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室》
李富胜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童年的老教室,依然时常在记忆中翻动萦绕,是那么的深刻鲜活。老教室斑驳陆离,历尽沧桑,它轰然倒下的那一刻,是那样悲凉令人惋惜,而发生在老教室里的那些趣事,至今回想起来,总是让我心底荡漾着几分愉悦,小伙伴们单纯稚气的样子似乎就在眼前,令人哑然失笑,老教室里盛着我快乐的童年,是我心中最简单纯洁的地方。
小学三年级时,我们搬进了一个很大的教室,我们级部三个班,每个班一大间。教室宽敞大气,建筑很讲究,顶棚大梁木椽等由上好的木材制成,上面画着精巧的图案,在墙壁上,还设有一个带门的大窗窝子,有人说是供神台。第一次进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新奇,眼睛环视四周,目不暇接。
教室里的墙壁,都用白石灰水刷了,十分亮堂清新,讲台是用旧砖砌的,水泥在墙上抹出一个平面再涂满墨水,就成了黑板。从此,这个以旧改新的教室里,活跃着一群蹦蹦跳跳的小鸟,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教室门口有三个大石鼓,豆绿色的花岗岩上雕饰着花鸟纹饰,做工讲究活灵活现,可不是一般的工匠能做出来的,是何年代也无从考究,有的说是清朝,也有说民国的,众说纷纭。据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庙堂,且不是一般的庙堂,建筑用材考究,彩绘图案精致,房屋宽阔高大,门台石鼓罕见,这一切都表明这里非同一般。教室门前广场宽敞,通向广场的前边有一座特别的桥,这座三孔桥,用石头和灰砖混砌筑成,桥面和桥壁,完全由石磨筑构的,据说有近百面石磨,因此称为“石磨桥”。“石磨桥”是我们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当我们站在桥上时,总是有一种不同的感觉,有时挥动手臂,大喊几声。尤其是雨后,我们几个小伙伴趴在桥上,看桥下哗啦啦的流水,更是惬意的很,小伙伴们抓起石子瓦片向水里扔去,看着激起的水花,快乐无比。
据村里老人讲,当初建庙时找风水先生看过,庙堂之前,河上筑桥,是和庙对应的,用灰砖和石磨,也是有讲究的,但村里没有人真正能说明白,只是“草市消息”,建国后收归集体,改造成了三个班的教室。由于民间传说,老教室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对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它只是一个盛满欢乐的教室,在教室里所发生的故事,便是我们快乐的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在老教室里,我加入了少年先锋队,我依然清楚的记得,火红的队旗挂在黑板上,上面金灿灿的火炬格外耀眼,我站在讲台下,面向队旗壮重地举手行队礼,高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那一天,小小的我万分激动,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无比自豪,后来,我的胳膊上多了个“一道杠”的臂章,再后来,我的胳膊戴上了“三道杠”,是大队长了,少先队的队旗便由我保管,每逢升队旗时,我是当然的升旗手。
每当看到老师站在讲台上,挥动着教鞭,在黑板上写着白白的粉笔字,我总在心里暗暗想着,要是有一天,我也能站在讲台上写字诵文,该多好啊。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有一次老师让我上讲台,带领同学们朗读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我兴奋不已,蓄足了劲头,激情昂扬,铿锵有力地把全文领读下来了,老师表扬了我,我开心极了,觉得十分展扬,回家告诉了母亲,“好样的,好好念书,将来才能出息。”母亲笑呵呵地抚摸着我的头说。那年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诗朗诵比赛,我得了第一名,全班同学为之群起雀跃,班主任李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我。那天课外活动,李老师把我叫到教室,拿出一本书,郑重地说:“这本书送给你,希望你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双手接过书,心里怦怦直跳,尽管我懵懵懂懂的,并不知道什么人有用,但是老师对我的偏爱我是能感受到的。这份礼物让我有点紧张,话都说不上来,连声“谢谢老师”都是后来补上的。回家后,我才认真看了看书,是著名作家柯岩的诗集《我对雷锋叔叔说》,书的扉页上写着“让雷锋的精神永远活在你幼小的心灵中”,题字的右下角署着“李文香”三个字,那天晚上,我手里攥着书睡了一夜。那本书我珍藏了三十多年,在一次搬家中遗失了,遗憾至今。
在老教室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顽皮的小孩子们闹出来的笑话,令人啼笑皆非。有一天上早自习,天下着雨,一个同学去的早,就藏在墙壁上的大窗窝里,把窗关上“咩咩咩”地学羊叫,其他同学陆续进了教室学习,他在里面也不知道外面同学都来了,仍然声嘶力竭地叫着,这时,老师进来检查,一听有人在学羊叫,就走到窗窝前打开门,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拎出来,生气地说:“别人都在学习,你这头老绵羊,饿的怪可怜的,操场上有草,去吃去!”说完把他拖到操场淋雨,不一会,老师又舍不得,又把他领回了教室,“看你像个落水鸡似的”。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们都大笑起来,一起大喊“落水鸡,落水鸡”……那个可怜的“落水鸡”也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还有一个女同学,带着从昆嵛山采的野果“豆梨子”来吃,她给同桌吃了一个,吃完了那位还要,她就不给,那位同学说,我用学习本换豆梨子,最后达成交易,她把学习本给她,她把豆梨子给同桌了。上课后,老师抽查同学们的作业本,结果抽着吃豆梨子那位同学了,本子给别人,她也不好意思要回来,就低着头站在那里。老师喊着,念一下你的作业,她一声不吭仍然站在那里,“念作业!”老师再次喊,她还是一动不动,老师就走过来翻了一下桌洞和书包“你的作业本呢?”还是一声不吭,老师扯着她的胳膊向外一拉,只她“哇”地一声哭起来,大声喊着“换豆梨子吃啦!”这一喊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也笑了。问明情况后,老师又气又笑对那位同学说:“你挺会做买卖的啊,把本还给人家。”又对同桌的她说:“你的嘴也挺馋的啊,一个女孩子怎么也不懂点事啊。”现在想起那个女同学的窘样,仍然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们在老教室里读了半年书,突然有一天通知我们搬走,去问老师,她告诉我们这里要拆掉,为什么要拆啊,我们不解地问,老师摇了摇头,神态中透着几分无奈。过了些日子,老教室轰然倒下,那座石磨桥也被炸掉了。民间有很多传言,我隐隐约约从大人口中听了几个字,“破除四旧”。我似懂非懂,站在老教室的碎石瓦砾上,望着一片凄凉的残垣断壁,只是觉得不舍,悲伤的眼泪滚落下来,砸在老教室的残躯上……
老教室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没有人能够想起它来,只有一个幼稚无知的少年记住了它,深深地刻在心中,永远,永远……
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三日於北京
作者简介
李富胜,山东威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威海市作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被中央文明委、人事部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先后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其中由长篇小说《天边有个威海卫》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获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20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广播剧《为了孩子》、《那片蓝蓝的海湾》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创作的歌曲《领航中国》(与曲波合作)入选国庆60周年演奏曲目和惟一领唱歌曲,《你和人民在一起》《甲午祭》(与曲波合作)获泰山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