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9-28 09:02:51
听新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代艺术史的书写本身,如今成为了艺术史学探索与反思的重要课题。一本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著作开始写作之前的铺垫工作有哪些?面对对艺术史了解程度不尽相同的读者们,如何列出一个能满足各种人群需求的艺术范本目录?在新的艺术观念和媒介层出不穷的今天,艺术史的书写方法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

基于以上问题,9月22日下午15:00,著名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应邀做客武汉SKP 4F SKP RENDEZ-VOUS,为现场观众们带来了题为“从《越界》到大学教材”的分享。从《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与《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两部艺术断代史著作聊起,鲁虹深入浅出地勾勒了中国当代艺术史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讲座现场

鲁虹的讲座,从《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的写作缘起出发,讲述了其几十年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从成长到发展的见证者,鲁虹提到:“我自己大学毕业以后分到湖北美协工作,结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也看到很多作品,我当时就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伟大的文化转型的时代,这实际上是一个空白的领域,目前没有人做这个工作,我觉得我应该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讲座现场

鲁虹还特别提到了艺术史学家詹森的写作方法对其产生的启发,以及后续多版艺术史著述的创作历程:“詹森是从图入手进行写作,这个对我启发非常大。在深圳美术馆工作时,我接触了很多艺术家,我已经意识到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是超越艺术史的,他们可能建立新的传统,建立新的艺术史,我就开始了搜集工作。这就开始了第一套书的编写——《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1999》。把这个工作做完以后,我在时任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李路明的支持下编著了《2000-2005:新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图鉴》,不再强调艺术的种类,就按照年代编排作品。这个书出版以后,又得到了时任河北美术出版社编辑冀少峰的认可,于是,我就在2006年出版了《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8—2004》,接下来又在台湾出版了《中国先锋艺术1978—2008》,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艺术30年:1978—2008》。在前面的基础上,2020年我把所有搜集的图像资料做了一次整合,这就是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全集》六卷。”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鲁虹部分著作合集

“这个书是怎么样发展成大学教材的呢?到了2012年,时任河北美术出版社编辑徐秋红又建议我将上述书籍发展成大学教材,在她的建议下,我又加了几年,就是从1978年到2008年,写了三十年。并于2014年出版了《中国当代艺术1978—2008》(大学教材),后来重印了八次。它是图文并茂的,可以像看连环画一样阅读。每个章节有一个概述,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我都以相关链接的形式把它列出来便于阅读。后来徐秋红到河北大学,她的接班人李彤又建议我再加十年,这就是新版教材《中国当代艺术1978—2018》(大学教材)。新版教材是已经在前几年出版,现在是新版的第三版。”鲁虹说。


随后,鲁虹与现场观众们进行了深度互动,回应探讨了诸多有关当代艺术现状的话题。

观众:鲁老师,请问您对我们美术馆和博物馆策展的一些引导性或者教育意义的倾向有什么看法?

鲁虹:我觉得当代艺术是一个新的传统,它要走向公众,需要向公众加以引导。我写当代艺术这个大学教材就是用这种方式向读者介绍如何欣赏当代艺术的方法。我退休以后在武汉的合美术馆当馆长,在我们做展览的过程中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除了专业人士看懂,我们也要大量地向公众做一些活动,比如我们要请艺术家、策展人导览,还有讲解员向观众导览,你们现在到合美术馆看展览,如果有十个人以上就可以要求导览。他会向你介绍这个艺术家的生平,给你介绍他创作的想法,结合每件作品教你如何具体地欣赏。其实湖北美术馆、包括我们湖北美院美术馆,他们都在做这个工作。观众积极参与对我们当代艺术发展是有好处的。

观众:鲁老师好,我也喜欢看美术展,但是有时候也看不懂,可不可以拿一个名作,《睡莲》或者《蒙娜丽莎》,或者是中国的一些名画,举个例子,告诉我们怎么鉴赏。

鲁虹:这个想法是很好的,因为我们面对不同艺术的时候有不同的读解,比如我们面对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那是一种读解方法,西方的古典艺术,像意大利的、法国的古典绘画又是一个系统。我写这本书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新中国美术60年:1949-2009》那本书,以及《中华美术百年》,我都是解决这个问题。书的右边就是一个图,左边就是文字,大概800-1000字,这个作品如何产生的,它的思想内涵,还有它在艺术上为什么这样构图,为什么这样画,都有解释。可能看了书再结合作品,还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可以看些这方面的书,专业的书看起来会感觉到无所适从。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新中国美术60年》上编外封,鲁虹主编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新中国美术60年》下编外封,鲁虹主编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中华美术百年》,鲁虹著

观众:鲁老师,您这上面写的分析和提示,是什么样的参考?您在艺术分享方面有没有自我消耗?

