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艺术的展示中,篆刻艺术是最难以展示的。小小的印章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硕大的现代化展厅展示着古典文化和当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的成果。如何把这些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拉近,并完美地融为一体,这是当代人需要思考的一个课题。
骆芃芃老师从90年代起就开始思考篆刻艺术展览展示方式与现代化展厅的空间关系,并且从多方面着手探索。2006年以来策划、设计并组织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意识的展览,开创了篆刻艺术展览展示方式的新趋向。这些展览有的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时光荏苒,斗转星移,今天的篆刻展已经从总体上有了很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回顾这些一步步走向前方的展览,仍然会对新时代的篆刻艺术展览方式有所启发和思考。
——编者按
金石永寿 金石长年
——对举办了三次的“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的诠释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篆刻艺术院承办的“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它的名称从字面上看包含四层意思:第一,这个展览是中国首次举办;第二,这个展览是篆刻艺术展;第三,这个展览的作品是用寿山石镌刻出来的;第四,“金石”在这里代表篆刻、“永寿”在这里代表寿山石,这个展览是篆刻艺术与寿山石的结合,正如它所蕴含的意义一样——艺术长青。
“金石永寿——中国寿山石篆刻艺术展”,2008年在五个月的时间里连续举办了三次。也许,在历次篆刻艺术展的履历表上这是唯一的一个记录。2008年4月6日至16日,“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开幕,展线2600米,历时十一天;2008年5月20日至25日,“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第二十四回日本篆刻展”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开幕,历时六天;2008年8月10日至9月20日,“金石永寿——中国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现代艺术馆再一次揭幕,还是2000多米展线,历时四十天,参观人数达十二万人次。(见图1~图9)
图1 中华世纪坛篆刻展主题厅
图2 中华世纪坛篆刻展创作厅
图3 主题创作厅——以佛龛的形式展现精美原石印章
图4 中华世纪坛篆刻展精品厅
图5 中华世纪坛书斋式展厅三
图6 日本“金石永寿——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展览现场
图7 在国家大剧院举办“金石永寿——中国寿山石篆刻艺术展”《论语》、《道德经》主题展示厅现场
图8 在国家大剧院举办“金石永寿——中国寿山石篆刻艺术展”非主题创作展厅现场
图9 在国家大剧院举办“金石永寿——中国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奥运阳光厅展览现场
图10 国家大剧院以奥运主题为内容的大印作品
这个展览的参展作品基本上分三部分,一是艺术家自由创作的作品;二是艺术家的主题创作作品——《论语》警句和《道德经》警句;三是清代以来已故的篆刻大师用寿山石刻制的作品和精选的稀世寿山石印材及钮饰艺术作品。所有的展品都已收录在作品集中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在日本展出时又由日本篆刻家协会出版了作品集。今年八月,正值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之际,应上下各方面人士的强烈要求,展览在国家大剧院再度亮相。国家大剧院的展出,将这个展览的热度推向了顶峰。为了配合两个奥运会的召开,展览还特别设置了“奥运主题厅”,请院里的研究员刻制了10枚巨型大印(10公分见方),内容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超越极限”等反映奥运主题精神的印章;为了让观众对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展览又增加了先秦至明清时期的古印。因为这些印大多是金属材质的,所以对展览名称的约定有了一些突破。(见图11至图14)
(印章排名不分先后)
图11
篆刻 韩天衡作
释文 同一个世界
图12
篆刻 骆芃芃作
释文 同一个梦想
图13
篆刻 冯宝麟作
释文 超越极限
图14
篆刻 王丹作
释文 进步
举办这个展览有这样几个目的:首先,以寿山石为载体去表现篆刻艺术,是为了展示一枚印章综合的美:即篆刻艺术之美;寿山石自然之美;寿山石钮制雕艺之美。自元代王冕用花乳石制印取代用金属铸印以后,这个创举不仅结束了文人艺术家请工匠代制印章的时代,更为篆刻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值得深思的是,用石材直接刻印,还具有另一层积极的意义:那就是篆刻艺术从那时候起,开始了人与自然的紧密结合。艺术家赋与天工造物以人文精神和人的智慧。印材从金属的人工制造被天然的石料所替代,加上艺术家们独具匠心的创作,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契合,我们应该努力去挖掘。
