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超英、王超英这对艺术伉俪在菏泽、在山东乃至全国美术界、摄影界的名气已经很大了,用不着我再聒噪。但看完二位的画展和摄影展,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一个“超”字,忍不住说两句。
我悟性差。不会画,但我爱看画,更爱看画家现场画。一张白纸,一眨眼就丘壑云山,花团锦簇,生机盎然,顿生敬意。看着人家画得那么脱俗完美,我就偷偷恨着我的手,我的手怎么不能超出拿筷子、端酒杯子、穿鞋子的本能?
我见过工笔牡丹、小写意牡丹、大写意牡丹。上官超英的牡丹比“大写意”还大,是超大写意吗?一幅牡丹画120平方米,整整占了一面墙,有256个花头。这幅画,超越了我对花鸟画尺寸上的想象。我了解到,上官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中国画超大写意”的艺术构想,为了不让构想成空想,四十多年探索,终有所获。
有追求的艺术家,都敢想,但敢想不是痴心妄想,而是建立在专业训练基础上的用功。单单这幅巨画,上官先生就画了整整一百天。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超大,突破了大,丰富了大,超大写意,大而化之,深不可测。很自我,也很忘我;既有我,又无我。
我问上官超英,画这幅画,除了布面、笔墨、染料、升降机、电扇外,还有什么?他摇头说,好像其他的没了。我说有酒,我闻到了酒的气息。上官超英看一眼王超英,拍了拍我的肩膀:“兄弟啊,是有口酒顶着画完的!”只要不酗酒,酒是好东西。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信!
艺术追求与众不同,上官先生的画在构图、意境营造、色彩运用,甚至材质上,都跟传统的中国画有所不同,他的笔墨跟着时代在走,从画上可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文化“两创”,怎么创?是创造性的继承和转化,是创新性的拓展和发展。“以心写神,随心赋彩。”这是上官的感悟。不能说上官先生追求的“超大”就是完美,但是他这种突破边界的勇气值得肯定。
艺术高峰的攀登,太难了,超越一点点,挪动一小步,就很不容易。盯着上官超英的画和王超英的摄影作品,我想起了著名画家李可染爱写的字“劳而获”,付出艰辛的劳动,才有一点点收获。不劳而获,那是妄想。我还想起了一个词“功不唐捐”,功夫没有白费的,艺术道路上,渗透着数不清的汗水,甚至是泪水、血水。
画家需要超越,摄影家同样需要超越。王超英是新闻界前辈,她干摄影记者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她成为高级记者的时候,我才是助理记者。可是,已过花甲之年的她依然没有放下相机,依然在拍。早年冲锋在黄河大地的抢险现场,忘记了生死、忘记了性别,而今她忘记了年龄(在我身边,忘记年龄的摄影家还有一个叫钱捍)。在摄影和人生路上她来了个大超越。我在她的作品《看戏》前驻足好久,整个画面是八个穿着棉袄的老人坐在土墙上的背影,他们在看戏,王超英没拍他们的面孔,她拍的是背影,他们的表情全凭观者想象,他们在跟着剧情笑、哭、沉默?你猜想吧。这个镜头超越了镜框,记录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村人对文化的渴望,对远方的渴望。这幅图片是王超英随手拍的,她超越了新闻摄影,她拍出了普通人身上的光泽,这光泽穿越时空,暖人心窝。
另外,上官超英的超大写意,忘我的状态,是王超英在背后默默支持的结果,她督促、呵护着上官在“超”。所以我建议上官超英,以后画画签名,把“上官”拿掉,就留下“超英”二字。因为,画是你们一起完成的,你一半、她一半。几十年不离不弃,没有王超英,你上官哪来的这气势?这魂魄?这境界?不说别的,画到忘我处,谁给你去买酒炒菜?上官先生,改了吧,改了才是“超大哥”。
我还想,二位在山东画院美术馆开展的“双英放歌——上官超英画展 王超英摄影展”,“双英”也可改成“双超”?或者干脆就是“超英艺术展”?书画、摄影,都是艺术,标题越简单越好。二位以为我这外行人的建议如何?
盯着上官超英和王超英这“双超”背影,我默默祝福他们。祝福他们画出、拍出更多有“视觉营养”的好作品(最近我才知道,视觉原来需要营养)。我感叹,两位同名同乡同学同岁,生活上相濡以沫,艺术上志同道合。艺术人生,可谓完满,夫复何求?
(文/逄春阶,大众报业集团培训委员会总监、高级记者。)
(来源:大众日报)
作品欣赏
画家简介
上官超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第五、六届副主席,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荣获中国花鸟画成就奖,俄中友谊贡献奖。1987年提出超大写意画论,创作30平米巨作40幅,创作120平米巨制2幅。向希望工程、文化建设等捐赠作品1800幅。2023年,被菏泽市委市政府授予卓越贡献奖。
作品欣赏
艺术家简介
王超英,菏泽日报社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女摄影家协会一、二届副主席,荣获“共和国50年新闻摄影奖”,山东省功勋摄影家,山东省优秀青年记者,山东省十佳摄影记者,山东省女摄影家特殊贡献奖。先后获全国五一文化奖,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一等奖,2023年被菏泽市委市政府授予卓越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