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1-08 08:54:45
听新闻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于2023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启幕。2024年1月3日,“民艺语境——潘鲁生艺术创作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研讨会由著名文化学者、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主持。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梁宇,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教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民艺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唐家路教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黄光辉副教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帅斌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坪山美术馆副馆长卢杨丽,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郑梓煜博士,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学术典藏部主任彭宝玉,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丁澜翔博士,深圳美术馆一级美术师、策展人游江,深圳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尹烨斌等专家学者围绕潘鲁生艺术创作的民艺语境,从民艺情怀、创作背景、艺术表达、语境转化、社会意义等方面对潘鲁生的艺术创作展开探讨。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与会专家们认为,展览中不同时期创作的系列艺术作品,是潘鲁生民艺研究理论与成果的直观表达,是艺术家对民艺生存发展环境持续关注的产物。以民艺元素为源头的艺术创作,显示了潘鲁生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探索,传统艺术色彩与表现手法的融合,材质与媒介的灵活转化,反映了潘鲁生艺术创作在连通传统与现代、民艺与生活、情感与审美方面的价值。表现手法与造型语言的转化,表现了艺术家对民艺资源的融会与利用,显示出潘鲁生艺术创作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的创作特性。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著名文化学者、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

潘鲁生教授的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他四十年走进田野,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出版产生的丰硕成果;第二部分是他作为一个独立艺术家个人创作的作品,呈现了非常丰富的面貌;第三部分是这些创作成果的创造性转换,转换到了我们生活的情景中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潘鲁生先生受民间艺术的启发,从文人绘画转到具有当代性的多材质艺术创作。这些作品跟民间艺术有很强的血脉联系。他对各种材质的利用和掌握,也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可以说在当代的艺术家中间是极其罕见的。潘鲁生先生那张地图表明他踏遍了中国的大地,而且不是一般性的踏入,也不是我们过去古人的那种行万里路。他是带着一个学术的目标,真正地深入到田野里头去,真正把田野里头的那朵花朵给采摘回来的这么一种走进田野。

作为一位艺术教育家,潘鲁生先生在从事教学、研究、创作之余,让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语境。他作品中的田野性、学术性、原生性和当代性相互融合,非常具有启示价值。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梁宇:

从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民族的美学和世界美学之间的观照和交流、互鉴等多个角度看,潘鲁生先生的艺术创作和学术成果都非常有价值。潘鲁生先生在多个领域、多个赛道进行不断地创作、不断地提升,他不仅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身兼数职的同时,依然能够为民艺事业做出大量杰出贡献。展厅一进门有一幅巨大的地图,这个地图上展示了他的足迹,到了全国各地,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圆圈,每个圆圈拉出去一条线,都表达了他到某个地点的时间。他到了这么多地方,可以说他心里装的不仅仅是齐鲁文化,他装着960万平方公里中国民间文艺版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艺术家能有这样的艺术实践,能面对面地对文物、民间艺术进行实地考察、挖掘,也确实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希望潘鲁生兄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上取得更大的丰收,达到更高的高度。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

潘鲁生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的创作从田野走向殿堂,从大众走向学术。这种殿堂的展示、学术的探讨是以田野、民间为基础的,这也是把艺术真正地放在了大地上。所以在潘鲁生的作品中,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因素是非常明显的,它的艺术原创性也是基于这一点。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

潘鲁生教授的作品有很多时尚元素,能够触动更多年轻人对中国民间工艺当下性的理解。这个理解在这次展览中得以呈现,通过展览让大家感受到工艺美术、民间传统手工技法的美。这些美与我们当下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展览最后部分的衍生,是将民间田野考察作为源泉,通过对艺术创作的二次设计、二次创作,变成了与生活、时尚和当下有紧密联系的作品。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民艺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唐家路教授:

潘鲁生老师的当代艺术或现代艺术是非常传统、非常中国化的。从创作形式来看,多是现代、抽象或符号化的,但创作理念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潘鲁生老师创作的源泉是中国化的观念,他用自己的话语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观念来创作,这是他的典型特点。潘鲁生老师的鲁班线是从视觉上、符号上的原创,还有其他的民间符号、神像色彩等都是纯粹来自传统和民间的。我们经常讲中国元素或中国符号,但这样的说法是表面化的,更重要的是背后的观念。符号元素服从于观念,有了观念之后再去形成一种适合表达、适合视觉表现的符号。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深圳市美协主席陈湘波:

潘鲁生先生的创作是大格局、大境界、大制作,这体现在题材、形式、材料的多样性上。他的绘画观念、精神以及形式语言,都来自中国的民艺或是田野,能巧妙地将东西方不同的观念,以及制作方式运用起来,将中国传统民艺、田野的特点与当代审美融合起来。潘鲁生四十年来一直在开展田野调查,从南到北,立足中国大地,在新时代东西方人文交流中有非常的价值和意义。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中华传统审美的本土资源,有利于人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美学气质,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创造力的塑造。中国民间艺术的当代价值,应该是未来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代艺术中提供一些重要的创新意义。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教授:

如何让传统的艺术或文化转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代性诉求。传统的转型本身就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不只是用现代性改造传统或是全盘的西化。所谓现代性、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或者我们用现代的眼光重新看待传统的内容,就是要让不兼容变得兼容,消除其中的隔阂或断裂。在转型中,对于一个艺术家或者对于一个学者,就是要用新的媒介来承载传统的内容。潘鲁生先生在创作中使用不同的媒介,这些媒介唤醒、更新或者再造了传统符号,让传统符号变得“入眼”。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帅斌教授:

