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界网报道 11月24日,我们终于站在了“跬步与徘徊:隋建国 1974-2024”个展的大厅里。
9月29日,由青岛西海美术馆、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主办的“跬步与徘徊:隋建国 1974-2024”在青岛西海美术馆隆重开展。西海美术馆由法国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Jean Nouvel)设计,法国当今风景园林设计旗手景观设计师吉尔·克莱芒(Gilles Clément)共同参与打造。其定位于当代艺术,植根青岛当地的文化环境,自开馆以来便关注在地性。此次展览由乔·马丁·林·黑尔(美)与李佳担任策展人,是西海美术馆关注青岛籍艺术家项目的首场展览,亦是首次启用美术馆全部展厅举办艺术家个展,致敬艺术家与城市。此次展览作为隋建国教授50年艺术生涯的回顾,通过丰富的文献和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创作历程的延续与转折。
1号展厅“时间咒语/无常”
我们步入展厅首先便可看到两件巨大的雕塑装置作品,一件是像地球仪一样随时间自转的大铁球,一件是白色的巨大骷髅。这两件作品既是展览的开始,同时也是结束。它们像是一个寓言,诉说着人生的闭环。它们在无形且厚重的时间中,划过每一个驻足的人的散碎记忆。
本次展览共有“时间咒语/无常”“生命激情1987-1996”“中国制造 1997–2005”“形塑时间 1992-2010”“具身之力-2008年至今”“跬步与徘徊:生命和艺术的历程 1974-2024”“尾声:壶与镜 2024”“后记: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形式的创造者”8个展厅,而包含这两件作品的1号展厅“时间咒语/无常”为此次展览定下了一条以时间为线索的基调。
4号展厅“形塑时间 1992-2010”
4号展厅“形塑时间 1992-2010”
每一展厅中的作品,既是隋建国教授个人思想的凝结,也是一个时代的集体映照。前4个展厅在历史的脉络中,不可避免地与社会、政治问题相遇。如在4号展厅“形塑时间 1992-2010”中,“时间”成为了显性的存在,《消逝的空间》展示了一堆冰块缓慢融化与蒸发的过程,《时间的形状》和《继续干》等作品展示了物体的周期性运动,它们为“时间”赋予了形象。
5号展厅“具身之力-2008年至今”
5号展厅“具身之力-2008年至今”
从5号展厅“具身之力-2008年至今”开始,作品从对社会问题的介入转向对雕塑本质探讨,在展厅二楼,隋建国教授于50年前临摹的一幅石涛的山水与《云山》比邻相望,画面上的题跋来自陶渊明的诗句“遥遥望白云 怀古一何深”,仿佛跨越了时间。
7号展厅“尾声:壶与镜 2024”
而在7号展厅“尾声:壶与镜 2024”中是隋建国教授近几年的新作,集中展示了其对于雕塑本体的领悟和探索,也是对“空”问题的推进。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有形的雕塑将无形的时间与虚空呈现出来,如同人的肉体与精神,在有形与无形间,在被塑造成为一个个独特的个体。
8号展厅“后记: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形式的创造者”
在8号展厅“后记: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形式的创造者”,观众也被邀请参与创作,泥、石膏在每个参与者手中被赋予新的形态,让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与材料对话,成为“自己生命形式”的创造者。
2号展厅“生命激情1987-1996”
3号展厅“中国制造 1997–2005”
3号展厅“中国制造 1997–2005”
在隋建国教授的作品面前很难不被触动,他的每一件雕塑作品都是一个关于个体、时间与世界的全新体验。
法国作家、策展人Olivier Kaeppelin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展览,看到了很多我之前没有见过的作品,它的呈现方式非常特别,还包含了很多幽默和讽刺。”法国作家、策展人Olivier Kaeppelin表示,这个展览可以说是隋建国教授50年艺术生涯的一次重要总结,让我们能够理解他在作品中试图表达的一切,还有他的创作能力,从极其原始的材料到转向概念性的材料,再到具象化的材料,我们在不同的艺术阶段中不断转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商英
“非常震撼!”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商英感叹道。这五十年,隋建国教授的成就不仅是他对于雕塑、观念性的探索,还承载了更加厚重的东西,时间、存在、个体……我们能从中感受到隋建国教授这五十年中对于艺术探索的丰富性,也能感受到他与个体之间、与时代之间的紧密交织。
展览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隋建国
一步踏出去了,却还没有落地。“我这50年其实是不停地走弯路,不停地把前边思考过的问题或者做过的作品再重新思考一遍、再重新做一遍。”因此隋建国教授决定将它们展示出来,既作为自我回顾,也作为与大家分享的契机。
隋建国教授的艺术之旅,每一步都踏出了对艺术无尽的热爱与追求。在作品的引领下,观众不仅是在欣赏雕塑,更是在体验一种生命哲学,一种对存在本质的深刻反思。
6号展厅 “跬步与徘徊:生命和艺术的历程 1974-2024”
随着夕阳西下,展厅内的光影渐渐柔和,隋建国教授的作品似乎也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温润,与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让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之外,找到了一片静谧之地,去思考、去感受、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形式”。
6号展厅 “跬步与徘徊:生命和艺术的历程 1974-2024”
走出美术馆,海风轻拂,回望那座被山海环抱的艺术殿堂,它静静地站在那里,见证着时间的流逝与艺术的永恒。
来源/文化视界网 作者/徐智勇
摄像、摄影/徐智勇 李建龙
部分图片、资料源于网络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