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9-30 08:56:33
听新闻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如果一个个体的人生轨迹,能让我们轻抚时代凶兽印刻的齿痕,如果通过历数其作品的演变,能看到一个人由外及内的求索、一个思想从混沌到明晰的路径,还有从材料到灵魂、由器向道——如一块粗砺顽石不断自我锉磨成通透璞玉的过程,那么他行走的方向指向何处,似乎已不再那么重要。正如隋建国五十年艺术生涯的回顾大展主题“跬步与徘徊”,在狂奔猛进的时代洪流里,步履蹒跚或许更费力气,但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在单向时间的细流里,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隋建国蒙眼涅泥记录片截屏,2008年

隋建国,这位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举足轻重的雕塑家,从未停止对雕塑本质的探索。从早年的传统写实雕塑到对政治符号和集体记忆的深刻反思,再到如今以身体感知为核心的创作实践,隋建国的艺术生涯如同一段不断自我突破的旅程。在他看来,雕塑远不止是视觉呈现,更是身体、空间、材料之间的对话与共情。他的创作与自身的感知与经验深刻地连接,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言:“雕塑不仅仅是完成的作品,而是从开始的感受和制作过程中,身体一直在起作用。”这份对身体与世界共融的敏感,驱动着他一次次投身于创作的未知。

从国画“工人”到享誉国际的雕塑艺术家,回顾隋建国五十年艺术生涯,于家乡青岛西海美术馆举行的展览“跬步与徘徊”,呈现其从1974-2024年50年间的成长经历和发展轨迹,以本次大型的艺术家个案研究展示中国现当代雕塑艺术发展历史。通过收集、整理和重新编排隋建国自1974年以来以手稿、日记、草图、雕塑小稿、思维地图、研究手记、照片和实物等为载体的丰富文献,来尝试还原艺术与思想发生的现场,理解这些重叠和分叉、迂回与直行的路线以及它们投给今天乃至未来的意义。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西海美术馆第四展厅视频《大提速》展出现场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西海美术馆第五展厅展出现场

如艺术家所言,在长时段来看,自己的艺术生涯正像是“跬步与徘徊”,不断往复和艺术的创新,在看似重复的动作中,缓步拓展着雕塑艺术的边界。此次展览是西海美术馆关注青岛籍艺术家项目的首场展览,将首次启用美术馆全部展厅举办个展,致敬从青岛走出去的艺术家。通过联动室内外展览空间,展出艺术家隋建国的280余件(组)作品,以及7个系列的文献组合,更有3组系列作品首次披露。

“手感”,身体

与原初时间

回溯最初做雕塑的原因,隋建国用两个字进行了概括——手感。天然地对身体感知的敏锐、对空间的敏感,这是隋建国挚爱雕塑的最初动力。身体,对于隋建国来说,是一个与周边环境、所有人事物进行对话的媒介,眼睛只是雷达,是一个信息收集的器官,但最终仍然是大脑更是身心来处理所有的信息。

隋建国很多重要的雕塑探索,都离不开身体的动作和外部力量的介入,诸如“盲人肖像”“重力雕塑”,泥,成为承载艺术家的手部动作和外界相互作用力的媒介,将一个静态的泥团,转化成一系列瞬间时刻的“琥珀”。对于隋建国来说,雕塑过程里,身体的参与极为重要,在制作“重力雕塑”系列时,他站在楼上将泥团仍下去,就仿佛是自己身体从楼下一跃而下,在泥团被掷出的瞬间,隋建国将自我投射进去,与物共情,与空间共情。

这种共情仅在创作中发生,在日常生活时,看到石头从山上掉下来,隋建国也如常人的反应一样,但一旦进入“艺术状态”中,用隋建国的话说,他就会“主客颠倒”,在“艺术状态”里的隋建国,那颗从山上滚落的石头,就是他自己。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三十年前的隋建国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隋建国涅泥视频截屏,2013年拍摄

在艺术状态里,人可以放弃掉实用主义,成为纯粹的审美动物,一种易受自然感召的、将生命投入自然壮阔的状态。隋建国称这种状态为“原初时间”。

当我称其为一种“泛灵论”时,隋建国没有完全否认,但他更近一步地阐释了他对“原初时间”的理解,或许更接近一种“非人类中心论”,一种更纯粹的经验状态,将人变成世界的参与者,他与世界融为一体——在这种状态下的艺术家,作品往往更具感染力。

通过闭眼捏泥的方式,尝试回归到创作的最初状态——没有既定规则与技巧束缚,仅凭身体与材料的直接互动。他将雕塑视为身体的延伸,让作品成为生命痕迹的记录。对于他而言,艺术创作不再是人对材料的掌控,而是人与物质之间的平等对话,这种思维颠覆了传统的艺术主客体关系。

在他最新的展览中,观众也被邀请参与创作,让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与材料对话,成为“自己生命形式”的创造者。隋建国的雕塑,超越了形态的界限,成为一个不断生成、与时间共生,与公众共享的过程。

