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来源: 文化视界 2025-04-01 10:00:48 阅读量:24533
听新闻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坚守故土,平淡是真

3月1日,济南市西营镇藕池村。80岁的李莲娥与老伴王世亮依然坚守在他们熟悉的老家。尽管三个子女都在城镇工作,尤其是小儿子在济南经营一家诊所,并拥有两处房产,且经常回村探望,给父母提供药品和生活用品,但两位老人始终不愿离开。他们守着充满回忆的老房子,呼吸着山里的新鲜空气,过着平淡而宁静的生活。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济南大雪冰雹突袭,出行受阻

3月2日,济南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加冰雹天气,大片大片的雪花与冰雹交织在一起,天地间一片混沌,整个城市仿佛被笼罩在一片白色的迷雾之中。据气象部门预计,最大积雪深度将达到20厘米。厚厚的积雪覆盖了路面,使得道路变得异常湿滑,车辆行驶缓慢,不时有车辆打滑、失控,甚至发生轻微的碰撞。交通信号灯在风雪中显得有些模糊,司机们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地驾驶,时刻警惕着周围的路况。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小泰迪和它的奶爸

3月5日,济南579百工集园区宠物市场。这位小伙子开的宠物店招牌是《小泰迪的奶爸》。小狗们真得像孩子一样,一刻也离不开它的“奶爸”。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小女孩放飞“哪吒”

3月8日,济南市奥体中心。一位女孩正和爸爸放着哪吒风筝。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她的妈妈在不远处微笑注视,一家人在春风里享受温馨时光。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孩子们需要绿色乐园

3月12日,济南市高新区逸家广场。傍晚,广场上摆放着一排大型儿童游乐设备,却空无一人,而在旁边的这片空地铺上草坪,不管是真是假,都会成为孩子们玩耍的乐园。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哪吒风吹来

3月18日,菏泽市郓城水浒好汉城。红墙古建前,绘有哪吒等动漫形象。一群穿红上衣的少年在此摆姿势,有的抬腿,有的挥臂。现代动漫元素与传统建筑交融,少年的身影增添活力。这里展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碰撞,也体现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借助新颖形式传承创新,由年轻一代演绎独特风采。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直播狂欢

3月19日,菏泽市郓城县名福里商业街。直播现场女子抱奖眉梢喜,鲜肉横陈香韵漫。箱箱美食列成阵,张张笑靥映成团。网端互动情无尽,欢乐如潮夜未阑。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外卖小哥与货车上的马

3月19日,济南北园路。城市道路上,一辆红色货车行驶着,车厢后部的隔栏内,载着马戏团的马。一位美团小哥骑着电动车紧跟其后,他一只手扶车把,一只手拿着手机,似在记录这特别的一幕。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象鼻山的春日掠影

3月20日,桂林象鼻山迎来晴好天气。景区内游客如织,水面上,游船往来穿梭。此张照片定格了一位身着白色衣裙的女士优雅地坐在竹筏上,身旁竹篙上停歇着鸬鹚,背景是标志性的象鼻山。在熙攘的人群中,这一瞬间的捕捉颇为难得,尽显象鼻山的独特魅力与春日风情。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拍穿苗族服饰的女孩

3月20日,广西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一位姑娘身着苗族服饰在拍照,每按快门,定格桂林之美,美在山水,更美在背影。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躺在女儿背上的“白猫”

3月20日,广西桂林正阳步行街。一位妈妈陪背着“小白猫”的女儿在吃饭。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90岁的老阿婆梳理长发辫子

3月21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黄洛红瑶长发村。90岁潘桂英正在梳理自己2.1米长的辫子。目前,她是寨子里年龄最大、辫子最长的老阿婆,每天还要参加两场给游客表演的长发歌舞。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漓江渔影

3月22日,广西桂林市兴坪镇漓江厄根底码头。72岁的郑阿贵以蓄须八年的花白形象,与两只鸬鹚在漓江边为摄影人和游客再现传统渔事。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东北爷们畅饮“高山流水”

3月22日晚,桂林市阳朔西街热闹,灯光璀璨,游客众多。街边多是“啤酒鱼”“啤酒鸭”餐馆。一位东北年轻父亲和妻子带着9个月宝宝来广西旅游,刘姐啤酒鱼总店的侗族姑娘们用“高山流水“敬酒礼——四只酒碗叠成溪流倾注而下,戴眼镜的东北父亲稳坐畅饮,妻子举着手机,记录下老公豪爽喝下一大杯啤酒的瞬间。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柳州汽车产业:车间里的蓬勃动力

3月24日,广西汽车集团零部件冲焊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着工装,在机器旁专注作业。手中的工具与设备精准配合,迸射出的金色火花如璀璨星辰,在车间内四处飞溅,奏响着工业生产的激昂乐章。

柳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工业城市,已构建起较为完备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这里汇聚了29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生产企业,微型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接近60%,商用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约为30%,强大的配套能力为汽车产业的稳健发展筑牢根基。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涠洲岛渔码头夕照

3月25日,广西北海市涠洲岛南湾渔码头,夕阳余晖下,渔民交易繁忙,渔家妇女整理渔获,渔船停靠岸边,充满温馨与活力。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涠洲岛天主教堂:中西文化交融的神圣殿堂

