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钱捍在28岁那一年来到峨庄,面对这里相对陌生的人和事时,他压根就没有想到,从此和这里结下了一生的缘。
也许从事新闻摄影总是向人们复述正在发生的事,自己总是置之度外不能言说的缘故吧,当钱捍把镜头对准眼前鲜活的人和事物时,他发觉曾经无法表述、不能为自己代言的这种媒介符号,一下成了自己思维的延伸,于是在28岁那年,在峨庄,钱捍发现了一片摄影的新天地。
就这样钱捍的摄影意识开始在新闻和纪实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起初这两种意识总是在脑海中打架,争执不休。
在新闻摄影中,钱捍必须用客观的近乎冰冷不加主观色彩的眼光去摄取它们。
峨庄摄影四十年所拍摄的那些人和事,充分发挥了钱捍的艺术想像力,当投射进自己丰富情感的摄影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峨庄。
我不止一次从画册上看到过钱捍的摄影作品,但当我在面对钱捍的摄影原作时,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住了。
我们知道有很多乡土摄影家,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娃,他们虽然在后来离开自己的故乡,那份记忆那份情结却永远镌刻在他们的意识中,并且随着离别的时间越长,那份记忆那份情结反而越来越浓厚越来越清晰,所以当他们有机会再重温这份乡土记忆时,构成这种情结的诸要素便会通过意识自然而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乡土形象。
那么没有这种乡土生活经验的钱捍是如何去发掘这种表述符号,从而用摄影语言去构成属于自己的表述形象的呢。
没有?径可走,只有在与之不断的交流、对话直至灵魂交融中,才能慢慢感悟该用怎样的摄影语言去构建和表述它。
钱捍用了整整四十年的时间,才逐渐掌握了与这方土地和这方人的对话方式,而这次展览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对话的成功,在我看来这种成功的最显著特点,就是钱捍与乡土的灵魂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了。
那天,在梁丽娟对钱捍的采访中,钱捍谈到了自己的经验,他说:只有在我们用平视的眼光与拍摄对象交流时,处于平等地位的拍摄对象才会很快忘记自己被采访的角色,从而很快进入自话自语的境界。
钱捍说自从28岁那年,他一脚迈进峨庄这方热土后,他的摄影意识就被分裂了,从单独的新闻摄影走进另一个摄影领域——纪实摄影。
他说我从开始的茫然、摇摆、挣扎到逐渐的清?开始进入自由王国,在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间实现了自由的切换。
钱捍这番话一下引发了我对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思考——
当拍摄事件和人物在空间被凝固时,它就具有了明显的新闻价值;当拍摄事件和人物在空间被凝固并在时间上被延长时,叙述性便成了鲜明的特征。
叙述结构,也许是纪实摄影最重要的表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点构成了它与其它摄影门类的根本区别。
这种想法是那天梁丽娟对钱捍的采访时,突然被碰撞产生出来的,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也请大家不吝指教,谈谈自己的思考。
钱捍四十年的峨庄拍摄经历告诉我们:用摄影来叙述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记述者亲历亲为。
钱捍四十年的拍摄经历还告诉我们:纪实摄影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更需一种历史情怀,只有当我们明白了今天的拍摄必然会成为历史,这种情怀才能更大地激发我们的激情。
真实体验和真情实感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所在,而摄影真正的美学意义也在于此。
在钱捍“守望峨庄四十年″的展览中我看到那一幅幅在空间凝固的照片,竟然在时间中流动起来,于是在时空交错中我感受到了“纪实”的力量和强大的穿透力。
山里的孩子(1988)入选32届荷赛并收入年鉴
新媳妇推起几百年的碾(1988)
儿女进城了(1988)
春耕时节(1988)
被疲弃的生产队谷场(1988)
李翠霞(左)和肖玉爱志趣相投、一拍即合:打造“峨庄凤凰台风景区”和“峨庄艺术家之家”,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3)
(文/李东川 2023年6月25日)(来源:海报新闻)
摄影家简介
钱捍,津门网作者,高级记者,曾任大众日报摄影部主任,第五届、六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现为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荣誉会长 。
1987、1988年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山东省劳动模范,199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荣获首届中国十大青年摄影家,1993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1996年两届获得中国新闻摄影记者最高奖——金眼奖,1993年被评为“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2012年获得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2016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2019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0年担任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