一个人的“现代主义”

——从工人,到艺术家

但这位大器晚成的艺术家,在进入雕塑世界之前,曾是一名青岛国棉一厂的青年工人。1956年生于山东青岛,16岁时便进厂当工人,1974年,他拜师学习中国画,从临摹入手,大学恢复招生后,他去夜校系统学习报考美术院校所需的素描、色彩等写实造型技巧,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然而想要考大学,还得复习文化课,在这期间,隋建国被调到一个区文化馆,进入了馆内“青岛四方区工人业余雕塑创作小组“,第一次接触雕塑,并立志投身于这个领域。次年,隋建国考入山东艺术学院,六年后又考入“央美”读研究生,毕业时,人已过了而立之年。

20世纪90年代,隋建国的艺术观念发生重大转变,一方面来自于读书期间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涌入,另一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也令他重新看待艺术:“原来我认为,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艺术,不过是依靠聪明、头脑灵光,但从那时起,我认为艺术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造,更是一种生命投入。”从这时起,隋建国的艺术开始与其生命经验产生连接。他开始创造一系列石头作品,《地罣》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隋建国另一个重要的转变节点,还有1997年香港回归,当时的中国文化界掀起多种讨论和反思,隋建国也开始思考:“现代中国与传统文化里的中国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当代中国与西方世界又是怎样的关系?”此后的“中山装”系列,以其对历史符号的重构和对社会集体记忆的挑战,使他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备受瞩目。接下来就是“中国制造”系列——红色大恐龙,直到2005年,中国艺术市场开始起飞,798也开始热闹起来。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盲人肖像》展览现场,2008年4月798卓越空间

到了2008年,奥运让整个中国社会进入一种热潮,艺术市场也愈加热烈,798的旧厂房开始成了香饽饽,它们从包豪斯风格的车间工厂,摇身一变成了最时髦的艺术乌托邦。隋建国在这时开始根据空间做一些大型装置作品,进入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却突然来了干劲儿,也开始了“时间焦虑”。基于空间和时间的敏感,2008年4月,隋建国在798卓越艺术空间做了“公共化的个人痕迹”——艺术家闭着眼睛捏泥团,再放大20倍,这个巨大的“泥团”被隋建国称为“盲人肖像”,留有艺术家指痕和手迹的泥团,放大后,成为一个个体细微痕迹的纪念碑。从这时起,个人与社会,偶然与永恒,存在与非存在,这些看似不相融的概念,边界模糊了。他自己也说:“我不再纠缠于任何形式的艺术语言体系,将艺术的个人行为上升至观念艺术的层面,完成了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的相互渗透,进入了一个相对自主的状态。”

“让他们站在我的肩膀上”

中国当代雕塑能有如今的面貌,离不开一代开创者对体系的建立。隋建国曾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雕塑系主任,在任期间,他推动了多个重大改革,包括建立工作室制度、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等,使雕塑系逐步向当代化转型。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佳告诉我们,“央美”作为一所以保守著称的传统艺术学府,实施这些改革并不容易,但隋建国成功确保了雕塑系的新旧制度并行,在众多方面寻找平衡,这是非常令人佩服的。

在隋建国的领导下,雕塑系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从顶尖的艺术家到特立独行的实验者都在此成长。雕塑系始终保持着一种实验性的传统,赋予了艺术家们思想上的自由和勇敢精神,激励他们在创作上不断突破。许多雕塑系出身的年轻艺术家,即使后来转向其他媒介,他们身上那种不受束缚的精神,依然深受雕塑系的影响。

隋建国艺术基金会是国内少有的由艺术家发起并运营的艺术类私募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策划、组织学术性与公益性的艺术项目。在基金会成立之前,隋建国的夫人李艾东投身的希望小学建设事业,为了更好地助力公益项目,隋建国成立了基金会。除了公益事业,隋建国的基金会在雕塑理论出版领域也有显著推动力,坚持按计划出版与雕塑相关的译作,致力于将国外优秀的艺术著作引进,让国内学子也能无障碍地阅读学习。这些出版物不仅是对雕塑知识的传播,也是对中国雕塑教育的不断推进。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隋建国基金会2016至2021年期间组织出版的6本现当代雕塑理论丛书和两本相关的论文集。

隋建国自己就是热爱知识的人,学识渊博,谈吐儒雅,这些来自于大量的阅读和学习。他拥有超过一万册藏书,在拜访隋建国工作室时,他的“图书馆”令人艳羡不已。

隋建国对中国雕塑发展的独特见解,使他成为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能够追溯到从滑田友到刘焕章的艺术脉络,阐述了中国雕塑如何在传统山水画的理念与西方人体艺术之间找到融合点。尽管雕塑这一媒介相对保守,但隋建国认为它有着自己的发展线索,与中国油画的现代化进程相似。雕塑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延续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形成一种新的主体化方式。

