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虽然起步稍晚,但在全球范围内已迎头追赶。面对芯片供应短缺和算力不足等挑战,中国在技术创新上依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华为推出的"盘古"大模型,在技术层面实现了重要突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通通"项目,作为通用人工智能的雏形,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首创。同时,我国各大头部企业也在积极训练数据模型。通过新型的举国体制,把人工智能视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进行强有力的推进,如四川省更是将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来实施。
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人“通通”亮相
在AI艺术领域,尽管中国面临专业师资短缺的问题,但数字艺术教育已迅速起步。如中国美术学院设立了元宇宙学院和AI中心,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央美国际学校成立了数字艺术研究中心,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近日揭牌成立。这些举措表明,中国在AI艺术教育方面正在加速发展;在艺术创作方面,我们还需要解决AI艺术在情感表达和原创性方面的挑战,以进一步提升其艺术价值。基于这些背景和挑战,作为一名从数字艺术创作探索到AI艺术创作的实践者,一山结合个人的创作实践与深入思考,分享了对AI艺术创作发展趋势的见解。
一山 《硅基新密码》 2024 通过表现硅基代码深度学习人类神经元,探索了艺术与科技的交汇点。这一创新不仅展现了人类神经元的抽象美感,更象征着人类与人工智能的交织与共生。
趋势之一:虚实共生
首先,一山觉得第一个特征就是向“虚实共生”的发展态势。我们可以从人类历史的艺术长河中寻找线索:在远古石器时代,人类用原始天然材料在洞穴中创作了洞窟壁(岩)画。随后,在农耕时代,我们发明了水墨艺术和书法艺术。进入工业化时代,我们开始探讨油画和水彩。而到了信息化时代,新媒体艺术成为了我们的焦点。随着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又开始探讨数字艺术。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人工智能的AI时代,AI艺术正逐渐成为我们的关注热点。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以虚拟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从实到虚这一重大转变,基于底层逻辑的不同。在传统实体中,人类依赖于直观的十进制系统,这种基于物质世界的计数方式反映了我们对实体世界的直接感知。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算法和基础代码层面的发展,我们开始转向从零到一的二进制系统。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技术层面的革新,更引入了虚拟算法的概念,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引领我们进入一个由数字和代码构建的虚拟世界。
一山《缪斯》AI 转化雕塑
尺寸可变 2023年
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紧密相连,它随着时代的节奏进行着迭代变化,不断产生了新的艺术门类,创造了新的艺术语言。这个嬗变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迭代的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技术的迭进也同样在加速,为虚实共生创造了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远古时代的上万年,到农耕时代的上千年,工业时代的几百年,信息化时代的四十多年,数字化时代的十多年,再到去年一直持续爆火的各种AI软件,涌现出诸如ChatGPT、Midjourney、Runway等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
虚拟技术不仅仅是工具,更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的世界。借助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大型神经网络模型、复杂的数据集以及通过脑机接口、仿生学等,我们构建了一个能够进行高度交互的虚拟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艺术创作和体验不再局限于物理世界的限制,而是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创新。这种新的世界观彻底改变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观众的互动方式。这种变化改变了认知、拓展了边界,增强了现实,为我们人类创造和打开了全新的视角。
趋势之二:人机协同
