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
构建中华图像艺术体系的AI语料库
今天,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与大家进行文化圆桌交流,与各位嘉宾一起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共同研究“守正创新”的文化主题,共同面对亚洲文明在AI技术语境中的发展与挑战。
去年,我们团队承担中国邮票公司的“龙年贺岁”纪念邮票设计任务,尝试了中国传统艺术的AI转化创作,却遇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现有语料库生成中国传统图象AI作品,几乎失去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形象,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类技术工具。为什么这次以传统中国民间艺术为题材的转化创作不成功呢?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中,缺少中国传统图像艺术的语料库。虽然AI生成内容的技术正在不断迭代和发展,但是世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传统的资源库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这就好比如果没有秦砖汉瓦,很难再现“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历史意境;换句话说,我们也很难用油画的材质来传达中国的水墨精神,所以在人工智能的工具系统中,我们需要不断建构和完善人类社会多样化的历史传统,使人类数千年积累的文化艺术在全新的技术语境中被全面激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上,实现古与今的贯通,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并进一步作为创造性的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和创新,赋能未来技术的发展。从这个意义来看,在智能时代的技术系统中,构建中华图像艺术体系的资源库,极具必要性。
首先,要填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中“中华图像艺术体系”的空白,建设中华图像艺术的人工智能语料库和模型训练系统。相对于目前发达的西方艺术数据资源以及当代艺术数据资源而言,中华传统的造型艺术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系统建设亟待展开。相对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学语库,在AI技术系统中的创造性传承和表达而言,构建造型、图像、色彩等视觉文化系统亟须加强。可以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包含丰富的造型语言和工艺智慧,博大精深,自成体系,而且因为是有形的、有内容的、生动的,这类形象载体能够超越语言的限制,迅速被接受、被应用,瞬间产生共鸣,可以说是世界的文化瑰宝。如建成语料库,将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方面,继续创造美的内容,表达美的形象,传播中华美学精神。也有助于使青少年充分接受Al系统的中华传统图像,并加以认识、接受和运用。
在此基础上,也要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系统关于文化艺术的深度学习能力,从艺术审美的构成元素,深入到艺术风格、美学精神层面,从而避免碎片化、脸谱化的取用生成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作出精辟的论述:“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我们在中华传统造型、造像、造景、造园及形象、色彩、纹样、符号语言等方面,融入人工智能的信息系统,还要做到由表及里,推进机器的学习与训练。不能停留于形象语言的随机拼贴,要在洞悉内在肌理的意义上,实现人工智能生成式的创意和创新发展。
此外,要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系统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传播作用,开拓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虚拟传播空间。当前,AI技术推动了艺术语⾔和技术应⽤的融合,也丰富了传统艺术传承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我们要在这样的跨界中实现新的传承和表达。这也需要不断加强原创性设计,不断创新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语言。应该说,智能时代不仅对文化艺术的创造⼒提出了机器美学新的挑战,也为我们重新认识历史传统、理解人文精神、推进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总之,人工智能时代,从技术层面,开创了一个时代;从应用层面,改写了一个时代;从艺术层面,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也许AI可以拍电影、画画、作曲、演唱等等,但不能代替艺术家的创作。我们希望以开放的视野和胸襟,去面对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融入全新的技术语境,洞悉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共建AI时代人类文明的多元造型艺术体系,守正创新,共享贯通古今的智慧创造。
(本文系潘鲁生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上的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