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11-07 08:30:27
听新闻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

2023年10月24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戏优秀校友黄阿忠教授应邀回到上海戏剧学院,围绕“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两个小时左右的精彩讲座。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

此次讲座,黄阿忠教授以雕塑中的“线”和中国美学的“气”为线索来讲述什么是绘画中的精神和上戏的精神现象。在开始前,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主任曲丰国教授向同学们隆重介绍了黄阿忠教授。


· 上戏的氛围与美院的不同

· 雕塑——线

· 理性

· 如何汲取理性——气

· 为什么每张画、每个人都要不一样呢?

· 上戏现象就是上戏的精神现象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

上戏的氛围与美院的不同

我从绘画的精神来开始与大家交流,在美院当老师时就发现美院所谓的绘画与上戏不太一样,这个不一样是导致产生绘画精神的起源。上戏校园可能是全国大学中最小的,但是在这个地方却产生了所谓的“上戏现象”。“上戏现象”主要是以绘画来变成现象的,在我们当年大学一年级两年级时有绘画课,到了三年级四年级就是专业课了,专业课有服装、化装、灯光、绘景等等,当年我们的画画其实是为了专业服务的,但是现在有单独的绘画专业了,从我自身的体会我感到上戏这个地方是因为有各种不同的专业,有一种氛围,这种氛围是美术学院不可能有的。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

当年我们是把舞台搭景的废弃木条拿来绷画布画画,每天都会有其他的专业对你有所影响,上戏周围的这种气氛和气息也会对你有所影响。我们当年参与排戏会和导演专业的有交流,导演专业的很多思想和在舞台上演员站的位置、站的高低实际上就是绘画,演员的出场亮相就像雕塑一样,在排练当中这种绘画意识潜移默化的就会对你有影响。所谓的绘画精神实际是综合的,绘画从一开始就要有一种精神灌注,而不是一开始大家单单画素描、画速写、风景写生、人体写生等等,而是应该从一开始就进入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要灌注到基础教学当中,在一开始就应当知道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的目的是什么,这就是产生绘画精神的原点,精神就是一种审美的理性。

雕塑——线

美院有一年请了一位德国搞雕塑的来给我们讲课,他上的是雕塑系的素描课,我发现他摆的静物就是一个装置——有扫把、有绳子、有破碎的石膏等等。他在上课的时候说:你们要在这一堆静物当中找出一条线。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当你开始画画前,你要找到一条主线、还有辅助的线,当这几根线组合成功后,再开始画。所以说一开始进入你视线的不是一堆石膏、一根扫把、一根绳索,你看到的是一根线和几根线的组合,你可以不画扫把,但是必须要有线。我后来想到:原来雕塑和油画也没有什么区别,油画在摆静物时也有一条线在里面,这个线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大卫·霍克尼,水边巨木/或为继摄影后的新时代画作,2007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乔治·莫兰迪 ,静物,1937

塞尚画的景物也是用一根线来分析的,这个线是看不到的,是隐藏在物体当中的。我们在画大的创作时必须要有线,这个线不一定要画出来,但是以线做为绘画创作是抽象的,实际上是有依据的。大卫·霍克尼画的很大的树,但他却讲:我不是在画树。他其实是在画一种精神,树只是一个借代物;莫兰迪画的是具象的,但是他的意味却是抽象的,也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很抽象的,是不能用一个具体的语言来表达的,但是却能感觉到为什么莫兰迪的作品与大卫·霍克尼的不一样。现在著名的画家的画都有一种精神在里面,在画画时是一定要有感觉的,不能为了画像而画像,要有一种想法,这个想法就是精神之所在。

理性

美院的素描讲三大调五大面、空间等等,是纯技术的,而没有审美理性。开始学画画前学习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敲门砖,当你敲完之后是要扔掉这个砖头的,但很多人在后来还是拿着这个砖头,绘画是要有一种精神的,是要去寻找的,是要有一种艺术理性的表现,是要有审美的。要理解美,美很抽象,但美无处不在,要有一种对理性的审美的理解,精神是与艺术审美理性结合在一起的,审美理性是和绘画精神连在一起的。当你理解美之后你的绘画就有方向了,你的绘画就有目的了,你专业的东西就会有远方了。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

理性,分为“理”和“性。

“理”是道,是规则,是形式,是随时代发展可以创造的。我们要多看书,从前辈身上学习他们是如何理解、如何表现“理”的。“性”是性格,是情感,是你对世界的认识。当“理”和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你想表达的东西结合起来以后,就是理性。理性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性格、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然后把规则的东西通过我的理解,通过我的趣味,通过我的意味,把它通过各种手段表现出来。那种摆好静物却让学生用规定好的色彩来画的教学,是有了“理”却抹杀了“性”,应当要在规则的“理”之后再加上自己对于静物的认识,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才是有理性的。

