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丁乙在宁波的首次大型个展“故乡与旅程”将于3月24日(本周日)落下帷幕。本篇将从展览的四个篇章展开——于宁波美术馆呈现的“城市的足迹”与“星座与近作”,与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展出的“纸本的历史”与“旅行笔记”——以策展人崔灿灿的篇章阐释完整串联和回顾本次个展。
城市的足迹
展览现场,“城市的足迹”,宁波美术馆
作为展览的开篇,“城市的足迹”以别样的方式呈现了丁乙的艺术历程。和过去以时间线索展开的梳理不同,本单元以“展览史”的方式呈现艺术家走过的足迹,“十字”35年间在世界各地的漫长旅程。
一张创作于1988年的彩色作品,标志着“十字”系列的开始,亦是这段旅程的起点。五年后,丁乙的三件作品,参加了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首届亚太艺术三年展和《中国前卫艺术展》,正式开始了丁乙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之路。翌年,丁乙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第一次大型个展,并取名《丁乙抽象艺术展》。
展览现场,“城市的足迹”,宁波美术馆
之后,“十字”的足迹布满世界各地,它走向艺术的中心,又闪现在边陲的远方,出现在喧杂现代的大都会,欧洲古老的小城,也与加勒比的港口,广阔内陆的腹地对话,从上海、北京、西藏、纽约,漂洋至巴黎、横滨、昆士兰。这些“十字”游历过的城市与文明,给予丁乙无数灵感,再次激活“十字”的生命与意义。
“城市”也是丁乙十字系列中的主题。一张四拼画作诞生于上海城市化的后期,它记录下中国正在发生巨变中的城市灯光、高架、写字楼和处处闪烁的荧光色,成为上海在世纪初的挽歌。“城市”也暗示着丁乙的观看,牵引出在三十余年间丁乙所经历视角的转变,从“平视”,到“俯视”,再到“仰视”,从形式、观念,再到现实,最终重返精神之旅。丁乙和西藏的渊源也经历过同样漫长的变化,从1985年第一次踏足,再到30年后重返高原,十字系列携带着它所经历的历史,展现着和自然、信仰一样的密度与质感。
展览现场,“城市的足迹”,宁波美术馆
回到故乡,是回到往事。在这座由码头改建的现代美术馆中,中间的栈道仿佛回响着丁乙父辈远行的开始,而四周的房间,曲折的动线,像散落的岛屿,承载着一段段“十字”所经历的光阴与距离。“十字”与“城市”讲述了丁乙半生的故事,也象征着这座最早开埠的城市散落在各地的游子,所经历的漫长迁徙。
“城市的足迹”既是丁乙个人所经历的小历史,又是折射着社会和艺术变革的大历史。
星座与近作
顺着旅程的方向,我们来到“十字”如今的时空。
和上个单元的历史性回顾相比,“近作与新作”呈现了丁乙2016年之后的创作,以及丁乙为本次展览和故乡创作的全新作品《星座》系列。巨大的尺幅和序列组合式的展出,构成了这个展厅的主要视觉,它们完整而又全面的向我们展示了,“十字”系列在历经30余年积累后的最新进展。
展览现场,“星座与近作”,宁波美术馆
而将这个展厅命名为“星座与近作”,来自于某种和旅程有关的意象。一侧的展厅是散布的城市,丁乙走过的足迹,而另一侧的展厅是深邃无垠的星空。无论城市的足迹如何转变,“十字”的历史经历了哪些变革,在它之上永恒不变的是浩瀚无垠的星空。星空笼罩在城市之上,指引着“十字”远行的道路,它不朽、光阴无限,却又摇摇欲坠,宛如人心与命运。
“海”构成了近作的另一系列。在这些深蓝色的画面中,“十字”的波纹,有着和大海般的厚度和广度。它预示着丁乙驶向精神世界的全新旅程,从一片海域驶向另一片海域,以寻求“十字”的无穷变量。
展览现场,“星座与近作”,宁波美术馆
一张创作于2020年的黑白作品,表明了丁乙对形式的探索从未停止,画面中颜色的稀缺,使得透视感和动态感更为明显,画面的内在矛盾,也再次被加剧,聚散与离合,肃穆和永恒,昏暗与冥想,形式再次重返了精神的隐喻。
一组由12张小幅绘画组成的星座系列,与创作于2016的巨幅十字作品交相辉映,成为整个展厅中的“内视”的题眼。两件作品之间的距离,标识着丁乙在近作中为“十字”设置的不同语法,成为解读丁乙“十字”生涯最核心的密钥:丁乙的十字始终以“什么可以被讲述”和“什么不可以被逾越”之间的张力为原则。在这个原则之上,一面是精神与情感的千变万化,以找寻无限的“十字”,一面是在线、米字、格子的方寸间,给予限制,以寻找有限的“十字”。
展览现场,“星座与近作”,宁波美术馆
纸本的历史
“纸本的历史”首次集中展出了丁乙以纸为媒的艺术实践。
和大多数艺术家不同,纸本系列对于丁乙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丁乙“十字”系列最初的缘起与灵感,也决定了丁乙从80年代末至今的观念走向。
1987年,从印刷厂离职的丁乙,在纸张上开始了第一批“十字”。他用尺子、胶带绘制出冷静、严谨,没有手工痕迹的作品,以让抽象变的精准。也是那时起,奠定了丁乙之后的两个原则,一是“十字”是画面的基本元素,也是唯一的内容,二是所有的作品以“十示”加年份编号命名,以和艺术阐释系统形成反差。
展览现场,“纸本的历史” - “1990最初的观念”单元,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这个单元即是从这批作品开始,之后我们又以 “纸本与城市” 为题,回顾了几件纸本作品和展览史的关系,以呼应宁波美术馆展出的“城市的足迹”。在下一篇“1990,最初的观念” 中,我们陈列了丁乙在90年代的几篇札记和作品,追溯“十字”是如何在90年代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决绝的观念系统。其后,“册页与长卷“像是《芥子园画谱》,或是十字的元素表,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丁乙对于纸本的形式、媒介和材料的实验:在长达数米的长卷中,如何将十字还原到“词根”状态,寻找圆与方、黑与白、几何与结构的丰富关系。
