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9-18 08:42:53
听新闻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一个画家他所感、所想、所思、所之向往,

应该都在他的画里。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海华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海华的作品既有写实油画的高度在线性又有当代艺术那种表象性和反思意识,充满了艺术热情。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艺术语言系统和独特的风格面貌,特别是纸鹤系列浓缩了他精湛的艺术技艺,精心的构图设定和深藏的价值观念寄托了自我的状态,表达了自由与进步的考量。

——旷小津,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原湖南省画院院长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春之潮 150×110cm 布面油画 2023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交融·生命 70×90cm 布面油画 2021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流淌的青绿与克莱因蓝 布面油画 100×80cm×2 2023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流淌的青绿与克莱因蓝 摄影 21×30cm×2 2023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鹤之伤●红 直径 60cm 2019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鹤之伤●黑 直径 60cm 2019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笼与鹤之黑,白,灰170×150cm布面油画2019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笼与鹤●流动的黑 100×190cm 布面油画 2019

一切挪用都是有寓意的,正是这个寓意,使李海华进入了一个精神和思想的空间,超越了超现实主义。

——易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世界美术》主编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凌寒山水●微光 60×180cm 布面油画 2016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傲骨凌寒●冷光 90×136cm 布面油画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傲骨凌寒●白光 直径80cm 布面油画

李海华将自己的批判意识巧妙地融入写实绘画的技法之中,从具象的语言中抽象出某种艺术观念,又将许多不可言说的抽象观念用具象的绘画语言呈现出来,带给观众的人文启示,正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与审美提升。

——杨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时代的重叠 140×188cm 布面油画 2022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傲骨凌寒●八大一 50×60cm 布面油画 2017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傲骨凌寒●八大二 50×60cm 布面油画 2017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傲骨凌寒●灰色 80×120cm 布面油画 2015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寒枝 60×60cm 布面油画 2017

李海华建立起流体与纸鹤、流体与竹石、流体与书本、流体与5G芯片等等意象的视觉关联,使他在再现、表现和表达之间随心穿梭,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图式语言和观念形态。

——李辉武,新生派策展人美术史论、美术批评、湖南省画院美术馆执行馆长

(来源:西蒙艺术)

画家简介

李海华的“游离与融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李海华,1978年生于湖南湘潭。中国美协会员、长沙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八零画派成员、中国新经典画会成员、湖南当代油画院画家、湖南省画院创研部(青年画院)画家、长沙画院画家、齐白石纪念馆特聘画家。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