统中国画相融合的水墨漫画逐渐兴盛起来。

  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中国漫画史上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我很幸运在那个时代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兴盛的大环境也为我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动漫的冲击,漫画相对又进入了一个低谷。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国外动漫都是引用的中国题材,比《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等,他们的绘画拍摄技术精湛,诙谐风趣,大人孩子都喜欢看。然而作为漫画人,我们则更想创作出中华民族风格的原创作品,与之抗衡。我们不仅要取其精华、取长补短,同时也要发掘自身的文化优势,拿出精品力作奉献给社会。

对话陈黎青:艺术源于真实,漫画也是如此

  窦洪涛:在这低谷期漫画家要怎么应对?

  陈黎青:现在的所谓“低谷期”,与社会大环境有着必然联系。中国的漫画家,大部分都是自学成才,没有进行过专业学习,所以相对于国外漫画家来说,在绘画技法上确实相当的差距。现在,许多报纸杂志的编辑不懂漫画,一些粗制滥造的漫画也能发表,让人担忧。

  如今的孩子远没有我们那时候的生活丰富,他们都是玩网络游戏,而且是按照别人设定好的规矩情节玩游戏,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能力欠缺。包括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很多人都用鼠标画画。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手上的有真功夫尤为重要。手工绘画的效果,电脑是很难达到的,至少现在的电脑还没有人的思想深度和绘画灵性。

  当然,电脑有自己的优势,如果电脑软件用好了,可能也会产生很优秀的艺术创作,但那一定是源于自己的思想。我没法预言将来的科技发展,科技会越来越强大,能够代替很多,但是它也有代替不了的,中国画画展只展原作,拒收喷绘作品。

  漫画艺术,不同于其他画种,要深入观察和感悟生活,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得益彰,才能赋予漫画作品无限的生命力。

  另外,现在漫画家只靠稿费已经不能够保证自己的生活了。当年漫画的稿费是二十元,现在几乎没提高,完全不能保障现在的生活。而且,很多报纸的漫画专刊都已经随着老漫画家退休而撤销了。我1991年创立了《幽默大世界》漫画专刊,2014年我退休之后,就撤销了。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的转型,当时漫画的“投枪匕首”功能已锋芒不再。现在震人发聩有分量的,尖锐的批判类漫画已是凤毛麟角。但是,我们漫画家依然要坚持漫画的战斗性,针砭时弊,做社会生活中腐朽思想和歪风邪气的“清道夫”。

  当然,随着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多元化,漫画的功能也在逐步拓展,幽默漫画,科技漫画,休闲漫画,肖像漫画等都很受各个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的欢迎,在网络上都很有人气。

  很多人都在抱怨现在的艺术品市场不景气。依我看,过去是艺术品价格太虚高了,许多书画作品价值和价格成反比。前段时间的炒作狂热的现象其实是病态,只是现在的市场理性回归罢了。艺术来源于生活,不是吹嘘炒作就能把技艺提升上去的,还是要好好体悟生活,好好磨炼自己的技能。

  过去因为历史原因,上了漫画的都是坏人,现在不是,很多人都在用漫画表达自己的喜爱,所以漫画与现代人思想结合,以及与现代网络的结合,都是漫画转型的途径,不过,我们在向娱乐性转变的同时,还是会坚守漫画的批判性。

  艺术都是相通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我经常被邀请担任漫画赛事的评委,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其实是一件难得的好事。一个人只要把你的行业、作品做好就可以了。其实人们对好的东西、美的东西的认知都是相通的,无论是在全国美展上,还是在省及市级美展上,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被埋没。

  未完待续……

对话陈黎青:艺术源于真实,漫画也是如此

对话陈黎青:艺术源于真实,漫画也是如此

黎青漫画

陈黎青

  从事漫画创作40余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发表漫画万余幅,在国际漫画界享有盛誉,并多次获奖。特别是在第13届读卖国际漫画大奖赛中夺得大奖(我国第一个国际漫画大奖),是迄今该大赛我国唯一大奖获得者。

  1991年,荣获意大利安科那国际漫赛银盘奖。

  2002年,荣获中国漫画最高奖——金猴奖,年度最佳漫画“讽刺与幽默奖”。

  2004年,荣获第1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先后4次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5次获山东新闻奖一等奖,并荣获首届泰山艺术奖个人荣誉奖。创办的漫画专栏《幽默大世界》获中国新闻漫画专版金奖。

  2015荣获泉城文艺奖突出贡献奖,著有个人漫画集《黎青漫画》、《画与话》、《生活在坏话里》等。

对话陈黎青:艺术源于真实,漫画也是如此

[ 责任编辑:张顺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