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受邀参观了于晓冬于青岛举办的个展“时空幻境”版画艺术展。此次展览是于晓冬近二十年创作数字版画的一个总结。其中很多作品是首次亮相,包括一部分动态的数字影像作品。于晓冬以科技为基础,向更具视觉冲击的大尺幅画面发出挑战,通过数字图形的元素重组,借用3D雕塑软件、图形处理软件和AI技术,表达了他对无限宇宙、亘古时间、折叠空间、神学与玄学、象征与隐喻的思考和理解。我在参展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他对宇宙、时间、空间的意识认知,以及在技术与作品内涵上的深入透析。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在真实与虚幻中自由穿梭,在艺术构建的浪漫与遐想的空间中,感受多维度的视觉与思维的体验。
于晓冬于2005年来到了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工作,当时中国高校的版画工作室的数量比较少,基本都集中在八大美院里,综合类大学那就更是凤毛麟角。此时,青岛大学也刚刚创立版画工作室不久,他的加入为青岛大学的版画注入了新生力量。光阴似箭,转眼近二十年过去了,他早已成为版画专业的骨干教师。期间,他研究了许多新的版画技法,对版画语素和表现空间进行创新和拓展,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和完善,在教学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丝网实验室在综合类高校中也起到了带头作用。这些具有当代艺术理念的版画技法和表现形式也深受学生们喜爱,并在学习和创作其间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类展览中屡获大奖。
同时,作为中国最早的数字版画研究创作者之一,于晓冬对这一新兴领域充满了热忱。一个艺术家的发展路径,往往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找到专属的视觉叙事秩序,通过量的积累上升到质的飞跃。二十多年间,他始终在数字版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每一时期的作品都有鲜明的特征。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其创作思路越来越清晰,对画面的形式和内涵的追求也更加地明确。他在探索中不断打破固有的创作模式,尝试和寻求新的表达方式,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借助数字版画这一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在熟知领域不断突破,践行着新数字时代的变革。
于晓冬《埃斯库罗斯的升腾》
于晓冬《暮色中的雕像》
新作《当天使划过夜空》、《暮色中的雕像》及《一场风暴的回忆》,无论是精心创作的像素,还是捕捉即兴的瞬间,都延续了他一以贯之的独特风格与美学标签。即真实与虚幻的交集,似真似幻,虚无缥缈,这些也是于晓冬作品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
于晓冬《一场风暴的回忆》
于晓冬《海垠日记》
于晓冬《永恒的瞬间NO.5》
此次展览中,于晓冬的作品现实主义题材不多,大部分是基于空间想象为主题的作品。他利用数字媒介的特性,打破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营造出一个混淆时空的幻境。让想象力和艺术性超越现实,此次展览是于晓冬对自己二十年数字版画艺术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创作的展望。
版画在思想、科技与媒介方面,一直走在时代前列。随着思想进步和科技发展,新的词语和概念会不断涌现,但是不管数字技术怎么更新换代,或者人工智能多么强大,数字效果的美感还是牢牢掌握在创作者手中,未来的艺术家们应该在未来的新艺术中坚守自己的实验性和先锋性。
(文/窦凤至,2024年3月)
(来源:青岛当代水彩艺术研究院)
艺术家简介
于晓冬,1978年生于山东青岛市,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版画协会会员。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学士,2005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硕士学位,现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版画教研室主任。版画家、数字艺术家,中国最早的数码版画研究人创作者,创立了中国数码版画创作与教学的先例。作品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