展览现场,“纸本的历史” - “册页与长卷”单元,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纸本的时间与历史”是这个单元的高潮,我们按照时间与年份的变迁,每年选取一件纸本作品进行对比,以呈现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艺术家放弃了什么?又保留了什么?恢弘而又细微的视角,像是历史的时针与秒钟,回顾了丁乙36年间纸本创作的变化与发展。“巨幅的纸本”成为整个篇章的结尾,它将观众的目光由时间的变迁,引向空间的延伸,显现作品中丰富而又层层叠加的关系,这些巨大的画作包含了丁乙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也积累了艺术家所经历的现实经验、创造的混合语法与一以贯之的观念。
”纸本的历史“呈现了丁乙35年间的另一条线索,它在“十字”的体系中有着与架上同等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对架上的实验与修正,亦是我们重新看待“十字”时生动的介质,丈量的标尺。
(文/崔灿灿,策展人)
展览现场,“纸本的历史” - “巨幅的纸本”单元,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旅行笔记
“近些年,我去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旅行,感受到他们都是人类古文明的发源地,比如埃及、希腊、印度、阿拉伯、非洲等等,都经历过辉煌的强盛时期,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所以,我在创作的思考中融入了这些旅行”。
(文/丁乙)
作为展览的尾声,“旅行笔记”以一种更为轻松、细微、本初的方式,为我们理解丁乙的艺术和生活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视角,它既是对那些严肃主题的松动,又是艺术史叙事里被遗忘的角落。
这个单元由一张地图开始,它标明了丁乙曾经到达过的城市。城市之间的航线与距离,早已远超地球和月球之间的间距。散落的地点像是大小各异的宝石,只需做一些“十字”的连接,便成了星座间的虚线,化作恒星与命运,图形与历法。
展览现场,“旅行笔记” - “时钟与地图”单元,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旅行笔记”由5个单元组成,“时钟与地图”、“三座城市的笔记”、“故乡、短途与信件”、“《旅行笔记》纪录片”、“上海的迁徙”。在第一个单元中,我们汇总了丁乙在不同城市的旅行中画下的随笔,并将其按照地点的方式进行罗列。这些作品形态各异,时间不定,记载了旅行中的各种见闻,有阳光明媚,也有阴晴不定。一字排开的作品,更像是俯览的“上帝视角”。这些作品说是写生有些牵强,但你总能找到一些与城市相关的印象,或是窥视旅行那几日作者的心绪。在下一个单元,我们又将视角变小,寻找一些更为饱满、丰富的切片,它们来自于三次时间更长的旅行,“巴塞尔的盛会”、“东南亚的季风”、“重返西藏”。我们不得而知,此时的艺术家是度假、还是工作?但数量众多的手稿意味着旅途中的勤奋,尤其是在有着“自然”与“信仰”之称的西藏,丁乙画的尤为工整和虔诚,旅行也就变得像是对于神秘的朝圣。亦如劳申伯格的脚步,从纽约到北京,再由西藏去往南美,记载下丁乙1989年、2019年、2021年三次西藏之行。
展览现场,“旅行笔记” - “三个地区旅行笔记”单元,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有长途的跋涉,便有短途的一瞥,这个单元多是一两天的旅行。“印象”与“回忆”在短途中变得尤为重要,两张宁波的十字手稿,在其中显得别有寓意,或许是对故乡的深厚情感,画面中多了一些像是宿命论的星座,略显“沉重”。两份信,一封是1985年寄往北京,彼时艺术的中心。另一封从遥远的意大利寄往上海,问候1994年新一年开始,它们记载着在那个旅行不便的年代,如何与外界保持交流。一部关于旅行的纪录片,将这些往事与今日串联,混剪的素材里能看到不同时代的阳光与质感。直到单元的最后,一张张仿佛柯达洗印的照片,拍摄下丁乙在上海工作室的变迁。图片里除了作品,画室里的物件和光阴早已消失,窗外,那些看见和看不见的城市,折射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巨变。
展览现场,“旅行笔记” - “上海的变迁”单元,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1999年,丁乙的工作室搬往西苏州河路,那是上海发展最快的一年,他用荧光色记录下这座城的高楼林立、灯光闪烁的街景。1983年,丁乙在政肃路有间狭小的画室,这一年他深受尤特里罗的影响,画下上海小巷里忧郁、冷艳的洋房。从展览的开篇“城市的足迹”,再到结尾的“旅行笔记”,见证了丁乙40年间艺术与人生的旅程。如今,丁乙的展览回到故乡,让这段旅行有了起点,只是“十字”还在远行,还未达到终点。
(文/崔灿灿,策展人)
(来源:香格纳画廊)
艺术家简介
丁乙(Ding Yi),原名丁荣,当代抽象艺术家、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62年出生于上海,1980-1983年在上海市工艺美术学院就读装潢设计专业,1990年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1990年任教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2005年任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