3月26日,涠洲岛天主教堂位于广西北海涠洲岛盛塘村,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853年,历时十年建成。它既是岛民的宗教信仰中心,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生动见证,如今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北海老街:烟火与繁华的交融

3月26日,广西北海市老街。古建筑静立,墙面斑驳,招牌错落有致,人群穿梭,摩托车整齐停放。游客漫步、驻足,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时尚碰撞,烟火与繁华并存的独特魅力。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巴马百岁夫妻的长寿秘诀

3月27日,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兴仁村巴巷屯,住着105岁的黄祖新和95岁的陆凤梅,二人携手相伴,现在五代同堂。黄祖新年轻时是木工,如今身体硬朗,生活自理,烧火做饭、打理菜地不在话下。家中两层小楼里,楼梯、柜子、凳子等皆出自他手。老两口吃自家种的蔬菜,黄祖新还爱喝自酿米酒。陆凤梅称,黄祖新一生没去过医院,凭借勤勤恳恳的劳作和简单的饮食,收获了健康长寿。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巴马:为壮族老板娘拍肖像

3月27日晚,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四海饭店,我们见到62岁的壮族老板娘苏丽妮。她曾是镇上文化站的站长,能歌善舞,多才多艺。退休后,她将自家改造成饭店,凭借热情好客和精湛厨艺,赢得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现在,苏丽妮正准备参加“三月三”活动的壮族服饰,听说我是摄影师,她便抱着心爱的黄猫“三棒”,让我为她拍摄了这张充满民族风情的照片。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壮乡深处长寿温情

3月27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那坐屯。101岁的黄妈荣阿婆与73岁的长女黄美荣相依相伴,演绎壮乡深处的长寿温情。生于1924年的黄妈荣一生守望村落,膝下三女开枝散叶,四代同堂共享天伦。作为“世界长寿之乡”的鲜活缩影,这个家庭以跨越世纪的相守,诠释了山水滋养下的淳朴幸福。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温馨与共的时刻

3月28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一位慈祥的奶奶正细心地给大孙子喂饭,而一旁的小狗则乖巧地叼着小男孩手中的鸡爪进食,这一幕呈现出祖孙与宠物之间其乐融融、和谐共处的温馨画面,展现出生活中平凡却动人的美好瞬间。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那坡新黑衣壮: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3月29日,广西那坡县黑依壮村。过去,壮族村民都住着传统老木屋,每年的三月三,壮族老人和孩子们会穿上黑衣壮服饰,走村串户,这是他们世代相传的习俗。黑衣壮的服饰以黑色为主色调,搭配红色纽饰,款式大方,朴素美观,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的独特追求。

黑衣壮被誉为“壮族的活化石”,其服饰、山歌等文化元素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村民们通过山歌对唱、传统舞蹈等形式,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今,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老木屋大多被新楼房所替代。黑衣壮的传统服饰也逐渐从日常穿着转变为一种新的文化展示。当有外来游客时,村里的壮族老人才会穿上黑衣壮服饰,表演传统的歌舞节目。游客甚至可以花费10元钱租用一套黑衣壮服饰,在村子里游玩拍照,体验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

黑衣壮不仅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民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它见证了壮族人民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壮乡三月三,游子梁意归村探娘亲

3月30日,广西那坡的气温骤降,冷得又像济南的冬天。我们来到大山深处的达文村,见到40岁的梁意,他是从达文村走出的壮族骄子,2009年毕业于吉林高校,随后辗转北京工作8年,又在深圳扎根,成家立业。值此壮族传统佳节“三月三”,他不远千里从深圳赶回达文村,看望81岁高龄的母亲。梁意(中)与哥哥(右一)陪伴母亲围坐在火炉前取暖。他的3个姐姐同样极为孝顺,一家人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团聚。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一家人的“鸡”遇

3月30日,广西那坡县龙合镇仁合村果灵农贸市场。60岁的农宝能(人称“鸡老板”)背着一岁多的孙子,穿梭在摊位之间。他熟练地招呼着顾客,忙着卖鸡、处理鸡毛。一旁,他的儿子儿媳则专注于后续工序,一家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借三月三节日的机遇,当天他们顺利卖出一百多只土鸡,获利2000多元,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三月三,壮乡扫墓情

3月31日,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卜屯,唐式家族正进行扫墓活动。这一天恰逢“三月三”,在当地,这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缅怀祖先、家族团聚的重要时刻。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南宁欢迎您!

3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今天,正值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南宁市高速公路出口的女收费员身着壮族传统服饰,佩戴精美头饰,面带微笑迎接八方来客。

文、摄影/钱捍,来源:老钱的菜园子)

摄影家简介

乡村与故土,美好与温情——钱捍镜头中的三月

钱捍,高级记者,曾任大众日报摄影部主任,第五届、六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现为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荣誉会长 。

1987、1988年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山东省劳动模范,199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荣获首届中国十大青年摄影家,1993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1996年两届获得中国新闻摄影记者最高奖——金眼奖,1993年被评为“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2012年获得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2016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2019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0年担任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

[ 责任编辑:康裕新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