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4年4月18日,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正式开幕。
展览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协办,浙江大学进行学术支持,以“美美与共:集”为主题,分为“集”和“传”两个板块,旨在从“汇聚、交流、融合”的视角反思本次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处处都是外人”,在展示多元文化的同时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在军械库(Arsenale)展区游览路线的最后部分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文化思考和视觉体验。
在外媒报道中,今年的中国国家馆收获了许多好评。当然,就如此前的每一届一样,同样也伴随着些许争议。在短短5天的布展时间内,用“中国大系”来回应“全球大展”,其有效性和策略性又在何处?或许,在本次中国馆策展人之一王小松的身上,我们可以获取某种答案。
“一只盲目的甲虫在弯曲的树枝表面爬动,它没有注意到自己爬过的轨迹其实是弯曲的,而我很幸运地注意到了。”
这是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也是王小松在艺术创作时,常常提起的一句话。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海报
一个月前,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正式开幕。其中,中国国家馆展览由浙江大学教授王小松和独立策展人姜俊共同策划,以“美美与共:集”为主题,共分为两部分: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像文献组成的版块“集”,和由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车建全、焦兴涛、邱振中、施慧、王绍强、汪正虹、朱金石)作品组成的版块“传”。展览旨在从“汇聚、交流、融合”的视角反思本次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处处都是外人”,在展示多元文化的同时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在军械库(Arsenale)展区游览路线的最后部分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文化思考和视觉体验。
1983年,王小松考入中央工美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书籍装帧系学习,1990年到柏林艺术大学视觉传达系学习,东西方高等学府的专业学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在他大学求学期间,正逢85美术新潮兴起,那是中国艺术界思想活跃的时代,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下,西方的各种艺术思潮涌入中国,传统艺术意识受到冲击。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激荡中,王小松一直保持着对艺术敏感的感知力与对文化思潮的深度思考;而在对社会人生充满了情怀的同时,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对文化建树也深具责任感。
▲ 王小松在中国国家馆(布展前)
在艺术家的身份之外,王小松还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当代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并担任“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巡展总策展人。
对于作为艺术家的王小松而言,探索架上架下之间的空隙是他的艺术乌托邦。
王小松在2023年武汉双年展中展出一幅作品
该作品以《虢国夫人游春》为名,意在唤起观众对历史文脉和文化身份的一种认同感。以新作品、新材料的形式与中国传统艺术的“永恒之美”间建立某种内在思考和文脉对话。
而对于作为策展人的王小松来说,在历史与当代之间、东方与西方、在地与世界的空隙中,同样是他在策展工作中所始终秉承的艺术要义。
在展览现场,“凤凰艺术”对王小松进行了专访,从“大系”到当代,从美美与共到“集”,深入全面地讨论了关于本次中国国家馆的线索、主张与回应。
王小松访谈
▲王小松在工作室
倒计时,只有5天。
红海战争,线路中断,展品滞留。
或许在布展过程中,王小松更能感受到当下“处处都是外人”的意义。不过好在,也正是在短短5天,王小松带领团队克服了时间紧迫和物流困难,最终完成了布展。这不仅展现了团队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坚韧与灵活。
多年的国外学习和创作经历,给予了王小松对于“全球”和“外人”的独特理解——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理解和包容正是我们亟需解决的关键课题。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开幕式上,他巧妙地通过一个日常的饮食例子来阐述这一理念:上海人青睐甜食,而广东人则偏爱辣味。当这两地的人们同桌共餐时,通常很容易达成妥协。然而,一旦桌上坐的是习惯重辣的四川人和喜欢甜食的上海人,情况便变得复杂许多。双方需要进行更多的理解与调整,才能在保留各自饮食偏好的同时,和谐共处。
在王小松看来,这个简单的饮食例子正是映射了更广泛的人类交流和宽容的必要性。人类社会要构建共同的命运,需要一种大度包容的态度和真诚沟通的意愿。正是借助每一个个体的独特存在和他们相互聚集,我们才得以构筑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
为了更生动地表达这一点,王小松借用了一幅古汉字的意象来打比方:“集”字描绘的是一群鸟聚集在树上,各自发出独特的声音,却共同奏响了一曲和谐的交响乐。这象征着多样文化的共存与碰撞,正是王小松在中国馆策展中所追寻的核心思想。这种不同文化的汇聚与碰撞,不仅是文化交融的具体体现,更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献档案,文献、数字可视化,多尺寸,©️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拍摄:意释文化
在中国馆的策划工作中,王小松和姜俊通过采用瓦尔堡的图像学方法,为艺术家、观者和专业人士创建了一个富有深度的文化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希望能够讨论未来,反思历史中的殖民问题和文化纠葛,并探讨消除文化差异的路径。为此,他们邀请了七位艺术家,并围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一核心主题进行展示。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习近平同志2005年亲自批准,19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重大文化工程。
