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兀的美术馆主办、兀物进口家居美学馆协办的「光锥抵达·郭振宇&杨恺亮双个展」在济南兀的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两位艺术家综合材料、油画作品40余件,共话有关当代艺术的方向、生机与可能。
郭振宇与杨恺亮的双个展,是一次光锥的交叠,也是与世界的重融,可追至情绪在体内的起意碰触。
策展人刘恺为展览开幕致辞
参展艺术家郭振宇(左)杨恺亮(右)
艺术家井士剑为展览开幕致辞
参展艺术家郭振宇导览
郭振宇从自然物候的节令自律(《蒹葭》系列),到现代都市在现代材料堆筑下的冷漠、孤独(《寇莫大于阴阳》);从古文人的散淡、旷达、寂寥、超然的人格追寻(《平林漠》系列),到人文主义的物化、破碎与精神主体的艰难救赎与回归(《暮光之城》系列);从秩序的思考、剥离(《天狗》系列)到光与尘的和合统整(《时间简史》系列);从物质时代到跨越人工智能、后人类时代的数理推演(《封城时代的救赎》)。现代主义启动的科技与理性之光是否会无限制地超出人文所能把握的方向,郭振宇的艺术探讨着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悖论。从古文人的个体人格塑立到文明的迭代涌现,在广袤的宇宙演化中,寻找这束文明之光所能带来的慰藉,寻找在自陷的宇宙秩序外能够用作救赎的负熵之食。
杨恺亮长期旅居欧洲,一种深埋在感情深处的情愫萌发,引发了对故国越陌度阡的乡愁。一把老式座椅、凳子,追逐到他人家中借用,安置在情感的心头,以此嗅闻房屋滞驻的分子味道(《楠楠》座椅系列),不可遏抑的情愫又是一次爆炸,探寻着时光之锥的触角刺穿心绪。情感逐渐淹没户牖前的门窗映照(《回家》)、不可触摸的夜幕挤压,扩展至孤寂的院落、朦胧的雨帘(《华山脚下》),房舍外的柳树(《我们看着变老的树》系列)、记忆中的湖水、花草、庭院,都以斑驳的影像呈现。春天里的一树樱花,在阳光斑驳里开放,繁闹的枝头,剩余的是旧日的时光(《樱花》系列)。雨云下翻腾的海浪,迎风碎落的水珠晶莹剔透,无不是羁旅中望眼欲穿的光影叠合(《浪》)。思念的情绪,恰如光锥的横截面,在一刹那截停、保留。在两处不能借机的中间段,寻求落脚的实在。于是光锥又起。
艺术家王易罡
参展艺术家杨恺亮与艺术家王易罡
光锥抵达,便是命运;光锥所到,便是交集。本次展览10月28日向公众开放,将会带给大众一次不一样的体验。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8日。
(来源:兀美术馆)
艺术家简介
郭振宇,1969年,山东诸城人,当代艺术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原理事,山东油画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美术馆研究馆员、学术研究部主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
艺术履历:
曾创作大型软雕塑作品《中华根》;策划由山东省文化厅、教育厅、山东省残联主办,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生命的编织》《心之韵》大型艺术展;电视纪录片《生命的编织》在中央电视台等55家全国电视网及海外播放,被定为中国人权对外宣传片。2000年在布达佩斯20世纪国际文化节上被评为“中国艺术海外传播优秀作品奖”。策划“传承——单应桂美术作品巡礼展”获文化部“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奖”,策划“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艺术院系毕业生作品展”等大型展览。先后参加德国科隆“当代中国艺术家六人展”、“北京奥运美术展览”、“山东省第十届文化艺术节美术作品展”等国内外展览。作品先后获得“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奖”等奖项,被艺术机构、美术馆等机构、个人收藏。举办“触目·郭振宇”“原能·郭振宇”等个展。
杨恺亮,1974年生于山东济南。现生活和工作在德国柏林和中国济南。
1992—1995年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2001年赴德国汉堡美术学院深造;2003年获汉堡美术学院与德国对外学术交流中心DAAD杰出外国学生奖;2004年获Karl H.Ditze基金会奖学金;2006年获die Zwoelf奖学金;同年汉堡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
个展:“杨恺亮画”,汉堡TOM REICHSTEIN CONTEMPORARY(2020年);“生长的树杨恺亮画展”,柏林Schultz画廊(2018年);“生长的树杨恺亮画展”,德累斯顿美术馆(2017年);“由西向东杨恺亮画展”,山东美术馆(2015年);“杨恺亮画”,柏林carlier|gebauer(2012年);“杨恺亮画”,巴黎Investance(2011年);“杨恺亮画”,柏林carlier|gebauer(2009年);“杨恺亮画”,沃尔夫斯堡城市博物馆(2007年);“杨恺亮画”,柏林carlier|gebauer(2007年);“杨恺亮画”,柏林carlier|gebauer(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