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朱长元丨艺术经纪人的事业,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加画框”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5-16 09:36:50
听新闻

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在不同的艺术经纪人手上,其市场价格可以完全不一样。2004年之前,村上隆的作品一直由另一家画廊代理,其最高拍卖价为62.5万美元。2004年之后,高古轩画廊代理了春上隆的作品,很快春上隆的一件雕塑《我孤独的牛仔男孩》,就在拍卖场上拍出了1520万美元。对此,高古轩画廊创始人拉里·高古轩认为:“艺术品的价值是创造出来的,是一个群体来界定它值多少钱,而维持这个价值体系,就是一个画商的工作。”

高古轩的观点,或许就是经纪人与艺术家对艺术品的价值认识的最大不同,他觉得即使一个艺术家作品好,但它不一定就能卖得上价格。而界定它最终值多少钱的往往是经纪人,这是高古轩作为经纪人所持的观点,而这种观点又恰恰被市场,被高古轩一直以来的市场实践所证明。

朱长元丨艺术经纪人的事业,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加画框”


朱长元丨艺术经纪人的事业,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加画框”

艺术家怎样接触真正的艺术经纪人或大牌画廊?当一些经纪人及其画廊在市场上已经站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他们同艺术家的合作都会显得非常谨慎,甚至可以说非常挑剔,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轻易而又盲目地同一个艺术家“一见钟情”。

对于已纳入他们视野的艺术家,他们首先会花相当长的时间去考察这个艺术家的作品、人品、心态、认知,会去分析在纵向的艺术史和横向的同时期艺术家中,这个艺术家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以及经纪人与艺术家一旦合作之后,彼此之间能否始终达成共识,保持默契。

应该说,大多数时候,随着艺术家年龄的增长,艺术家与经纪人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不少经纪人更多的会选择同年轻的或者相对年轻的艺术家合作,即使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一时还不那么成熟,但是只要其作品还算过得去,将来在创作上有可塑性、有市场潜力,其他的就靠经纪人对市场的把握和在市场上的操作。

朱长元丨艺术经纪人的事业,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加画框”


朱长元丨艺术经纪人的事业,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加画框”

一个艺术家作品的市场表现,虽然与作品本身有一定的关系,但又没有必然的联系。自古以来,同样水准的作品,名头的大小决定了这些作品市场价格的高低。名头是什么?名头就是一个艺术家在市场目标人群里的曝光率和知晓度,知道一个艺术家作品的目标人群的数量越多,其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机会就越多。

在已经营造出了市场机会、市场氛围的时候,作为经纪人,还要能够解释得清楚每一件作品,能够提供它的市场位置在哪里、艺术家哪个时段的作品最重要等藏家需要的信息。最终藏家会不会收藏作品,就要看经纪人对这些问题上是否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精辟并且明了的论断。

朱长元丨艺术经纪人的事业,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加画框”

比如安廸·沃荷去世时,他的作品只卖到了5万美元,而之后其作品动辄就卖出了上千万美元。其中一幅作品《毛主席》在2022年4月的香港苏富比“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时,以9850万港元成交;现在,即使是沃荷早些时候的版画,也能在拍卖场上拍出几百万港元,这如果不是高古轩这样的经纪人在沃荷的作品上“加画框”,沃荷的作品也许就只能止步于5万美元的市场价值上。

真正的艺术经纪人不会像现在不断涌现的“网红展”那样操作。当观众对审美知性的体验和感受已经渗透在社交需求、审美消费等各种导向的过程中,他们会考虑如何在娱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操控的媒介社会中,用极其专业而有特色的方式,向藏家输出他们所需要的市场认知和艺术知识。

俗话说“三分作品,七分画框”,站在艺术市场的角度来看,艺术经纪人的事业,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加画框”的事业,更是创造艺术品价值的事业。

(文/朱长元)

(来源:朱长元公众号

作者简介

朱长元丨艺术经纪人的事业,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加画框”

朱长元,资深媒体人,收藏家,独立艺术评论家,国际艺术经纪人。朱长元以独特的风格谈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用可操作的角度讲述艺术知识和艺术趋势。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