如何汲取理性——气

如何汲取“气”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首先当有了审美以后,要理性地把它表现在、再现在作品当中。

读万卷书,但不规定看什么书,对画画有用的和无用的都可以看,博览群书会自然而然地让我们对美有追求,慢慢就会知道什么是美了。美学是一门学问,我们虽然不是研究美学的,但我们是表现美的。我们画画无论是画风景、静物、人物或者是大创作,都要表现美,美是很微妙的,很难用言语形容。读万卷书,书中真的会有东西告诉你,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等等都要看,都要去理解,理解就化为你的精神了,看书多了就会对美有追求,就知道什么是美了。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

行万里路,要实践、要到山川自然中去汲取养料——“气”,天地自然中有浩然之“气”。我们现在评论一幅画时一定要有“气”,一个人也是,如果没有气就萎靡不振,就没有生命了,我们到自然当中去,大自然空气好,就是给了你气,这是最原始的气,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气。“气”也是很纯净的、很有意味的气,爬到泰山顶上会感到一览众山小;登到一个高处,会感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些“气”是浩然之气。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气是养的,气是摸不到的,但是到自然当中去会感受到。在画画的时候,其实是利用平时所积累到的气来在画布上一吐为快。中国明代的徐渭,他会写剧本、写诗、画画,他的画面中充满了气;西方的塞尚,他画的很多人体,他当时画的时候可能是无意的,但是他有气在里面;莫兰迪的静物,哪怕画面很小你却会被带进画里面去,这是因为他的画里面有气。每一张好的美术作品,它都会有气。

为什么每张画、每个人都要不一样呢?

中国美学讲气韵生动,当我们行万里路时,就会感到天地山川的一种气息,地域不同气息也会不同,这个气是不需要花费任何力气的,这个地方的文化、地理位置会给你一种独特的感受。在看黄宾虹的山水画时,会感觉到有一阵风袭来;我画的巴黎街景在巴黎是找不到的,但却一眼就能让人感到是巴黎的风景。我如实地描绘现实的街道也没有错,但是如果从气的角度出发,从精神的角度出发,让人感到是巴黎就可以了,不然还要什么创作或者创作精神,我们在画一幅画时,其实就像是打通了一个小宇宙。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

上戏现象就是每个上戏出来的画家都会有自己对于这个山川、这个城市、对于这个绘画有自己精神的追求,如果毕业后的每个人画的都是一样的,那是不会出现现象的,群星璀璨才是现象。造成这种精神现象是从我们绘画开始的,到一个地方就要画这个地方,而不是到了东北,到了云南,到了四川,最后画出来的东西却是一样的,一样的哪里有精神所在?光有理了却没有性了,理性是很冷静地把汲取山川的气息,把前人的著述融化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才会有自己的精神,然后把这种精神和东北结合起来就有东北的精神了。为什么要每幅画不一样呢?为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呢?因为那是创作,创作是自己一个人的认识、自己的技巧、自己的个性,也就是自己的精神。雪融化了是什么?——是水,——是春天。水是正确答案,但是春天才是精神。

上戏现象就是上戏的精神现象

上戏的现象是个性的全能量的释放,这就变成了上戏现象,这种现象需要同学们的延续,这是一种精神的支撑,我们绘画训练的时候需要很多很多东西的介入,多去接触、多去感受,才会产生美;多动手画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会产生精神。我们要有追求,我们要做很多事情完善我们的追求,这个世界的艺术太多了,你来规整就变成了你的追求,我们做东西就是为了完善这些追求,我相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追求,才会产生上戏现象,上戏现象就是上戏的绘画精神现象,如果有这些精神,上戏现象一定会延续不断、生生不息。

(文/黄阿忠



两个小时的讲座飞逝而过,黄阿忠教授的娓娓道来让学生们感到十分亲切,像是在听故事,或许这是黄教授散发出的精神和“气”的魅力。黄阿忠教授以雕塑中的“线”和中国美学的“气”为线索来讲述什么是绘画中的精神以及什么是上戏的精神现象,为上戏同学们上了一堂难忘的课。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

(来源: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画家简介

讲座回顾|黄阿忠:上戏的绘画精神——艺术审美理性的再现

黄阿忠,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原主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长宁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市崇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