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份属于创作者、属于那个时代的特殊意义,而这个意义,或许短暂,但总归如花火般绚烂,于是,无数的花火构成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华彩篇章。此次山东艺术学院于中国美术馆展出的美术作品,不仅反映了学校建校65年来在美术学科创作与教学中的成果,更呈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而当我们面对这些画面时,不禁会思索这些画面背后那个大时代的风云历史,因此也更期待接近这些创作者们,并理解和感知他们所处的时代。于是,我们沿着时间的脉络,整理了这些作品的图片资料,汇编了相关评论综述,以期能让大家沉浸式体验那个时代的华彩之美。
城与迹
作者:远宏
创作年代:2022年
作品类型:陶艺
作品赏读
在此次展览的作品中,现代雕刻工艺呈现出自由、开放的面貌,与传统雕刻侧重精细写实不同,更加注重艺术家个人观念的表达。如远宏的《城与迹》以黄河流域的泥料作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手工拉坯成型及镂空雕刻方法并以黑陶工艺室内渗碳烧制而成,拉坯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规则旋转肌理与有秩序的镂空的效果形成对比,体现了传统成型与烧制技艺在现代陶艺创作所拓展的更多可能,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展览中的雕刻作品,展现出雕刻艺术工作者以继承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对新材料、新工艺、新审美展开探索与尝试的艺术特征与时代风貌。
摘自:《中国艺术报》2021年8月刊发尹德容《传统工艺呈现现代生活气息》
远宏的系列作品虽然种类不同,造型各异,但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其器型朴拙大气,有高天厚土之风骨,山阔水远之魂魄,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文本外张力;其色彩苍茫而内敛,浑厚而奔放,饱含火焰之英、地母之神,如古歌般洗心扩胸而回肠荡气;其肌理制作又十分现代,自然残漏,随意留痕,理性点化,意象抒发,处处潜含心机、神蕴情感,而又不落套路,有原创性的发挥与独到之处。通过远宏的作品,不难窥见其“北人南向”之姿,沉稳灵动,宽厚纤细。
摘自:《山东画报》2014年7月于公众号刊发的《【艺廊】静水流深润无声:远宏的艺术境界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涌入,考验着年轻艺术家们的理解力和消化力,一时间各种艺术流派开始迅速在中国大陆蔓延,这也使得国内的青年陶艺家们在学校建立起来的“陶瓷设计”观顷刻之间面临被颠覆的境遇。但这也恰好迎合了他们想要摆脱传统及实用功能的约束,而融入艺术领域,伸张自己主张的意愿。
摘自:海上水墨画院2020年11月于公众号刊发的《远宏创作感言》
(来源:山东艺术学院)
艺术家简介
远宏,1964年生于山东省诸城市,198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0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山东现代陶艺研究院院长,景德镇陶瓷大学博士生导师,韩国檀国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艺术类)。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华窑口文脉体系传承与发展研究”;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一般项目“淄博民窑艺术研究”,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龙山黑陶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主持文化部艺术学项目“龙山黑陶工艺文化研究”等。主编《中华文脉·中国窑口》18卷,获十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艺理论和评论一等奖。作品《城》入选“建国50周年第九届全国美展”获铜奖;作品《垒》入选“建国55周年全国美展”获山东省展区一等奖等。
创作特色:追求与寻觅中国传统陶艺、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契合点,立足于当代的表达使作品呈现在深邃与内敛之中,厚重与清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