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2023成都双年展”即将启幕,张子康谈美术馆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7-08 10:35:05
听新闻

“2023成都双年展”即将启幕,张子康谈美术馆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

2023成都双年展

2023.7.16—2023.11

成都市美术馆、天府艺术公园


2021年成都双年展“超融体”的余音仍然徘徊在我们耳边之际,2023成都双年展“时间引力”又将开始了。而谈到双年展,我们也会马上联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公共美术馆与城市文化的链接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双年展的发生主要是在美术馆中,也是因为今天的美术馆、尤其是大型美术馆不再只是单纯的展示空间,它已经变成了精神的空间和一座城市文化形象的代表。

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与城市的连接

美术馆作为社会的公共空间,既是一种有形的物理空间,也是内容生成、展览交流与艺术教育的发生场所,美术馆构成了一座城市的精神空间、历史空间,是展示交流和艺术教育的发生场所。对现代城市来说,美术馆建筑往往会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与此同时,美术馆作为城市文化生产机制下的首要公共文化设施之一,通过展览、公共教育等美育活动,成为连接城市与公众的审美教育的多维空间,展示着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从公共文化与美学教育的角度来看,美术馆与城市设计紧密相连,是公众审美和美育教育的重要发生场所,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例,在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全年展览20余场,开展公共教育活动近三百场,年参观人数达百万人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本年策划多位国际著名艺术家个展,如“雷安德罗·埃利希:太虚之境”、“马克·奎恩:皮相之下”、“安尼施·卡普尔”等,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研究生毕业展等都连续引发观展热潮,成为观众打卡和网络传播的热点。

从专业学术角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主要是围绕教学以及艺术领域前沿展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从公众的角度,这些专业学术的展览也并没有和观众产生距离,公众通过美术馆各种展陈与互动获取直接的审美体验,也在审美过程中获取知识、激发思考。而通过成都的展览热度,也可以看出这座城市所具有的对传统的传承与热爱,对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开放和自信,以及对于创新的热情和活力。我们也很容易观察到在国内的其他城市,美术馆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关联也正在建立。比如上海的美术馆所体现出的国际化与时尚感,比如香港新开馆的“M+”通过建筑和展览所呈现出来的在地性,都是一种城市文化的象征,是城市品牌的路径。

“2023成都双年展”即将启幕,张子康谈美术馆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成都美术馆夜景(上图A区 下图B区)

美术馆作为城市智识创新的驱动力

我们都知道,知识是通过经验和教育获得的,而智识是人们判断事物和解决矛盾的逻辑能力与思考判断的特征,从哲学层面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科学象征,从心理学层面它是人们了解认识世界的途径。美术馆最主要的使命是建造文化艺术价值,其在当代已经发展成为思考、批评、建议、创造以及不断重新定义的试验场,通过与其他领域学科之间的协作和衔接,不断想象、构思、形成、考验和构建一个新世界。当代艺术创作和传播的很多新趋势,如跨学科、多媒体、数字化等为美术馆主动支持艺术发展提供了很多新机遇。这种主动性,也构成了对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的引导力。

城市创新需要智识力量的启动,创新也是中国迈入十四五阶段毋庸置疑的主题词,我们在策划深圳公共艺术季的时候,根据深圳城市特点,提出了智识城市的概念,以思考、判断、刷新认知和改变现实为特征,以期促进现代城市走向更加深度的开放和包容。在展览中我们一方面以交叠历史为线索,体验物理空间中艺术作品在地化呈现以及观众的特征,通过现代与过去的交叠,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形成作品的时空对话,另一方面打破传统的时间与空间概念,通过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与艺术作品的跨界融合,在探索艺术表达语境和方向的同时产生艺术与城市的系统认知,从而形成公众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全新观点。

著名的科学智识家卡尔·波普尔曾经说过:“人类的智识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这句话也可以说成“城市的智识影响着城市历史的进程”。以美术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形态,以艺术思考当下、启示未来,创造现代城市文明的新形态。美术馆通过展览、公共艺术项目、公教活动等,持续为公众提供平等对话、思想互动、情感交流的平台,培养公众审美意识,引发公众的自我思考,从而形成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共识,促进着城市创新、创造,建构着城市智识,成为城市文明推动力的来源。

“2023成都双年展”即将启幕,张子康谈美术馆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

展望  有限/ 无限1 #  不锈钢   610×205×210cm  2021  

2023年成都双年展参展作品

美术馆带动城市产业升级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美术馆具备将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转化力:一方面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经济,另一方面从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角度,美术馆作为直接的旅游目的地和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已经得以验证。比如卢浮宫、大都会、MoMA等博物馆早已成为人们旅游的必经之地。1997年的西班牙古根海姆美术馆,以一己之力刺激了城市旅游,带动了餐饮、住宿、购物和交通运输业的振兴,使本来没落的工业城市一跃成为国际观光的明星城市。国内的西海美术馆、和美术馆等美术馆建筑和优质展览也为城市吸引了很多的观众。

可以说,美术馆首要目的是为了推动一种具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的话语,同时建立在这些价值之上的潜在价值也同等重要,甚至在更广泛的层面产生了放大作用。

“2023成都双年展”即将启幕,张子康谈美术馆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

张晓刚舞台5号:羽衣甘蓝布面油画218×600cm2022

2023年成都双年展参展作品

2021年12月7日,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对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予以扶持,引导和鼓励各类公益基金支持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2020年底,上海也出台了《上海市美术馆保障与促进办法(暂名)》草案和立法调研报告,列入2021年立法预备项目。

在世界城市的竞争中,基于文化的优势也正在成为最根本、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艺术正以其独特的创新能量吸引着优质的资源和人才。在城市文化和城市品牌的建设中,一个城市的美术馆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反映了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美术馆对于城市品牌的连接与社会参与,一方面是以空间属性的社会性所决定,另一方面也是美术馆的社会文化责任使然。

而回到本次2023成都双年展,成都市美术馆作为艺术与社会的交汇之所在,是成都这座城市和公众获得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来源,更是城市融合力的重要体现。今天的城市发展不仅需要美术馆,而且需要从规划、定位、功能、角色去重新建立对美术馆的认知,从建筑的地标作用到内容生产的创新和开放程度,从美术馆对于产业升级、城市品牌的引领带动等方面,对美术馆的未来角色展开更深入地思辨与实验。美术馆建设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城市因艺术的存在更加美好,在中国的新时期建设中要充分认识美术馆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挖掘其所蕴含的智识能量,及艺术赋能,共同推进美术馆和城市的共融发展。

“2023成都双年展”即将启幕,张子康谈美术馆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

徐冰英文方块字书法教室综合媒材互动装置尺寸可变1994—1998

2023成都双年展参展作品

“2023成都双年展”即将启幕,张子康谈美术馆建设与城市形象塑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来源:艺术当代)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