▲浙江大学杜江峰校长与策展团队合影
该项目共收录了12405件/套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其中有3000余件/套分藏于中国以外的海外机构,占收录总作品量的1/4。本次展览中甄选100件“大系”收录的海外藏绘画,如唐韩干《照夜白图》、五代董源《溪岸图》、宋郭熙《树色平远图》、元倪瓒《虞山林壑图》、明董其昌《江山秋霁图》、清吴历《墨井草堂消夏图》等,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挖掘作品背后的流传历程,以图证史。
▲国家博物馆“盛世修典三-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大系”全国巡展的过程中,王小松始终关注中国传统绘画如何与新兴数字化结合从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进程和拓宽数字化的应用方式。大系的创新设计与蕴含的艺术理念,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推进数字化的必要性并加深对数字化的理解。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献档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2005-2024,文献、数字可视化,多尺寸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拍摄:意释文化
乍一踏入展厅,观者所见的便是此次大系的展示——“集”板块展出了现收藏于海外的100件中国绘画作品的图像文献档案,这些来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以及弗利尔美术馆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绘画最优秀的传统。通过数字化手段,王小松和团队把这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并以文献档案的方式展出,既展示了这些作品的历史和流传轨迹,也提供了西方人对这些作品的解读和视角。
王小松和姜俊在中国馆策划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如何通过展示与传播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来促进文化交流。他深知,只有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交融与共存。
▲香港艺发局主席霍启刚(左)及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参观中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馆,中国馆策展人王小松(中)与姜俊(右)陪同讲解
王小松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表示,通过这种文献档案展览,可以让观者看到西方人如何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对绘画中的诗词、印章等细节的解读。他强调,这样的展览不仅仅是展示伟大的艺术作品,而是通过西方人的视角再现并传播中国文化,用他们的语言传达中国的艺术之美。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正体现了“美美与共”的主题,即通过互相理解与欣赏,建立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探讨中西方关于传统绘画的不同视角时,王小松指出,西方学者通过精细的图像分析和历史文献研究,试图揭示中国文化的持久生命力。特别是在解读董源等大师的山水画作时,他们强调了画中所体现的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这种视角与中国文人画中的山水精神相契合,后者视自然为哲学思考的寄托,山水为心灵的归宿。反观东方人对西方艺术的解读,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或乔托的画作,东方学者更关注于艺术表现的技术细节如造型、色彩和材质处理,而从中也寻找与东方文化中重视生活哲学和人际和谐的相通之处。这种跨文化的艺术解读不仅反映了东西方在视觉和哲学上的多样性,也是对全人类共同文化价值和生存哲学的深刻探讨。通过这样的交流与比较,我们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各自文化的独特美学和哲学思考,还强化了艺术作为连接不同文化和历史的桥梁的重要角色。在山水与哲学的交织中,东西方艺术共同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文化对话平台。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24,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德国吕贝克圣安娜美术馆馆长托尔斯滕·罗迪克(Thorsten Rodiek)曾如此评论王小松的艺术创作,“他的作品是历史的、建立在过去基础上的,同时也让我们品味历史的稍纵即逝。如同所有的历史事件一样,王小松作品的主题让人感觉到在‘历史’上又铺设了一层新的东西。”
而这种历史感,同时也体现在他的策展理念中。在本次威双中国馆现场,如何对经典进行再次指认,以及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我们如何面对这么丰富的视觉资源、绘画资源,以及这些资源今后如何进行当代的转化,让人们去了解它们,都是王小松所思考的重要议题。
在展览现场,“传”板块邀请了7位当代艺术家,以回应“大系”的方式创作7件艺术作品,并参考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中图像文献学的方式,用图像文献的展示墙将“大系”图像和当代艺术作品联系起来,也同时呼应了全球图像史,形成了中、外和古、今的双向联动。其中,朱金石从建筑、车建全从山水、焦兴涛从人物、汪正虹从花鸟、王绍强从笔法、施慧从法书、邱振中从造园,这7个中国传统绘画的角度分别切入进行创作。
▲浙江大学教授、策展人王小松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本次策展中,两位策展人以艺术史的叙事角度,从图像理论到山水景观,再到人文世界观,构成了一项整体行为活动。所有参与者,不管是艺术家还是策展人,对内重塑自身,对外连接世界,促使我们去重新思考关于图像与艺术史、哲学与文化的知识体系。
其中,车建全连续二十年,拍摄同一座亭子及其周边的环境变化,探究了时间和空间的延展性及自然景观变迁的同时,还将观者视角引入了一个若隐若现的时空维度中,展现了无法预测的宇宙和社会。