在传统艺术时代,包括水墨、书法、油画等,艺术家们主要依赖手工技艺来进行创作。然而,随着人机时代的到来,机器的角色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工具,而是演变为能够替代许多传统手工过程的“超级智能机器”。在数字艺术的早期阶段,计算机主要扮演着辅助工具的角色,帮助艺术家实现他们的视觉构想。这种应用从简单的图形设计软件到复杂的3D建模和动画制作等软件,展示了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人机协同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一山 《幻花皓熊》 AI 绘画
尺寸可变 2023年
当前的AI生成艺术标志着艺术主体的一场深刻变革。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艺术创作的门槛也随之降低,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并参与AI艺术创作。AI艺术不再局限于少数专业人士,而是逐渐成为大众可以享受和创作的艺术形式。尽管如此,AI艺术在内容和思想上的要求变得更高,它不仅是观念表达的媒介,更是智慧和创意的体现,推动了基于观念的创新革命。不管技术如何发展,艺术占主导、本体地位。尽管目前AI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它们通过学习和分析海量数据,基于复杂的算法和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表现出集成创新的新形态,但尚未达到根本性的原始创新水平。相比之前阶段,AI生成艺术展示了机器在艺术创作中的更大自主性和创新能力。但计算机作为超级工具,已经在艺术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模仿人类神经网络生成的AI作品方面,情感表达的权重得到了加强。
展望未来,随着强人工智能(AGI)的发展,人类将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脑机接口、仿生学和计算神经系统等技术,模拟人类神经元的AGI可能成为现实。在这一阶段,机器将与人类形成真正的人机协同关系,不再仅仅是创作的工具,而是成为能够与人类一起协同创作和工作的伙伴。这种协同效应有望实现1+1>2的效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正在创造一种新型的硅基智能生命。这标志着我们正步入一个新时代,从碳基生命的“人以类聚”扩展到了与硅基智能生命(类人)共存和协作的新领域。这种共生关系预示着人类文明将开启一个全新的篇章,其中人与机器的互动和合作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关键力量。
2023年7月一山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个展现场中
《星空》交互作品
趋势之三:融合发展
艺术发展的历史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融合发展。在一山最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艺术3.0个展览以及其所著的《艺术3.0》一书中,一山基于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了“艺术3.0”的理论概念。这一理念的形成是对艺术发展历史的深入回顾以及对未来艺术趋势思考的结果。“艺术1.0”象征着古今的融合,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当代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源泉。而“艺术2.0”标志着东西方艺术的融合,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了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和快速发展。这两个时代的艺术,虽然各有特色,但共同构成了当代艺术的丰富基础。而进入“艺术3.0”时代,标志着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一个持续扩展和不断跃升的领域,不仅仅包含计算机艺术,还包括了生态艺术、生物艺术、航天艺术、太空艺术、新材料艺术等等,除此之外,还将出现交叉科技之间,形成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的的科技艺术。这种深度融合不仅呈现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体现了未来的科技为未来的艺术拓展了新的蓝海,新的天地、不断涌现出艺术的新生命。
一山 《AI新水墨》 AI视频+Ai音乐
尺寸可变 2023年
在艺术的演进中,我们见证了从艺术1.0到艺术3.0的连续转变,这不是一个颠覆性的过程,而是一种迭代。在这个迭代过程中,艺术形式、技术和理念发生了融合与转化。在我看来就是了淘汰一些、传承一些和创新一些这三个要素,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观念被淘汰,而那些能够跨越时代的精髓则被传承下来,同时新的技术和理念被不断地探索和融入艺术创作中创新。它们的融合为艺术提供了更多样的表达方式和更深的思想内涵。艺术家们不断地在传统与现代、守正与创新、现在与未来之间寻找平衡,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迭代关系,正是这样融合式的迭代发展,不断地丰富了人类的艺术宝库。
《AI新浪潮》AI视频 尺寸可变 2023年
趋势之四:数智赋能