鲁虹:英国有一个艺术史家叫贡布里希,他说过:“有多少艺术史家就有多少艺术史。”对于同一段时间的写作,每个人角度不一样,标准不一样,就会稍有区别。但是我想同一个时代,比如吕澎写了,我也写了,我们可能有百分之一二十不一样,但是百分之六七十应该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对这个时代有一个基本的共识,这是第一。

第二,我可以在这里具体谈一下我的标准。首先一个艺术史家应该是对中国当下所有情况基本了解,在他的心目中有一个网络,直径就是历史,横线就是当下。我判断一件作品,这个作品很容易进入我的地图,如果你跟古代是一样的,你画得再好,我们都不会选你的。我们会选择那些在历史中有创新的地方,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要出新。在新的作品里面,我们会选择各方面指标更好的,基本就是这个标准。

观众:鲁虹老师好,湖北省或者说武汉市,我们美术馆的运营和美术馆的展品,在“走出去”“请进来”这方面您有什么样的规划或者想法?

鲁虹:湖北美术馆“走出去”的项目不少,比如湖北美术馆的漆艺展览已经在卢森堡展出了。而且不管是湖北美术馆还是武汉美术馆,都“请进来”了一些展览,只是说跟北京、上海比,武汉这么一个大都市,相对来说是少了一点。我们会尽量努力,但是目前也是经济上的问题,一个海外作品引进来,实际上要借展费、预租费、保险费等等,我们也向财政部建议过。大家如果有机会出国的话,多看看美术馆。

观众:鲁老师好,我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听了您的介绍之后比较好奇,我发现您这些书的封面都采用同一张作品,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幅作品,它有什么样的含义?

鲁虹:这个作品是艺术家方力钧创作的,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候,有些人对新事物有些无所适从,他表现的是那样一种情绪。写《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8—2004》时选择这个作品,是因为我觉得他代表了当时面对时代的激流勇进的时候,人们稍微有一点迷茫的感觉。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纽约《时代周刊》1993年12月19日将艺术家方力钧油画《系列二(之二)》(1991-1992年,200×230cm)作为封面发表

后来我的书为什么全用这个作品?我是受茅台的启示。茅台在30年代参加巴西博览会的时候就是这个包装,它不能离开自己的形象。我现在至少有五版的书,我想让大家只要一看到这幅作品就知道是我的书,但是每次我就换个颜色,老版也换个颜色,新版也换个颜色,就是让我的书形成一个固定的概念。

鲁虹以当代艺术“在场者”的身份,先后出版了多种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著述。无论是从事策展、艺术批评实践,还是当代艺术史的写作,鲁虹都有着相对稳定的核心问题意识和艺术价值判断角度。其基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情境、以中国化的视觉经验进行表达,突出本土身份等艺术史书写方法,都是反思和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叙述所无法忽略的经典案例。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活动现场大合影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签售现场集锦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来源:SKPRendezvous)

艺术家简介

鲁虹在武汉作“从《越界》到大学教材”专题讲座,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鲁虹,1954年1月生,祖籍江西,198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美术作品参展:

中国画《在知识的海洋里》1982年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

中国画《我们这栋楼》1984年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

中国画《知音》1985年参加了“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

中国画《凉山印象》1989年参加了“第七届全国美展”

中国画《巍巍武当》1989年参加了“爱我中华、兴我中华全国科普美展”

个人出版的学术专著:

《现代水墨二十年:1979~1999》2002年

《中国当代水墨:1978~1999》2017年

《异化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与孙振华合作)2004年

《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2006年

《蜕变——鲁虹艺术批评文集》2008年

《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1999》2013年

《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08》大学教材,共印八次 2014年

《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大学教材,2021年

《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1999》英文版,由美国斯帕格出版公司出版(SCPG Publishing Corporation)

《文革与后文革美术1966~1978》2014年

《半路出家》——鲁虹艺术理论文集 2019年

《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9》2023年

《“策划”人生——我的写作与策展之路》2023年

有约五百多万字的文章发表于各丛书及专业刊物上

曾参与《美术思潮》《美术文献》《画廊》等美术刊物的编辑工作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