在当今生活富庶的年代,收藏也变成了一种时尚。收藏的目的原本是为了收藏文明,而文明的第一含义应该是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智慧和人类的精神,它们的价值高于一切。寿山石固然很美,田黄固然珍贵,如果没有艺术家的参与,无论年代多么久远,价格多么昂贵,它也只能有一个自然的属性,而没有文明的属性。因此,一件有价值的收藏品,应该是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即一块完美的寿山石章料,除了天然石材的美丽、钮制艺术的精良,最终还需要完成篆刻艺术的创造。这也是举办这个展览所要倡导的精神理念。
21世纪,中国的本土文化艺术不仅在国内兴盛,国际上也对此十分瞩目。弘扬和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一代印人艰巨的使命。展览请中国篆刻艺术院33位顾问及研究员镌刻老子《道德经》警句;请全国最优秀的老、中、青艺术家(包括中国篆刻艺术院的研究员)100名刻制孔子的《论语》警句,一是以振国威;二是以壮民情。
应该特别提到的是,以如此强大的艺术家阵容来镌刻《论语》和《道德经》这样两套国学经典,在中国尚属首创。这两套用寿山石篆刻的从内容到形式都是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大成的经典之作,一定会流芳百世。
以专题展览的形式表现篆刻艺术,是举办本次展览的一个主旨。中国篆刻艺术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力足脚踏实地去研讨和解决篆刻艺术当中的一个个问题。不做泛泛的论坛、不求空大的主题,这是中国篆刻艺术院遵循的艺术道路。
用举办展览的方式,带动创作并试图解决或探索创作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举办这个展览的重要目的之一。以往的篆刻展大多是没有文词约定的,在创作时,艺术家表情达意的文词多半都是自己选择的,或适合自己的创作风格;或能够较好抒发自己情怀。这个展览的主题创作部分则不然,《论语》和《道德经》的警句都是固定的,按姓名顺序和文章顺序一一对应,自己不可以选择。这就给创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然而正因为如此,难以布局的文词,尤其是多字句的文词,恰恰激发和调动了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和智慧。很多艺术家都刻出了非常精彩的印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见图15~图23)
图15 篆刻 鞠稚儒作
释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图16 篆刻 孙慰祖作
释文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图17 篆刻 魏杰作
释文 举一反三
图18 篆刻 戴文作
释文 里仁为美
图19 篆刻 陈大中作
释文 君子怀德
图20 篆刻
杨鲁安
作
释文 任重而道远
图21 篆刻 刘绍刚
释文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图22 篆刻
葛冰华
作
释文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图23 篆刻 赵熊作
释文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印章艺术是一门很独特的艺术,由于它起源于实用印,又被它的表现形式所制约,不像绘画、音乐等艺术那样,内容和形式可以做到统一。篆刻艺术一般不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很难做到统一。《论语》和《道德经》印章的创作,在这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有些印章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甚至是超越了具象化的统一。这个尝试应该是很成功的。(见图24~图26)
图24 篆刻 李刚田作
释文 思无邪
图25 篆刻 石开作
释文 和光同尘
图26 篆刻 徐庆华作
释文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寿山石温润、典雅,具有典型的中国文人的气质。所以,历代艺术家和文人都十分喜爱在上面耕耘,从而造就了篆刻艺术和寿山石特有的密切关系。
探寻和研讨篆刻艺术和寿山石文化的渊源及关系,使更多的人了解篆刻艺术及其他的载体之一——寿山石,是通过本次展览期待解决的问题。(见图27~图30)
图27 陈子卫制薄意
寿山牛角冻月色醉远客薄意
图28 林亨云制钮
寿山旗降石熊钮
图29 郑泽平制钮
寿山汶洋石太狮少狮钮
图30 石卿制薄意
寿山乌鸦双重皮田黄石桃园洞天钮
在各种艺术展览当中,篆刻展是最难举办的。一枚小小的印章,如何在硕大的现代化展厅中有效地展示,确实是一件十分头痛的事。这个展览在展览形式上做了一些尝试。
展览首先将全部所刻印章展出,其中包括印花、边款(所有的作品全部附边款)、印章的印面、印章原石和印钮,并从中挑出一枚印作放大展示。目的是为了拉开印章在展厅展示的效果和用印谱展示效果的距离。放大的印章作品,装裱成一幅中式的条幅形式,上面有印章的印拓、刻有边款的原石立面和印章印面的照片,观众可以通过这些放大的效果清晰地看到印章的本体及刀琢印面的感觉。在这里,这样的展示具有着重要的标识作用。在高大的展厅中,一眼就可以找到自己想寻找的艺术作品。当然,这也是针对现代化展厅设计的,是时代的进步和审美要求的需要。(见图31~图32)