相比传统产业,数字艺术(包括AI艺术)在转化形式上的赋能性更强、速度更快、形式更多,因此更能实现艺术的产业化。而优秀的数字作品则可以应用于文体产业,为现实空间(舞台、体育场)呈现出震撼的视觉盛宴;应用于电影和科幻工业,带来超高清、数字模拟等全新体验,推动影视业的升级换代;应用于建设数字化城市,创造新的场景,必将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和新的打卡地不断涌现;应用于文旅业,数字艺术能够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性增强游客的体验感,通过数字文创产品吸引更多游客购买,从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数智赋能,为传统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使得原本沉静的历史变得生动起来,活泼起来、交互起来,转化成一种新质的艺术生产力。
6月28日,由人民网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台AI展示体验活动“白泽的奇幻旅程”武汉首秀
通过数智化和产业化的紧密结合,数字艺术不仅丰富了数字文化产业的种类和形式,从整体上推动了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正因如此,艺术家创造数字化、智能化的艺术佳作是新的使命,而打造中国的数字文化产业则需要艺术界与各领域一同努力。
趋势之五:生态开放
数字艺术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我国来说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推进。通过采用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进一步完善数字艺术市场体系,创造一个标准化且透明的艺术品交易环境。区块链技术的引入能够确保艺术品的真实性和交易的不可篡改性,从而提升整个市场的信任度和流通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艺术品评估、鉴定、交易和版权管理的综合生态体系。此外,通过智能合约等技术,可以实现艺术品版权的自动化管理和利益分配,同时也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形成AI艺术良性循环与更好发展。
段森 《起源NO3》生成雕塑 2024年
艺术评论的智能化正在改变我们对艺术作品的评估与反馈。利用机器学习算法,AI能够分析大量艺术品数据,提供关于作品风格、技术和市场趋势的深入洞见。这种智能化的评论和评估,有助于艺术批评家更客观和全面地解读艺术作品,提高艺术评论的质量和深度,为艺术界带来新的视角和讨论。
Ai艺术评论
在开放的艺术生态中,建立安全伦理框架至关重要。通过技术手段如防火墙,我们可以为AI艺术创作设置伦理规范,确保创作过程中遵循伦理标准。
法律层面上,AI艺术知识产权保护和原创性认定是确保AI艺术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制定明确的版权规则为艺术家提供了保护,促进了版权意识。同时,通过预防利用AI进行造假的机制,确保AI艺术的原创性和真实性得到认可和保护,这对于维护艺术生态的诚信和创新至关重要。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正朝着一个更加开放、智能、安全和创新的AI艺术生态迈进。
(文章整理自一山先生于6月28日在人民网“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武汉)的演讲内容)
(来源:亚洲艺术AsiaArt)
艺术家简介
一山
四川诗书画院顾问、四川雕塑学会顾问、当代艺术家
获奖经历:
蒙古国首届乌兰巴托国际艺术节“最佳艺术家”奖
美国纽约第二届亚洲艺术节展览“当代水墨创新奖”
第三届阿根廷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年展提名奖
法国由联合国公益联盟授予公益联盟金奖
国际展览经历:
2024 德国曼海姆当代艺术展 (曼海姆 德国)
2023 艺界·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新加坡)
2022 巴黎右岸之夜(Nocturne Rive Droite 2022)
2022 “多元·碰撞·融合2022”韩国国际艺术作品展 (瑞山 韩国)
2021 “相会东京”现代艺术作品展 (东京 日本)
2020 缠绕体艺术双城个展(北京、巴塞尔)
2018 平遥国际雕塑节
2018 土耳其国际摄影展
2018 蒙古国 UB 国际艺术节
2018 法国大皇宫艺术沙龙展
2017 第 57 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年展
2016 第三届阿根廷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年展
2015 意大利利佛罗伦萨后“后水墨与水墨后“双人展
2014 美国纽约第二届“亚洲艺术节”展览及联合国总部展览
数字艺术展览经历:
2020 缠绕体数字艺术个展(北京、巴塞尔)
2019 “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展”
2019 “艺术活化彝家新寨”走进联合国展
2018 《数字线》参加法国大皇宫艺术沙龙展
2017 数字绘画、数字雕塑、数字动画参加第 57 届威尼斯双年展,并将数字雕塑捐赠给米兰、威尼斯、圣马力诺国
2016 “快乐密码:一山电子抽象手绘学术展”重庆独立映像艺术空间
2016 “灵境·一山电子抽象实验展”杭州梵耘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