▲车建全《亭》,2003-2022,影像,1280mm*750mm*40mm×20,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焦兴涛的雕塑作品利用工业时代的遗留材料——比如铜和铁,来塑造传统中国的人物形象。金属的冷冽、硬度以及金属熔化的流淌光滑,包括焊接点的凸起和粗糙,都能通过触摸获得真切的想象,它们代表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对抗。
▲焦兴涛,《魂·韵》,2022,金属,多尺寸,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邱振中的户外雕塑《状态》虽然高至三米,却让人体悟到那些来自中国书法的线——被风梳理时的纠缠、飘动并最终与风融为一体,成为了“园林”的灵魂。
▲邱振中,《状态》系列作品,2024,钢筋龙骨、玻璃钢着色,多尺寸,拍摄:邱昕,©️邱振中工作室
施慧以文字的符号性和物质性结合所呈现的作品,将过去的痕迹和未来的预言交织在一起,纸浆呈现的纸石成为对时间的纠缠,审视与触摸。它已经从原本的语义系统中被解构,它们的可识别性变得模糊,从而成为对封存记忆的重新考量,激发我们去解读那些被时间淹没的、难以言说的过往。
▲施慧,《书非书》系列作品,2021-2024,宣纸、纸浆、棉线、木板,多尺寸,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王绍强将宋代绘画通过画学研究和形式分析,以水墨作为表现自然的符号,表达了内在的“道”和生命的灵性,让观者体会到一种超越物质界限,触及心灵深处的安宁与禅悟。
▲王绍强,《淬厉新之》,2024,纸本水墨,400mm*400mm×105,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汪正虹携带微形的10000只鸟类到现场。艺术家自己与佩戴鸟形的行为者一起,以行为游走的方式,穿梭在各个不同场景,营造出千鸟齐聚的景象。反思个体性与集体性之间微妙关系。
▲汪正虹,《百鸟图迹》,2023,金属、玉石、木头,多尺寸,行为表演:©马一奥,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朱金石《塔》由数千张宣纸、棉线、竹竿等环保材料组成,构建了一个的巨型内置灯光塔状装置。该作品的灵感源自中国绘画中的建筑图像——塔。作为一种聚集精神性的建筑物,塔融合了多元文化象征,作品既呼应了中国的塔,也在跨文化和跨历史的语境中映射了世界各国塔的文化与哲学寓意。
▲朱金石,《宣纸塔》,2024,防火宣纸、钢管、棉线、竹竿、LED灯带,8500–8700mm*3500mm,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王小松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艺术是我们文化的重要基石。然而,他强调,虽然我们从古人中学习和致敬传统,但却不能简单地复古,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使传统艺术在当下的文化中焕发新生。这种“拟古不仿古”的理念,正是他们在策划中国馆展览时所坚持的核心。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审美,他希望在威尼斯这样具有在地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平台上,展现中国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现代创新。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拍摄:曹习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现场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大主题是“处处是外人”,而中国馆的主题“美美与共”则通过关键词“集”展现了古今文化的融合与群聚。王小松和姜俊将“集”的意象应用于展览,期望能够通过汇聚不同地区、不同观众、不同肤色和不同个体的参与,展现当代中国艺术的多样与包容。
展览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为元素,通过艺术家的再创作,表现出对古代绘画大系的致敬与创新。这个过程不仅是对传统的回顾,更是通过现代艺术手段对传统的再诠释。这种多层次的文化交融和创作,体现了“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展示了中国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独特魅力与影响力。
可以说,此次的策展工作不仅仅是一次展览,更是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度对话。在这次展览中,王小松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更融入了当代审美和国际视角,真正实现了在文化多样性中的和谐美美与共。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来源:凤凰艺术)
艺术家简介
王小松,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97年获柏林艺术大学大师生学位。现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王小松始终坚守以传统“油彩与布面”为主要媒介与形式,在不断实践中突破了传统绘画中固有矩形外框或者其它几何形边界的视觉定义,提出了具有革新性的“多维度绘画”理念。“多维度绘画”旨在探讨弯曲与皱褶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王小松将平面绘画里的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等变量,延伸至多维立体空间,运用大面积单色铺陈、凹凸的画面等,竭力探讨弯曲空间中绘画形式与变量间的关系,同时不断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不同的材料,在画面上折射出中西方双重文化的共性与矛盾。在画布“凹入”与“凸出”的多维度皱褶空间里,绘画以“折叠”的方式被塑造,在凸显材料媒介的“物质性”的同时,使画面整体成为“视觉空间的连续体”和真实可触的空间,并表现出超越材料形式之外的生命与灵魂,以弯曲的形状隐喻当下人性的焦虑与精神困境以及多变性,使作品发人深思。
主要收藏
阿联酋王室|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奥地利舒茨艺术典藏|奥地利,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家美术馆|奥地利,巴威尔艺术基金|德国,德国路德维希科布伦茨当代博物馆|德国,德国吕贝克圣安娜美术馆|德国,希腊拉里萨现代艺术中心|希腊,广东美术馆|广州,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印如精舍|台北,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北京,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及其他机构或私人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