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骆芃芃 | 用篆刻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10-18 09:48:24
听新闻

为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助力北京老城保护,7月19日,“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开幕式暨《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集》《大众篆刻十八讲》首发式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行,展览持续到10月10日。

骆芃芃 | 用篆刻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开幕式当天,以篆刻为桥梁,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将她精心设计的篆刻艺术作品捐赠给了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并通过基金会的平台,让更多公众欣赏、学习,共同续写一段北京中轴线文化的延续篇章。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梅松先生代表基金会接受捐赠。

骆芃芃 | 用篆刻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走进中华世纪坛“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现场,首先映入眼帘是一枚名为“北京中轴线”印章,这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专门为这次展览创作刻制的,作品融合了中国古玺与秦印的艺术精髓,印面的“中”字和东西对称的构思布局,生动诠释了“北京中轴线”作为纵横城市南北地理标识的历史意义。

值得特别提到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篆刻家骆芃芃曾经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篆刻”申报联合国的项目负责人,也是世界遗产“大运河”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运河印迹"篆刻主题展的项目负责人。如今骆芃芃又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纪念首日封上刻制印章“北京中轴线”,表现并表达了她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厚的情缘和热切的情怀。

骆芃芃 | 用篆刻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7月27日下午,为纪念“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邮政特别审批发行《北京中轴线》 彩色邮资首日封和明信片,首日封和名信片上的图案使用著名篆刻家骆芃芃的篆刻作品,以此向世界展示北京中轴线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恢宏气势和壮丽景色,更是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北京的问候与祝福,寄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骆芃芃 | 用篆刻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首日封以与天坛东西相对,遥相呼应的庆成宫为主图,这座展示北京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瑰宝,静静诉说着北京的故事。两张实景明信片,采用著名航空摄影家马文晓作品,仿佛一展精美画卷,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跃然纸上再现壮美秩序。

骆芃芃 | 用篆刻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我们共同见证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份来自北京中轴线的深情,连接每一段友谊,传递每一份爱。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和标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始终决定着整个北京老城城市的建筑格局。“在印章的设计上,采用了篆刻艺术所应达到的最高的艺术追求——意象的表达:抽象的字线条,反映出意境中的物象感觉。首先,在篆刻的章法上,采了象征的手法,变形后的古代玺印的边框划分出中轴线的界格,中间是中轴线的"中"字,两边线框划分为均等的“北京”和“轴线”四个字,表达了北京中轴线上古代建筑的对称和亭匀之美。在文字的运用上采取了古代的先秦文字,尤其是中轴线的“中”字,的是最著名的青铜器“何尊”上的铭"宅兹中国"的“中”字,表达了北京中轴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骆芃芃介绍说。

骆芃芃 | 用篆刻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印章的钮制由中间的石鼓轴及两侧对称的古代吉祥瑞兽组成,⼀边是三只狮子,另⼀边是两只螭虎,象征着中轴线两侧端庄的建筑物。整个印章表现出⼀派祥和的“中和”之美、“对称”之美和“秩序”之美。

(来源:头条号@国是传媒智库)

艺术家简介

骆芃芃 | 用篆刻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骆芃芃 I LUO PENGPENG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原院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学位)委员会委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

西泠印社理事

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馆长

曾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全国先进工作者”“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篆刻展览。先后举办个人艺术展“天翰云章金石永年一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中国印”的世界一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分别于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举办)、骆芃芃精品展[分别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举办]“美丽中国美丽英国-24节气骆芃芃篆刻书法英国展”等。多次赴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讲学和艺术交流。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中国艺术研究院、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捷克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编著、主编和编辑有《篆刻基础教程》《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青草芃芃一骆芃芃文论集》《荣宝斋珍藏墨迹精选·吴昌硕书札选粹》(珍藏系列共22册)、《寿山石鉴藏指南》《中国印的世界一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作品集》《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作品集·骆芃芃》等书籍百余部并有《印章是汉字发展的活化石》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

[ 责任编辑:董硕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