潘鲁生教授在创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可贵的要素就是田野和民艺,这不仅是展览的核心逻辑,也是这个研讨会的学术线索。这两个词语反映了他独特的学术立场和工作态度,是他关于当下中国艺术与设计的综合理解和深思。潘鲁生教授为民艺做的努力,不仅仅反映在展览的作品上,他以一种精神的力量感召着无数的设计从业者。在大谈美育的今天,潘鲁生教授的作品展示了他根植民艺数十年来所做的调查文献和衍生设计,更是呈现了一种民艺学语境下的叙事脉络,反映了中国人的民艺精神。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

潘鲁生先生把个人创作与国家情怀结合得非常好。不断地研究与创作,这是一种关注设计、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的彰显。个人创作必须走出书斋,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潘鲁生先生在个人书斋的研究,创作与行万里路方面也结合得非常好,艺术创作既要有个人的学识、修养,也要与大自然、时代相结合,这样个人的创作才能够从多重的维度展现意义。潘鲁生先生走出书斋,思考民族艺术的创新型转化,在此之中,民族是静的,创造是动的,在动静结合中怎么为艺术寻找一条光明的路,是我们所有艺术家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著名艺术家邹明:

田野提供了艺术家一个物理的现象,也提供了一种心理空间,表现为潘鲁生先生在民艺调研中所表现出的情怀或精神,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艺术的献身精神。在作品的气象中,潘鲁生先生以现代的图形和思维方式进行转换,使观众感受到具有中国文化质感的艺术,这种转化也是作品能够融入国际化艺术语境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契机和方法。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黄光辉副教授:

潘鲁生老师的作品大都是对民间艺术的创新性转化,民间艺术其实是来源于传统的,尤其是鲁班线系列作品,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是在潘鲁生老师的工作室,那些大尺幅的作品令人震撼,远看的时候我没有看出来是怎么做的。走近之后才发现,原来这是用墨斗去做的,其实鲁班线就是民艺的精髓。人们有时候说绘画一定要有原创性,一定要有民族精神,这其实就是在田野调查中,在不断地去思考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做实践的人都知道,这种提炼是很难的,有时候你可能不注意或者有时候想不到。在看展过程中,我感觉收获非常多。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郑梓煜博士:

我从潘鲁生老师这么大体量的创作和研究中感悟了很多。我们知道,民艺有一个特征是它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它在好几代人之间是很难看出太多变化的。而当潘鲁生老师把这些民艺的元素放到自己的创作里面,用了这么多的媒介之后,所产生的这种巨大的变化以及多样性是很令我惊讶的。所以,我从潘鲁生老师的作品里面还是看到了艺术家对于多样性的追求,还有对于民艺的情感复活,以及在当代艺术这个脉络里面去赋予他们活的氛围和活的影响力,我觉得对于我这种原来并不太了解和关注民艺的人来说,是很受教育的。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翁子扬教授:

通过潘鲁生老师的作品与文章,我认为民间艺术其实是有一个很庞大的基础的,它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我的专业领域中,遥感的逻辑一直在提及供给能力的概念。有时候一个民间艺术品一定受到在地条件的约束,所有东西都依靠供给,族群在迁移,但是供给是受限的。所以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到人跟人的观察、人跟空间的智慧,它都在民艺的作品中有非常多的体现,无论是墨斗线、鲁班线,中间都有它的功能性,它还不光是我们认为它的美这一层,它的功能性和在地环境之间有非常大的关联。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学术典藏部主任彭宝玉:

在当代艺术领域,潘鲁生先生在这四十多年中一直在寻找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的实践。通过潘鲁生先生的作品,可以看出当代艺术不单是一个形式或语言风格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观念的问题。所以,潘鲁生先生在这三个领域里边融会贯通,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打通民间艺术、当代设计和当代艺术三者。特别是在当代艺术创作这方面,他的作品打破了画的题材、材料、形式等等限制,多种材料运用得特别自如,这是很多艺术家做不到的。确实是让我们感觉到很震撼。潘鲁生先生跟大家熟知的专业画家有所不同,因为他是多年从事研究民间美术的,所以看他的画既有观念内涵,更有深度。这个观念不是陈旧的,而是用现代的艺术观念去提纯民间美术的元素,整合传统文化的资源。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丁澜翔博士:

潘鲁生老师的工作延续了“到民间去”的优良传统。其实“到民间去”就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个分支。它在当时主要有三个源头,第一个是民间歌谣的研究和调查,以1918年周作人等人为首的调查为基础,他们到民间做一些田野调研工作,这也是潘鲁生老师向我们展现的他的工作方法,我们在展厅也可以看到他在实地调研、收集一些材料的情况。潘鲁生老师也说过,民间艺术保存要存真、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我们看到潘鲁生老师第一步做的便是存真的工作,在存真的基础上再做一个非常当代的,或者是多媒介、跨媒介的转换,形成了他鲜明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深圳美术馆一级美术师、策展人游江:

通过潘鲁生老师的研究和创作,可以感受到他特别重视文化符号化的过程。在人群群体的内部,学习和传承共有的文化大多是靠符号完成的,特别是在一些山村或者民间的区域,所以在他的创作中无论是什么材质,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元素、符号,比如门神这样的符号是反复被利用和演绎的。通过典型的传统文化代表性符号的运用,在艺术创作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将民族、文化、人生三者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深圳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尹烨斌:

虽然在现代展览中有一些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已经难以搜寻到它原来的痕迹,但是艺术家们能够用画笔将这些历史痕迹记录下来,正如潘鲁生教授所创作的作品,它既是对自我情怀的一种表达,也是一个艺术家对城镇化进程、乡村与城市变迁和对国家变化的一种观照,也许这些作品在多年以后会成为我们一代人的记忆,也是历史的印记,并给人们在创作上提供了方向指引。

潘鲁生 | 以田野为根基,以民艺为滋养

(来源:潘鲁生民艺馆)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