图31
图32
主题创作厅的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思想经典——儒、释、道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每一枚刻有《论语》或《道德经》警句的印章原石,陈设在如同佛龛一样的洞窟里,表示出对国学经典的崇敬和景仰。(见图33~图34)
图33
图34
书斋式展厅是这个展览特别设置的一个人性化的展厅。业界同仁评价这个展览方式开创了篆刻艺术展的新范式。这个展厅排在展览的最后面。在这里,我们以中国传统书斋的格局来布置,展厅中放置了中式的书柜、多宝格、古琴台、茶席、鱼缸和印有巨形山水画的长长的黄纱帷幔,展品陈列的是稀世精美的印材和匠心独运的钮制艺术品。中式书柜和多宝格是开放式的,上面放着印文化工具——印泥、印谱、印筋、印床、印材、历代印章精选书籍、各种印材图典、现当代印人作品选和文房四宝等,全都可以自由取阅。整个展厅充满了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观众来到这里,像走进自己的书斋一样,听着古琴,品着香茗,细细地观赏着每一件艺术品;梳理和回味着前面几个展厅所看到的内容;随心所欲地在体验桌上写字、刻印;把玩多宝格上的印工具;阅读书柜中的图书,最大限度地去体会篆刻艺术的审美快感,追溯和体验篆刻艺术原本的观赏环境。这里经常出现一些连续五六天都驻足于此的观众。(见图35~图39)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图39
在国家大剧院展览期间,为了让篆刻艺术与国际接轨,我们把中国篆刻艺术作了整体的介绍,一共六万多字,其中还包括对各种印石的介绍,并且把展厅中所有出现的文字全部翻译成了英文。
因这个展览是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参展作品大部分是寿山石,少部分其他石种就没有一一注明。当然中国篆刻艺术院在适当的时候还将举办其他石种的篆刻艺术展,以扩展篆刻艺术的生存空间和更为全面深入地挖掘篆刻艺术和其载体的关系。
“印信”,是中国印章的一种称呼,具有诚信的象征。在展览的策划和筹备过程中,“信任”给予了我们无比强大的支持和力量:一枚吴昌硕的印章价值连城;一方经过篆刻大师和雕钮大师之手刻制的印章可谓无价之宝;一块精美的田黄石价值上千万元,而艺术大师们、收藏家们毫不犹豫地将这些瑰宝提供参展,没有一个人去计较得失。在此我向提供展品的各位艺术家、收藏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展览总会有不尽人意之处,还有待于业界同仁共同的努力和完善。好在我们所看重的不是这些展品在商品市场上的价值,而是它所具有的知识含量以及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和心灵上的愉悦。
(文/骆芃芃,2008年8月16日,摘自《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来源:青草芃芃)
艺术家简介
骆芃芃 I LUO PENGPENG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原院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学位)委员会委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
西泠印社理事
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馆长
曾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全国先进工作者”“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篆刻展览。先后举办个人艺术展“天翰云章金石永年一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中国印”的世界一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分别于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举办)、骆芃芃精品展[分别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举办]“美丽中国美丽英国-24节气骆芃芃篆刻书法英国展”等。多次赴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讲学和艺术交流。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中国艺术研究院、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捷克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编著、主编和编辑有《篆刻基础教程》《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青草芃芃一骆芃芃文论集》《荣宝斋珍藏墨迹精选·吴昌硕书札选粹》(珍藏系列共22册)、《寿山石鉴藏指南》《中国印的世界一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作品集》《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作品集·骆芃芃》等书籍百余部并有《印章是汉字发展的活化石》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