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部署文化发展方略,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论,为民间文艺事业开阔发展视野、提升文化高度、践行文艺使命做出战略指导。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分析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华文化的特性,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命题,为文艺工作者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我们发展民间文艺事业进一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到传承传播、从记录整理到创造性转化、从守护培养到创新性发展实现根本性提升,进一步消除专业研究与现实实践的隔膜,打破保护与发展踟蹰不前的困局,破解传统民间文艺赋能当代生活的瓶颈,使民间文艺在新时代、新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盛世修文
推进两大工程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盛世修文”的重要部署,我们要扎实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和“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两大工程“文”“艺”并举,相辅相成,旨在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编纂出版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学大系,辑录和整理长期处于散佚状态的民间工艺,对古往今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进行系统化地收集与传播,为民间的口头文学、工艺经验建档存录,立言存志,传承传播。
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思想的指导下,要进一步在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基础上加强传承与传播,使专业的文献成果全面进入公众视野,融入信息语境,使民间文艺的文献成果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传承传播中激发活力,进一步构建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识与热情,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特别是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及移动终端普遍应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成为社会大众文化接受、信息传播、互动交流的主要平台和途径,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应在新兴平台上进一步传播交流,并由此促进民间文学传统的传承传播与运用发展。具体可结合微电影、短视频、自媒体、网络文学、手机游戏、文创设计等创新内容体验和互动交流,如专家建议,建立相关地域、相关门类的民间文学视频号、抖音号等,制作发布经典民间文学的动漫、微电影、纪录片、采访调研短视频,使民间文学适应新媒体并运用新媒体保护和传播民间文学。同时,我们要在传承传播中繁荣当前的民间文学创作,讲述时代生活,融入时代精神,使民间文学成为表达新时代、讲述新生活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扎实推进两大工程,在民间文艺的传承传播中汲取新时代的力量,并使优秀的民间文艺传统成为新时代生活的文化泉源和养分。
守正创新
激发民间文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新时代,随着全社会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民间文艺事业进一步从专业化的守护传承向社会化的创新发展深化和拓展。如民间工艺、民间美术与新时代的文创、国货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中华文化风格特色的国风国潮;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与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媒介平台相结合,形成一系列赢得广泛赞誉的影视作品、网络节目甚至文化传播品牌;还有不同门类民间文艺的创作与实践,与社会公众的文化体验、教育需求相结合,形成民间文艺传习发展的新形式与新路径。当“材美工巧”的民间智慧融入今天的生产,当盛唐的气象、魏晋的风度融入今天的潮牌,发展和带动的绝不只是产业经济,更有与之相伴的一系列传统工艺、生活文化和审美精神。相信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将带动一系列具体的实践,民间文艺融入生活潮流和细节,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才更有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深入学习贯彻“两结合”的深刻思想,守望传承悠久的民间文艺传统,我们要深入探索,致力使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珍贵资源,以民间工艺赋能国货国潮的时尚产业,推进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成为乡村旅游等重要的文化体验,以民歌唱响中国式乡土艺术的最强音,将民间舞蹈融入高校审美教育,使民间文艺研究成果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赓续文脉
书写民间文艺当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导我们从历史文脉、现实实践出发,做到文化上自信自强、精神上独立自主,从中国实践、中国经验到中国理论不断做好积累、总结和提升,从而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导我们在民间文艺事业发展中,做到文艺实践与学科建设、经验探索与理论研究、文化传承与思想建设并举,加强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使中国民间文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成为实践的有力支持,使思想、精神上的自觉自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文明发展的强劲动力。
古往今来,中国的民间文艺传承与发展,与中国人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精神世界的传承与变迁密切相关。我们要自觉把握民间文艺的多样性构成、代表性形态以及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和创作发展的创新性,把握民间文艺的发展进程,把握新时代的社会生活与民情民心。要在中国民间文艺的历史文脉与现实实践基础上,服务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并进一步构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实现从中国实践到中国经验、中国理论的深化与提升,使民间文艺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文艺的创造力与凝聚作用。在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的过程中,通过对优秀民间文艺传统的传承传播,发掘弘扬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与独特的精神标识,不断凝练民族复兴的文化精神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充分发挥民间文艺维系乡愁记忆和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创富的深层作用;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民间文艺赋能产业发展的“文化IP”作用,形成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民俗活动等与旅游产业等的联动作用和叠加效应;在文化建设、教育、民生等发展中,使民间文艺作为节日的欢歌、乡土的图景、民族的史诗等多姿多彩的载体,进一步增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战略部署,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信心和决心,为深化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出了重要的方向部署和方法论指导。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在民间文艺发展的实践中,做好传统文脉的守护传承并致力将其中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心用情用功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民间文艺篇章。(文/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