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5-31 10:15:21
听新闻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经济水平提升、文化消费兴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艺术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成为重要发展趋势。由此,艺术赋能文旅成为国内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艺术不仅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艺术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塑造,推动当前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艺术助力乡建”内容板块,梳理艺术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不同路径方式,探讨其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编者按

艺术乡建: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艺术乡建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的乡村建设方式,它以艺术的力量介入乡村建设,通过艺术的方式重新链接人与人、人与乡村、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激活了人的个体价值和乡村资源价值,推动了乡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贡献力量。

势能:艺术乡建的觉知共识已形成

艺术乡建的实践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从清代晚期开始,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启了探寻乡村建设的道路,如米鉴三、米迪父子在河北定县翟城村开办学校教育、普及文化等。至20世纪20年代,社会精英的“改良式”乡建社会运动更是如火如荼,其代表人物有梁漱溟、晏阳初、费孝通、熊佛西等,他们试图通过教育推动新文化来改造乡村,改良中国社会结构。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乡村振兴战略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价值意义不言而喻,它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近些年,社会各界积极推进该战略的多样性实践,在文化层面,艺术介入、助力乡村建设是其中具代表性的实践方向。为此,诸多艺术家、艺术机构参与了艺术乡村建设,做出不少具有挑战性、特殊意义的实践探索。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大地之歌·2024美丽中国纪事”展览现场 北京中华世纪坛

2021年,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了美丽中国研究院,并开展调研了国内艺术乡建领域大量的实践案例,汪莎作为美丽中国研究院的副院长,一直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给她最直接的感触是:艺术乡建已然在国内艺术界形成了一种觉知共识,就像民国初年晏阳初、陶行知、费孝通所在的时代,大家关心乡土,有极大热情为乡村发展做事。汪莎表示:“当前,大家对中国的乡村发展充满了期待,也愿意积极投身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势能。例如,近期又到了各大艺术院校下乡采风较为集中的时间段,而这些采风活动和以前相比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往大家的落脚点在于完成自身创作,是一种记录或截取式的,视角仅集中于乡土风物的描绘;现在则不然,它不再是简单的艺术采风,而是融入了诸多关于乡村振兴发展的时代使命,关联到社会的治理和发展创新等方面,都积极思考在下乡活动中能为在地带来什么。”

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国内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机构、艺术家开始深入探索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践,大家都怀揣着最质朴的情怀和热情参与其中,而且相关活动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拓展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红土地·2021第二届田野双年展(自贡)”现场,村民在邱光平作品前拍照

例如,艺术家、策展人一山从2018年便开始在国内策划组织田野双年展,并分别在四川广安、自贡举办两届。一山总结道:“从国家政策层面看,我们近年一直在强调城乡统筹、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在‘五大建设’中,文化建设是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通过艺术介入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而两届田野双年展举办后的反响也印证了我的想法。在此之前,国内各地方几乎很少有如此大规模的艺术乡建活动,这两届田野双年展活动得到了四川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整个艺术界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田野双年展以全新的‘艺术革命’的方式探索农村未来的发展,将艺术由都市转向乡村、由展厅回归自然,这种改变看似是物理空间的一种变化,实际上它是城乡在文化资源上的再次统筹与平衡。”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红土地·2021第二届田野双年展(自贡)”现场,艺术家焦兴涛在其作品前与村里的孩子互动

路径:艺术界和乡村建设的双向奔赴

中国美术学院在国内较早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以乡土为学院开展教育实践的思路,至今已组织8万多名学生赴乡野采风,并把艺术作品创作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2021年,为了更好地回应时代诉求,中国美术学院提出了美术助力美丽中国的愿景,并成立了美丽中国研究院,希望通过集结美术界、设计界、思想界的相关人士,为美丽中国建设打造生力军和智库。

据汪莎介绍,美丽中国研究院的主要工作方向是打造三个网络:一是行动网络。美丽中国研究院每年会调研近1000个案例,选择其中300个进行深度访谈,甄选100个进行集中展览,该展览已经连续举办3年,目前沉淀下来了数千个案例近500万字的采访,以此构建案例文献库。二是思想网络。近两年美丽中国研究院组织了很多相关论坛,做了大量专家学者采访,进行相关书籍的编著,由此形成一个智库,赋能美丽中国建设。三是实践网络。该方向主要是对接完成艺术界和在地的双向奔赴,比如通过制作“美丽中国感知地图”,邀请艺术界人士提出方案、想法给当地以启发,同时当地的政府部门也可提出相关需求,供艺术界讨论和实践。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丁栅水乡SOHO智慧粮仓

“美丽中国研究院最终的目标是希望搭建美丽中国的建设和应用平台,构建思想研究网络并培养相关人才。明年,我们计划发布‘美丽中国·艺术实践指数’,以期为大家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标准。”汪莎表示。

如果说美丽中国研究院定位于理论研究机构,那么诸多艺术家及机构的相关实践则为其提供了重要研究样本,也为艺术乡建的实践路径提供了诸多参考意义。

一山策划的田野双年展以“大地艺术祭”的形式介入乡建,但其重心并非是对大地艺术本体的探究,而是将双年展名称的关键词落在“田野”二字,因为在一山看来,“田野”要比“大地”的含义更广、更立体、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一山希望通过田野双年展来探讨三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农耕文明背景下对土地崇拜的农耕艺术;二是人与生活的关系,强调其中具有文脉传承性的乡土艺术、民间艺术;三是挖掘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院落文化,总结不同地域中的建筑文化。田野双年展通过在地性艺术创作的方式对这三组关系予以梳理,为今天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路径。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红土地·2021第二届田野双年展(自贡)”开幕现场

