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10-13 09:21:00
听新闻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

我们从某些局部中惊讶地感受到二维平面的视觉穿透力。平面构成法则在现代语境中的渗透成为美术作品当代性的一个重要表征。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146cmX34cm

我在现代民间绘画的研究中发现:“意象的成因是结构形象和视觉记忆在复述过程中的主观生造”。记忆的倒错和淡忘反而成了主体创造的动因。主体生命的觉醒成为跨界、混搭、交汇的强劲推手。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246cmX34cm

艺术家或许找到了创建自家城廊的一条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通道。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346cmX34cm

柯和根艺术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无仅有且具说服力的经验。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446cmX34cm

混沌初开的旷远和现代构成法则的通会,蕴含了宗教意涵和图腾崇拜的抽象在现代语境中给人一种错愕,这种交叉思维迫使你开启一种全新的审美程序,表现出独特的厚度和沧桑感。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546cmX34cm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柯和根著述出版了多部平面构成的著作,成为了装饰界热门的教科书。对隐性的抽象序列驾轻就熟,为日后感性的天马行空预埋了镇海定针。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646cmX34cm

陶瓷、中国画、油画、版画。柯和根把各种样式放置在澄怀味象这一东方认知方式的大气场中。瓷质的刚性和宣纸的柔性,软硬兼施丰富了内在容量,但不足锻造艺术超人,只有从多个视角去触模乾旋坤转的艺术本质,才能实现相非相的华丽转身。柯和根认准了这一路线图,艰辛的赶路,激情的生活……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746cmX34cm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各种形态甚至各个门类,下部分都会壁垒森严,而在形而上的顶端,则是玄旨傍通,空为真谛。要打通壁垒,在学术上必须有非常充分的储备。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846cmX34cm

我之为我,法而不法,与其说是一种思想方法,更确切的说是艺术家以自我为主轴的流观方式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自信和多元视野。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946cmX34cm

柯和根不管在陶瓷创作和中国画创作中,在窑变和水墨破擦中,始终在不确定中预设了一个张力场,在这种初不如是而忽如是的生发中,蕴含神韵、生机、精气、巨变的性灵,使作品具有真率和奇谲的品挌。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1046cmX34cm

很多艺术家,在传统和现代这一时代命题前徘徊、迷惘。聪明的人会用现代的眼光去回望过往。以无为德,以虚为道,在现代传统之间构建一条时空隧道,以宇宙法则睨视八荒,窮神知化。进入隨心、随意、随情、随性的自由王国。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1146cmX34cm

柯和根放纵逸笔,随心沉浮,虚静中勃发意念,以莫测的线性抽象去统摄客体,物性被降为其次,并被放逐在心源里发酵,在陌生的路径发现别人容易忽略的美。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1246cmX34cm

中国画的含金量,最终必然会归结到线条的品质和气息的格调。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1346cmX34cm

柯和根在书法的修炼过程中,把书法放到一个更宽泛的了视野中进行再认识。书法意韵贯穿在整个创作过程,成了通识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纽带。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1446cmX34cm

在浮躁的当下,用庸俗的价值观,以本体以外的某些指标论英雄,长途跋涉的艺术家,可能冒着被边缘的风险,然而对艺术本体的敬畏和诚虔,以艺术的高度和深度,最终必然会成为人们驻足一瞥的标杆……

(文/王兆平)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闽南记遊系列1546cmX34cm

艺术家简介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

柯和根

198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

现任上海师大美术学院陶研所副所长

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上海书画院画师

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

景德镇画院院长

历任福建省陶瓷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评委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