隋建国的艺术不仅在形式上反叛传统,同时也深刻反思自身的学术背景和所受的写实主义教育。他在“中山装”和“恐龙”等系列作品中,将传统雕塑技巧与当代概念进行创新结合,使得这些看似传统的创作路径变得具有批判性和自省性。

作为央美雕塑系主任多年,隋建国成功推动了雕塑系在一个特殊时代的突破与创新,成为了年轻艺术家的引路人。他的教育理念和艺术实践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雕塑的演变,也为这一传统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隋建国的职业生涯与中国现代艺术史紧密相连,通过对自身的不断探索与反思,他将雕塑的传统显露于公众面前,展现了雕塑艺术在当代的多元可能。

我即时间,我即世界

“捏泥”的创作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与泥的对话中,隋建国放弃掉过去的艺术经验,寻找“原初状态”,隋建国说了一句拗口的话:“原初身体,在原初时间里的原初行动。”后来,隋建国自己反省,闭眼捏泥对他来说,意义远不止于忘掉艺术规则,而是把主客体的固有关系打破——艺术家作为主体,泥作为客体,艺术家控制一切,而泥被控制,隋建国希望打破这样的关系。闭着眼,意味着放弃掉控制,把权力让渡给客观。在这里实现艺术家与泥的平等。这样的探索仍然在继续。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隋建国正在为作品《时间的形状》沾上新一天的油漆

另一个延续至今,并将其贯穿此后全部生命历程的艺术行为,是从2006年开始的《时间的形状》。他将一段铁丝在油漆中蘸一下,然后固定在一个地方。此后每天都给它再蘸上一层油漆,久而久之,这根铁丝由于油漆的附着和流动,已经与最初的形状完全不同,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球体。这件“作品”是隋建国的每日必修,从未间断,已经成为他的日常行为一部分。

正如高名潞在《让时间超度我们》里写道:“艺术也可以是劳作本身,它与时间为伍,它不是时间的表现,也不是时间的隐喻,更不是时间的占有。其过程的无聊、孤独、枯燥,甚至痛苦、折磨都来自充实和快乐。正如加缪所说,西西弗斯是快乐的。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必定也是快乐的执着。”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西海美术馆第五展厅展出现场

采访时,我问隋建国,有没有想过,造一个机械装置每日替代人来蘸漆,这样在百年之后,只要还通着电,它就可以永远动下去,成为生命的延续,正如人类雕刻石头的原始冲动——将自己有限的生命与永恒之物绑定。隋建国却表示,他不会这样做,“当我动了念头要做这样一件作品时,我就已经把它同自己的生命一样来对待,它不应该无限的做下去,就像我不能无限的生存下去一样。而当自从把身体当作雕塑的基础和出发点时,我对永恒性就不抱希望了。即便是刻在石头上,它仍然是有限的,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宇宙时间,就整个存在的时间,任何存在者跟存在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这种虚无是人最终的宿命,你不得不面对它。”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里,人要顺应自然,而现代思想里,要以人为中心,要去外界征服,在隋建国看来,这两者或许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这是一个矛盾又统一的时代,一个大融合的时代,未来通往何处?他也不知道,但是总得做点什么,如果硬要说“抵抗”——这样强烈的词汇在隋建国的字典里并不常见,那或许也只能抵抗“虚无”,用生命抵抗世界的熵增,将创作作为与自身和世界对话的途径。

雕塑,是隋建国一场关于时间、身体和感知的无尽对话。他用雕塑探索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打破传统的艺术边界,以一种超越日常经验的敏感,将艺术带回到人类最原初的感知状态。在他的作品里,观众不仅看到艺术家的个人表达,更看到一种开放的创作方式——每一件雕塑都是一个关于生命、时间与世界的全新体验。

文/Chloe 图/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西海美术馆来源:芭莎艺术

艺术家简介

隋建国丨在不断重复的跬步中,铺出一条艺术的坦途

隋建国,1956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为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隋建国在自己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对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时空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深度理解和认识。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艺术展,并多次参加国际艺术群展。

个展:“生灭与真如——隋建国”(壹美美术馆,中国北京,2019),“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北京,2019),“体系:隋建国2008-2018”(OCAT,中国深圳,2019),“肉身成道”(佩斯画廊,中国北京,2017),“盲人肖像”(中央公园弗里德曼广场,美国纽约,2014),“隋建国的掷铁饼者”(大英博物馆,英国伦敦,2012),“运动的张力”(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2009),“隋建国:理性的沉睡”(亚洲美术馆,美国旧金山,2005)等。

群展:“物之魅力”(郡立美术馆,美国洛杉矶,2019),“海南城市公共艺术计划——来自中英的艺术家”(海口日月广场,中国海口,2018),“罗丹百年大展”(大皇宫,法国巴黎,2017),“三人同船”(玛格基金会美术馆,法国尼斯,2015),“城堡中的花园——第九届巴腾贝格雕塑双年展”(德国法兰克福,2013),“见所未见,UNSEEN——第四届广东双年展”(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2012),“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中国上海,2012)等。


[ 责任编辑:徐智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