那么,如何以当代化表现农耕文化?这是田野双年展艺术探索的核心课题。对此,一山总结出“四性”:一是内生性。此点类似发展经济学的概念,通俗来说就是作品应该是从土地内生长起来的,艺术品与土地有内在的关联性,不是外来物的异样呈现,不能违背农耕艺术的本质。二是在地性。不仅是在地的民众与艺术家一起进行创作,采用的材料也能就地取材,在地使用,以及现成品的艺术创作。三是互动性。田野艺术的实质是公共艺术,这就决定了不能站在其外围观赏作品,而是观众可以与艺术品互动起来,融为一体,观众也是作品的创作者。四是当代性。此点强调作品不能照搬现成品,而是在历史文脉基因下呈现出当代语境,实现“1+1>2”的效果,最大程度地呈现出文脉性与当代性相融合的田野艺术的魅力。

对此,一山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资源会逐渐走向良性互动,同时“城市病”也越来越突出,由此将倒逼农耕文明走向高级的回归,土地的附加值也将大大提升。“未来的农村不仅仅是农民的农村,也是全社会的农村,是‘希望的田野’,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家园’”。

另外,在国内乡村建筑营造领域,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师何威则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何威已经持续10年在乡村开展建筑营造工作,他认为中国目前乡村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产业,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县或村,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给自身带来关注度和活力的问题。

何威将乡村艺术建筑营造的价值概括为三个方面——容器、酵母、灯塔。他认为,乡村艺术建筑的营造或改造要充分考虑到原有场域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对于改造项目而言,需注重新加入的建筑元素与之有着怎样的关系,它们可以是和谐的,也可以是冲突的,但不管风格定位如何,都应先满足其实用价值,再考虑艺术风格一类的“无用之用”。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

例如,何威于2014年在河南信阳市新县周河乡西河村营造了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其建筑是1958年建造的粮库旧址,此案例较具代表性——该地原来常住人口不到100人,而在做完该项目数年后,到现在每年有近10万人次的游客。原先常在外地打工的原住民也重新回流,开商店、餐饮、民宿,由此形成了一个具有持续性活力的循环体。

思考:艺术乡建需加强持续性、系统性

关于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汪莎基于相关实践与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思考,即乡村振兴最终振兴的是什么?是我们振兴乡村,还是乡村振兴我们?汪莎坦言:“我更多的感受可能是我们被乡村振兴。那么,对于持续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最终的落脚点是什么?我觉得它最终还是要抵达到具体每个人的成长和完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对于农耕文明价值与意义的逐渐挖掘和彰显;包括探讨后工业化时代的数字科技、人工智能和人的关系,这些都在指向一个更具人文性的话题,而不再是单一指向经济指标。”

汪莎认为,乡村振兴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到乡村学习,寻找并运用农耕文明的密码,来平行成就每一个个体的完整性,注重每个人心灵系统的搭建。从这一角度来说,乡村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它不仅保全了诸多可能性,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多新的可能。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naze naze 织物工作室 

由此,汪莎对乡村振兴的理解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要跨越城乡,实现双向驱动;另一方面则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们,在精神追求层面,都可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寻求答案。

艺术助力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研究院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该方向涉及的面向较广,它既包括了单一文创产品的设计,也涵盖较大范围的社区规划。据汪莎介绍,近两年在美丽中国研究院对相关案例梳理过程中,也发现其中主要存在的两个问题点: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本土创造与农造实验—“在地生成”艺术板材应用·户外家具“π”

首先是缺乏时间上的持续性。美丽中国研究院通过100个相关案例抽样调研发现,每个项目平均持续时间仅有13个月,很多艺术家或机构参与艺术乡建的时间很短,缺乏持续性。比如较常见的艺术设计介入乡建,很多是在实地调研后,仅停留在了设计方案的层面;而一些已经落地开展的年度性艺术季/节类活动,很多也是举办两三届就停办了。造成目前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绝大部分的艺术乡建项目都是由各地政府相关部门主导支持的,这其中会因部门人员调整存在一定的倾向性和时效性的问题。

其次是缺乏系统性思维。国内艺术乡建中的很多在地创生项目并没有真正完成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比如,艺术界人士在乡村很认真地完成了某一民宿或公共空间的建设,但后续往往会发现很多问题—有些是当地百姓不感兴趣,或者很难通过当地的相关审核、审计,抑或缺乏专人运营致使最后闲置……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艺术从业者在构建乡建项目时缺乏系统性理念,他们更多是从艺术或美学的角度出发,仅关注了自己认为对的部分,从而忽略了整体运营思路、价值链条的梳理,这就导致很多乡建项目往往只有开头,缺乏过程,最终也很难有一个好的结果。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本土创造与农造实验——数字编织-黔西南布依族传统纹织与3D打印设计转译

对此,汪莎表示:“艺术乡建项目不能随意启动,更不能仓促结束,它需要做好十足的准备。首先,艺术家等相关主体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真正认识到艺术乡建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件久久为功的工作;其次,前期要进行相关文献性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实地调研、问题分析、案例学习;另外,艺术乡建工作需要从人类学角度去开展,要充分尊重在地性,明白艺术乡建不是艺术家的试验田;最后,艺术乡建项目通常会运用到管理学,介入者要加强团队协作,保障项目的系统性运营。”

(文/武文龙,《艺术市场》记者,刊于《艺术市场》2024年5月号)

(来源:艺术市场杂志)

艺术家简介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一山,田野双年展策展人、艺术家。

艺术家一山、汪莎丨艺术乡村建设:实现价值共创系统的搭建

汪莎,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