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23年7月21日-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及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丹寨县人民政府及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举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受邀在论坛中作主题发言。
潘鲁生以“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转化与发展”为题,从传统手工艺当代转化的现实需要、参与主体、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发言。他提出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也和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项目,是我们重要的生产内容,是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更是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的一种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延绵不断、活态传承的文化综合体,传统手工艺在当前时代的转化发展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他强调,传统手工艺积淀了独有的人文精神、思想理念和价值导向,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底气与底蕴。从现实维度看,传统手工艺的资源禀赋恰好契合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个性化、品质化、情感化产品的心理期待。传统手工艺的转化发展有助于重塑乡村文化基础,增强乡村文化产业内生发展动力,并进一步带动城乡双向交流互动。从发展维度看,传统手工艺强调“心手合一”,是有温度的艺术,饱含人们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有助于弥合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裂痕,为数字时代的文明建设提供目标指引。
潘鲁生认为广大劳动人民是传统手工艺的创造者,也是手艺文化的受益者和守护者。传统手工艺的转化发展要不断强化手艺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传承机制,最大化释放传承活力。同时,青年群体和女性群体是传统手工艺转化发展的生力军,青年群体带来的不仅是传承的新生力量,还有很多新观念、新技术、新模式,这些都潜藏着让传统手工艺焕发生机的新动能。传统手工艺转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激发手艺人内在的设计力。
潘鲁生从五个方面提出传统手工艺当代转化的实践路径。首先要发挥传统手工艺在重建城市公共文化精神新空间中的作用,更好地延续城市文脉。其次,借助传统工艺创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再者,不断在设计实践中推动传统手工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方向。传统工艺倡导生活美学消费新价值,要植根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应用,在生活中创新和发展传统工艺。同时,要以工艺设计诠释传播国家形象,更注重基于工艺文化的拓展与更新,在原创性和精神内涵等方面传达中国特色。
最后,潘鲁生强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对传统手工艺的转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从意识形态、精神谱系、核心价值观、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等更核心的层面认识手工艺文化发展方向、作用和意义,使传统手工艺回归生活基底,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产业转型、美学消费以及国家形象传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来源:潘鲁生民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